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海岱考古,从齐鲁大地“挖”出千年文脉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3 20:42:00 来源:杭州网

齐鲁网讯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回答这些问题离不开——考古

考古,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图鉴呈现于世人。

考古,是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重要内容,是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1

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区域。

“海岱考古”是山东考古事业的一张名片。它伴随山东百年考古历史,发掘众多考古发现,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为中国考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中国考古学主要开创者之一苏秉琦先生称山东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三大支柱之一”。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为《海岱考古》期刊题词“海岱蕴齐鲁 冠带系中华”。

人类起源之谜始终是考古探索的前沿。

7月10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认为,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时期非常重要的区域。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海岱考古是最近几年石破天惊的发现,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重要的一个发源地。

据统计,从1990年至今的24个年度评选中,山东考古遗址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章丘焦家遗址、滕州岗上遗址、临淄赵家徐姚遗址等先后入选。2021年,山东省大汶口遗址、城子崖遗址等6项考古发现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居全国第三位。

2

山东的考古发现,有一个地方绝绕不开,它创造了多项“第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被称为“考古圣地”,它就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城子崖遗址。

自1928年发现城子崖遗址以来,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构建起“扁扁洞遗存(约10000-9000BP)——后李文化(8500-7500BP)——北辛文化(7500—6100BP)——大汶口文化(约6100—4500BP)——龙山文化(4500-3900BP)——岳石文化(3900--3500BP)”这一海岱地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通过考古发现,海岱地区高度参与了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海岱文化发展进程是中华文明多元化一体格局的真实写照。

山东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表示: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海岱地区贡献了制度文明。以大汶口文化表现出来的棺椁制度、器用制度,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规范,对中原地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大部分家户形态已经是个体家庭,人的社会属性增强、家庭属性减弱,社会进入城邦时代。从现代史来说,龙山文化对于当时“中国文化西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反击。

3

海岱相连,山水共生。

山东濒临渤海、黄海,海岸线占全国1/6,内陆水系发达,湖泊湿地众多,大运河、黄河贯穿全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航海、漕运历史,给山东留下了丰富的水下文物。

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的重要分支。

在齐鲁大地的辽阔水域,水下考古走在全国前列。

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落户青岛蓝谷;组建了全国首家省级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了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完成国内领先的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一期建设成果;开展了威海沿海近现代沉船、烟台庙岛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日照海域水下文物资源、东平湖及其周边淹没区考古调查等项目,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甲午海战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4

厚植沃土,薪火相传。立足齐鲁,胸怀天下。

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年来,持续强化考古学科建设,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山大考古学派”成为中国考古教育实践的一支主力军。

山东高度重视田野考古工作,关注出土文物的本体和环境研究。按照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探索将考古工地打造成“蓝天为幕、大地为台”的博物馆。

7月6日,在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开展的研究生暑期课堂,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等全国15所高校的30多人参加,田野间成为学习实践的“天地大课堂”。

在“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临淄赵家徐姚遗址,迎来多批暑期小学生进行研学。来自青岛市城阳区的中学生刘梓彤戴着遮阳帽,用手机记录着讲解要点,“以前都是在电视上、课外书上看到考古工地,感觉非常神秘,今天的参观加深了我对山东历史的认知。”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考古在田野间,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都需要考古实证,在深入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探寻真相。

海岱考古起,千年文明兴。

厚植齐鲁文脉,山东将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彰显齐鲁担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3 23: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可看、可玩、可参与、可带走,体验性强,带动性强。齐鲁大地的文化之美在这一笔笔的勾勒下愈发清晰,一个更加自信、鲜活的山东也慢慢浮现在所有人的面前。绿水青山间,处处藏着生活的“
2023-07-23 21:13:00
山东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涵盖文物资源共232处
...题游径,根据文物类型、价值特色和分布状况,把分布在齐鲁大地上的文物资源统筹利用、串珠成链,以线性文化遗产方式打造主题鲜明、内涵明晰、影响突出的历史文化之旅。跨越16市、73个
2024-04-25 11:56:00
...国乃至全世界展现文化大省的自信与魅力,奉上一道具有齐鲁大地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文化盛宴”。山东是文化大省,文脉绵长。近年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文化传承发展
2023-07-23 20:42:00
...动即将盛大开启,届时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奉上一道具有齐鲁大地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文化盛宴”,映射出新时代山东深耕人文沃土、绘就文化“两创”新画卷的累累硕果。让我们一起
2023-07-23 20:42:00
...奠定基础。”跋山遗址、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这些齐鲁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山东从战略高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文物保护
2024-03-23 10:50:00
《寻古中国·齐鲁记》开播,“时空穿越”中探寻齐鲁文明脉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齐鲁大地的文明脉络可以追溯至多远?这一地区的文明如何起源、发展?6月30日起,纪录片《寻古中国·齐鲁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
2025-07-02 16:27:00
齐鲁情怀 时代担当—著名画家吴泽浩助力沿着黄河遇见海主题大赛
...路奔腾入海的雄伟形象进行生动展示,将黄河母亲滋养的齐鲁大地的钟灵山水与悠长文脉、浇灌出的优秀齐鲁文化以及“好客山东”的精华和魅力一一彰显,全力打造全域“两创”新标杆。大赛海报
2023-11-02 12:13:00
“好客山东”用“真心实意”打动人,重温冬日齐鲁情
...好客山东”也已经成为山东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体现着齐鲁大地深沉厚重的人文底色,更体现着齐鲁儿女重情守义的优良品格。这个春节,山东用温暖的力量释放着“好客山东”的独特魅力。“仁
2024-02-15 16:20:00
“沿着黄河遇见海”主题摄影暨短视频征集大赛即将启动
...的母亲河——黄河,一路蜿蜒奔涌,流经九省区,最后在齐鲁大地注入渤海。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山东,是黄河流向大海前哺育的最后一块土地。黄河以她博大的胸怀孕育了磅礴厚重
2023-10-16 13: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志楠)秋风送暖,爱心启航。近日,麦田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走进淄博市高青县三合小学
2025-10-31 13:32:00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韩桦)为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养成勤劳、俭朴、节约的好习惯
2025-10-31 13:35: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绷紧“安全弦” 守牢“安全线”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傅朝阳)连日来,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2025-10-31 11:00:00
中建中新安装分公司开展“巧手传廉意 佳节守清风”廉洁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筑牢职工廉洁思想防线,营造崇廉尚俭的节日氛围,中建中新安装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廉洁主题剪纸与廉洁主题珐琅挂件制作活动
2025-10-31 11:01:00
省级荣誉!聊城市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拟入选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公示关于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名单,经各市遴选推荐和省级专家初审、复审
2025-10-31 11:01:00
喜报 | 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提案荣获全省地质系统竞赛三等奖
鲁网10月31日讯欣闻捷报,倍感振奋!山东省地质工会于2025年10月组织开展的“履职献良策 创新促发展”职工代表提案竞赛中
2025-10-31 11:01:00
严打、宣防、控源!聊城公安打出反诈“组合拳”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30日下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公安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专场
2025-10-31 11:01:00
“民天农谷”释放“新活力”: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借“绿沃川”产业项目发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吴浩然 殷梦雪 刘飞飞)“看着温室大棚一天天建起来,心里特别期待
2025-10-31 11:01:00
山东省地矿局七队组织离退休职工参加临沂市老年人太极拳教学骨干培训班
鲁网10月31日讯为进一步弘扬太极传统文化,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幸福指数,近期,山东省地矿局七队组织两名离退休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临沂市老体协组织的老年人太极拳教学骨干培训班
2025-10-31 11:01:00
本周六相约南京,多重优惠等着你“苏超”决赛夜,“惠享”全城嘉年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本周六,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决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激情开战
2025-10-31 08:00:00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南京结合轨道交通优化立体慢行系统图为元通地下连通工程一期出入口元通站8号出口。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吴春霞“没想到这里多了3个地铁出入口
2025-10-31 08:0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为一辆车蓄满电。继去年全市首个光储超充放站在江宁开发区管委会投运之后
2025-10-31 08:01:00
南京3年受理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案件140件标的额超70亿元涉外审判专业,经贸往来安心南报网讯(记者马忆玲)记者昨天从市中级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1 08:0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5-10-31 08:01:00
地方文明实践和驻区高校资源深度融合江宁“幸福校校乐”打通文明实践供需通道南报网讯(通讯员包丽记者张希)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发展
2025-10-31 0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