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泸西县中枢镇羊格黑村发展高原梨种植,每年增收400余万元,开辟出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乡野田间向未来
美丽的羊格黑村
●记者 李立章
通讯员 曹艳 文/图
人勤春来早,田畴绿意浓。春节刚过,泸西县中枢镇西华村委会羊格黑村民小组组长马永全就闲不住了,一大早便邀约6个村民一起去梨树园,给梨树拉枝、浇水和春季病虫害防治。
走进梨树园,漫山遍野的梨树林里,处处可见辛勤劳作的身影,欢声笑语不断,村民除草、拉枝、施肥、浇水……一幅勤劳致富的春景图。
抽出一根铁丝,一头拴住枝条,稍稍用力拉弯,另一头拴在梨树的根部,马永全轻车熟路地重复着拉枝。边熟练忙着活计,边对记者说:“家里有4口人,种了70多亩梨树,去年仅梨子收入就有50多万元。”
据97岁的村民马洪友介绍:“早在百余年前,村民在山地间种下100多棵小雀梨,每逢立冬前后小雀梨成熟上市,村民用竹箩和筛子挑着,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叫卖,人们争相购买。但是因为规模小,小雀梨并没能给村民带来富裕的生活。”
土地生“金子”,产业绘“美景”。近年来,羊格黑村锚定强村富民航向,抓党建、强组织、兴产业、促发展,大力发展高原梨、农产品加工、“农文旅”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增效、群众增收、集体创收,逐步将荒坡石山变成了青山金山,将曾经的贫困村变成如今的美丽乡村。
在羊格黑村,绿树掩映下的乡村、规划齐整的柏油路、干净敞亮的休闲广场、夹道而立的太阳能路灯、优化升级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的“农文旅”产业、因地制宜的观光休闲农业……一个个美丽且内外兼修的“景点”星罗棋布地镶嵌在村庄之间,绘就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业兴”则“乡村兴”。山还是那片山,地还是那块地,从前在土地里刨食求温饱,如今这山地“生金”,致富一方百姓。羊格黑村民小组共有136户人家种植高原梨,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每年可为果农增收400余万元,村民富裕了,整个村子靠种植高原梨走上致富路。高原梨种植户李建文说:“我们羊格黑村民小组主要发展高原梨,做到了全村全覆盖,这几年种得多的人家收入能到30多万元,我们3口之家,种了13亩梨树,一年有10万元的收入,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小楼房建起来了,我们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春有梨花缤纷,秋有硕果累累。羊格黑村每年都要举办一场“赏花节”和“丰收节”的“盛宴”,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羊格黑村也从“生态村”变成“网红村”。
如今,羊格黑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朝气蓬勃、风景正好,村庒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正用一个个美妙音符奏响乡村振兴华美乐章。
“家家户户住别墅、开轿车,村里还建起了七彩阳光农场、户外烧烤、农家乐、超市……农村人的生活就像城里人一样,让我们这些活了90岁的人大开了眼界。”赵树仙老人喜笑颜开地说。
“梨产业是羊格黑村重要农业产业,也是富民产业,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马永全说。
“家家种梨,人人是能手,我们通过种好一棵‘金梨树’,卖好一片‘财富果’,实现一个‘小康梦’,成功开辟出一条富民强村新路子。”36岁的村民赵小径说。
产业绘就千般景,奋楫振兴正当时。羊格黑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目标,昂首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必将踏出更为铿锵的足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