• 我的订阅
  • 科技

率先突破填补空白!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开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3-19 19: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3月19日6时许,随着对讲机传来“启动”的指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响起设备轰鸣声,喷涂有蓝色“中国海油”字体的马达钻具开始缓慢下沉入海。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

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去年12月7日投入使用。该平台搭载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模块重约750吨,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

率先突破填补空白!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开钻

恩平15-1平台。(受访者供图)

回注井投产后,恩平15-1平台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封存伴随海上油气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国海油方面介绍,恩平15-1平台预计高峰阶段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

恩平15-1油田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中国海油开展适应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地质油藏、钻完井和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最终确定将二氧化碳封存在距离恩平15-1平台约3公里处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

“该种地质构造仿佛一个倒扣在地底下的‘巨碗’,具有强大的自然封闭性,能够长期稳定地罩住二氧化碳。该口井水垂比高达3.4,意味着在钻进过程中,垂直方向每向下增加1米的深度,水平方向就要前进3米以上。”恩平15-1油田群开发项目组钻完井经理邓成辉说。

率先突破填补空白!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开钻

恩平15-1平台二氧化碳回注井马达钻具下沉入海。(受访者供图)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郭永宾说,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实施的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标志着中国海油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郭永宾说,当前世界范围内可借鉴的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的钻完井技术和成功案例近乎空白。中国海油成功研发了低密度耐二氧化碳腐蚀水泥浆体系、低温流变性稳定钻井液体系,优化封堵剂类型及粒径配比,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钻完井工程技术体系。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齐美胜说,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大科研攻关,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发展,提高采油效率的同时解决二氧化碳封存的问题,推动“岸碳入海”示范项目落地落实,为后续油气田开发以及沿海高排放企业的大规模减排提供借鉴和指导,开辟降碳环保新道路。(记者王攀、印朋)

(来源:新华社)

【编辑:符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9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 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 【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 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财联社6月1日电,今天我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油田碳封存示范工程在
2023-06-01 10:56:00
美丽黄河,协同治理丨突破技术壁垒,超低浓度瓦斯迎投资机遇
...随产物,又名“煤层气”,是从煤和围岩中逸出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氮等组成的混合气体。瓦斯是煤矿生产中的有害因素,它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当空气中瓦斯含量为5%~16%时,遇火会引起爆
2023-03-01 17:57:00
...闻揭晓两项碳相关“黑科技”上榜本报记者乔建华报道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海水电解制氢……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愈加凸显。近日,由中国
2023-01-30 07:47:00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委员张振涛:“二氧化碳”也能储能“你听说过二氧化碳储能吗?新型二氧化碳储能是一种新型长时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储能效率高、储能密度大、占地面积小和投
2023-03-16 03:26: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在香山科学会议上,专家指出——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潜力巨大◎本报记者 张佳星“二氧化碳是‘坏’物质吗?”在4月13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42次学术讨论会上,科技部
2023-04-17 01:26:00
...电走向世界的这张“国家名片”,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二氧化碳转化为“糖”和“油”2022年4月28日,国际期刊《自然·催化》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
2023-01-31 08:45:00
...积极贡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
2023-02-13 16:34:00
...积极贡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
2023-02-13 19:06:00
十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投产,深耕18年的吉利「云开月明」?
...已经在转型中发生。2月21日,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废气制甲醇的工厂在安阳投产。这座由河南省顺成集团、吉利科技集团等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不仅在技术上突破了不小
2023-02-23 11: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