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黑吉辽蒙青年学子比拼强农技艺 拼多多以赛促研助力乡村振兴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0-30 16:31: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10月28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之“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吉林区赛,在吉林农业大学综合楼国际报告厅举行。

黑吉辽蒙青年学子比拼强农技艺 拼多多以赛促研助力乡村振兴

“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吉林区赛在吉林农业大学举行。沈晓凯 摄

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自治区的16支科技小院队伍,通过现场路演答辩+线下成果展示,比拼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成果。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内蒙古杭锦后旗种养结合科技小院的盐碱狙击队、吉林梨树玉米科技小院的科技兴农队斩获一等奖。

黑吉辽蒙青年学子比拼强农技艺 拼多多以赛促研助力乡村振兴

“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吉林区赛一等奖团队。沈晓凯 摄

科技小院发展至今已有15年历史,成功进驻全国千余个村庄。2020年,科技小院首次引入赛事机制,希望以赛促研,交流推选科技强农优秀案例,推动全国科技小院创新创业并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以及技术和物资支撑。

“比赛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学生队伍和兴农技术,每场比赛都超乎预期。”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冲看来,比赛更重要的意义是给出方向性指导,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小院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就科技小院未来的发展达成共识。

拼多多深度认同科技小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积极支持科技小院打造赛事IP。今年是拼多多第二次作为赛事支持方,助力高校学子兴农强农建新功。

“自找苦吃”:青年学子扎根乡野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是吉林区赛参赛选手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并非一句简单口号,而是青年学子们在长期深入乡野“自找苦吃”后喊出的目标。

吉林赛区不少选手来自农村,对于他们而言,“吃苦”是从小耳濡目染的事情,即便进驻科技小院前听说要下地干活也没有太大心理障碍,直到自己亲自插秧施肥,才知道过程有多艰难。

姜浩是吉林舒兰水稻科技小院团队的队长,从2018年进驻小院开始算,他前前后后待了五年时间,按照每年常驻三个月计算,也有400多天。

黑吉辽蒙青年学子比拼强农技艺 拼多多以赛促研助力乡村振兴

姜浩向评委介绍科技小院项目。沈晓凯 摄

回忆起2019年帮助农户插秧的日子,姜浩还是不免感叹“苦”。当时的他要负责两个镇共五个示范户的插秧工作,为了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插秧的密度、施肥量等都有严格讲究,姜浩必须手把手地教。

时节不等人,姜浩需要在五天内帮助农户们插完秧。俗话说“春种秋收要起早”,他每天5点起就下地插秧,有时候到晚上8点才回家,那段时间吃足了苦头。

“即便自己非常累也没有想过放弃或是偷懒,因为要对得起播种人,也要对得起端碗人。”姜浩坚持认为,只有自己亲自看着农户栽种,才算得上切实做到技术落地。

内蒙古科布尔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关婷,与姜浩有着相似的经历。农村出生的她,因为科技小院项目于2019年5月重新回到了农村。

黑吉辽蒙青年学子比拼强农技艺 拼多多以赛促研助力乡村振兴

内蒙古科布尔马铃薯科技小院成员。董思奇 摄

小院所在地阴山北麓地区因为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当地马铃薯高产稳产。关婷进驻小院后,一直从事马铃薯种植节水研究。

“周围村子老龄化非常严重,我们根本找不到人协助做试验。”研究相关的大小事宜全都要靠团队自行解决,关婷一度感到非常无助,想要放弃,“但是看到农业后继无人,我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就坚持下来了。”

春种秋收,苦尽甘来。关婷所在科技小院提出的微垄覆膜侧播技术,累计推广到约40万亩土地,平均每亩地增产500-600公斤,直接增加经济效益达三亿元左右;姜浩和团队创新提出的秸秆还田条件下通过“增密减氮补微”帮助水稻抗倒增产技术,较传统种植方式产量增加10%、肥料使用减少14.28%。

从乡野到山林,各大农业高校的学生们正扎堆去农村“读研”,将论文“写”到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

据赛事承办方代表、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李晓宇介绍,目前仅吉林农业大学就建设了36个科技小院,覆盖4省20余县区,技术覆盖玉米、水稻、人参、蓝莓、肉牛、黑猪等20余个特色农业领域。

本场比赛一等奖获奖队伍吉林梨树玉米科技小院的学生们,也是长期“泡”在试验田里。

自2009年成立以来,小院一直在梨树县开展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试验和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80多名研究生都在此扎根过,他们短则一年,长则五六年,以土地做“黑板”,把作物当“教材”,不怕苦不叫累,坚持为乡村振兴干出一番成绩。

吉林梨树玉米科技小院成员在现场答辩环节表示,团队一直致力于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应用,“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应该扎根在黑土地上,多到田间地头进行实验研究。”

农地云拼:拼多多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关键,还是要提高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得到保障,才能真正激发农村活力。

近年来,电商平台日渐成为农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为农民发家致富打开了“新大门”。吉林赛区不少队伍研究的农产品,都是赛事支持单位拼多多重点关注和扶持发展的对象。

以五常大米为例,这个被称作米中“爱马仕”的品种因香甜馥郁的口感闻名全国。然而,该品种产量受限、易倒伏等问题也频繁困扰着稻农们。

驻扎在黑龙江五常水稻科技小院的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们,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通过优化水稻节间长度与重心高度、增施硼镁肥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不仅帮助稻农降低了水稻倒伏风险,还让大米闻起来更香、吃起来更甜。

黑吉辽蒙青年学子比拼强农技艺 拼多多以赛促研助力乡村振兴

黑龙江五常水稻科技小院学生李馨玥查看秧苗叶龄。刘一铮 摄

据悉,东北农业大学与五常当地稻米产业链重点企业时常交流学习、开展项目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乡村振兴。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交流合作企业之一。后者是五常市稻米全产业链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营销网络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与地区。

在拼多多平台,乔府大院五常大米位列店铺热销榜第一名,好评率超98%的同款商品。

为让用户买到新鲜好吃、价格实惠的农产品,同时也让田间地头的种植者真正实现丰产又丰收,拼多多始终坚持农产品“0佣金”政策,首创“农地云拼”模式,直连原产地与消费者餐桌,使得生产侧与消费侧两头得实惠。

11.11大促期间,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在“0佣金”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了补贴规模,秒杀频道在开门红阶段累计上线50场农产品秒杀补贴活动,助力应季农产品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单。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拼多多除了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在销售端做到助农惠农,还积极参与到前端的农业科技创新,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优化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如果说科技小院拆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我们还想拆一堵墙——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墙。”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们的青春选择与汗水付出让我们感动。我们将积极发挥平台优势,对各地科技小院等科研机构重点支持的科技农产品加大曝光与补贴投入,推动农特产的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完善现代化农业的产业链,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加多宝·学子情”公益项目第23年 助力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
来源:极目新闻为了能够更好地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加多宝早在2001年就发起了“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该项目主要是资助应届高考贫困生圆梦大学。如今公益项目来到第23年,加
2023-11-17 09:58:00
...现农科教优势叠加。实践表明,科技小院是农业专业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大载体、大舞台。科技小院师生把教学、科研和推广延伸到田间地头,深入农村开展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科普服务,逐
2023-09-17 01:28:00
近百名科技小院研究生齐聚西农切磋兴农之术 拼多多支持青年学子互学互鉴
...开始,更难的是如何到农民中去。科技小院工作要求年轻学子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起初,那些靠经验种了几十年地的农户如何会相信初出茅庐的“小娃娃”
2023-10-24 11:07:00
科技小院打造乡村振兴青年样本 拼多多以赛促研助力青春成长
...员(中)一起收获萝卜。▕ 科技小院学生供图这些农大学子此时正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自找苦吃”,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书写了一个个新农业青年的五四故事。农大学子:科技小院拼出
2023-05-05 11:26:00
...任,多措并举,在公益之路上持续前进。其中“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项目自创立以来至今23年未间断,并且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不断做好公益实践,持续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加入关爱学
2024-04-07 13:41:00
三亚市崖州区第二批乡村振兴“人才小院”揭牌
...兴“人才小院”揭牌,主要从数字经济新业态和传统非遗技艺两个方向,依托本地的龙头企业、民俗协会等载体,设立“数字经济人才小院”“非遗文化艺术人才小院”“非遗文化打柴舞人才小院”
2023-12-02 21:17:00
...大学的同学们展示了福建独特的非遗文化——簪花与擂茶技艺。簪花围,作为闽南地区特有的女性头饰文化,其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了宁夏大学的学子们。实践队员们一边细心整理
2024-07-14 09:44:00
...细化共育、项目化实践,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引领青年学子参与社会实践,助力杜集高质量发展。精准式结对,搭建青年人才蓄水池。坚持就近原则。依托驻区高校,与淮北理工学院签订校地共建
2024-12-06 17:04:00
寒亭“博士小院”揭牌成立
...山东博士生联谊会代表、寒亭籍在外人才代表、在外优秀学子代表,在寒重点人才代表,潍坊市寒亭区(经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街道(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人才服务联盟成员单
2024-08-14 10:2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