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高渐离刺秦”的故事,你了解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8 22:13:00 来源:戏说三国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陈子龙《易水歌》

《史记刺客列传》中,高渐离传附于荆轲传后,在荆轲刺秦失败后,荆轲未完成的使命便交与高渐离之手,荆轲的意志由高渐离继承。高渐离出发时没有易水的送别,行刺时没有傲视秦廷的壮举,双目失明的他孤身一人行使着这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为的就是延续荆轲反对压迫、永不屈服的意志。他相信即使自己失败了,但在他之后,定会有志同道合者将这意志薪火相传。

一、生死永别

公元前227年,群雄逐鹿,秦国逐渐成为霸主一般的存在,周围国家人人自危,想尽办法与秦周旋,燕国太子丹遂派刺客荆轲意图刺杀秦王。今日,众人在那易水之上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依调而歌,便有了这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历史上“高渐离刺秦”的故事,你了解吗?

因此,苍凉凄婉的音律,让人听了无限悲痛,慷慨激昂的声调,让人听了怒发冲冠,只有这样的琴声才能为荆轲而奏,高渐离将自己的感伤与悲愤融入琴声,将自己与荆轲的情义系于易水之上。望着知己远去的背影,再看一看着白衣白帽的友人,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时的高渐离早已经有了舍生复仇以酬知己的决心。

燕国的高渐离与卫国的荆轲,两人都为豪爽、性情中人,骨子里都含有侠肝义胆之情,闲来无事小酌几杯,酒过三旬,和着乐声手舞足蹈,无限快哉。

就在荆轲离去之后,高渐离独坐家中想起了往昔的自己,只能以酒为伴,三杯两盏淡酒之后,便击筑奏乐放声高歌,情到之处眼睛朦胧,感叹命运无常、生无定数。再次奏起这《易水歌》,悲壮的歌声中流露出知己将逝的悲痛,无人再为这琴声而歌的凄凉,除此之外,琴声传递更多的却是孤独。

二、隐姓埋名

荆轲被杀之后第二年,秦王一统天下,立号为皇帝,随即下令追杀与荆轲有关联的人,当然包括荆轲的挚友高渐离,无奈之下,高渐离带着自己的“筑”与“善衣”开始逃亡,更名改姓后,以一个酒保的身份藏匿于宋子(现为赵县)。

此时,高渐离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击筑,对于一个性情中人来说这是最大的摧残,但他忍受着这一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为荆轲,为燕国报仇雪恨。

历史上“高渐离刺秦”的故事,你了解吗?

一天,高渐离听到堂上有人击筑,这时的他再也忍受不住,时隔多年再次奏起这琴声,深得在场宾客赏识。

时机已到,无须再忍,高渐离整理衣裳拿出自己心爱的筑,亮出身份,此时的高渐离再次以乐师的身份奏起悲亢的声调,将这多年来的悲痛寄于琴声中,宾客无不涕泗横流。这琴声渗入宋子城的每个角落,仿佛呼唤着人们反抗暴秦压迫的自由意志。

多年的隐忍之后,时机终于到来,秦皇听闻此事即将召见高渐离。高渐离早已有赴死的决心,就像多年前离去的荆轲一样,这一去必定有去无回。

抚琴弹奏一曲,这时的《易水歌》是为自己所奏,同样的曲调,少了些悲情,多了些豪迈。

三、舍身赴死

秦皇得知高渐离是荆轲的挚友之后,对荆轲的恨转移到高渐离身上,但秦皇惋惜其琴声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的眼睛熏瞎,让他为自己击筑。

历史上“高渐离刺秦”的故事,你了解吗?

后来,高渐离忍受着双目失明的痛,忍受着挚友离去的痛、忍受着国破家亡的痛,伺机接近秦皇,寻找着刺杀的机会。他知道这是多么的渺茫,成功的机率小之又小,但他心意已决,用自己的生命释放着内心积攒多年的悲痛。

这日,秦皇再次召见高渐离,高渐离将铅藏于筑中,即将实现在脑海上演多年的行刺计划,吾辈去意已决。高渐离昂首挺胸走进咸阳宫,虽然双目失明,但他从内心感受到这宫殿的残暴之气,感受到无数亡魂逗留于此,对将成为亡魂的自己感到不是畏惧,而是自豪。

在临死之前再弹奏一次心爱的筑,再感受一次当年易水之别的悲痛,琴声再次响起,回荡在咸阳宫内,将荆轲的意志传遍天下,召唤着更多的勇士。

此时,高渐离将多年的恨转化成无限的力量,靠一己之力举起筑,狠狠地撞向秦皇。荆轲刺秦的历史时隔几年再次上演,一样的结果,一样的令人痛心,最后在那咸阳殿上洒下一腔热血。

这时,高渐离已经从一名乐师成为一名刺客,一名继承荆轲意志的刺客。也许这就是高渐离的宿命,从无名小卒,到留有千古绝唱的乐师,再到传承知己意志的刺客。得此知己,人生无憾矣。

历史上“高渐离刺秦”的故事,你了解吗?

自高渐离事件之后,秦皇再也不敢让外人近身,虽然一统天下,成为第一个皇帝,但今后的秦皇整日诚惶诚恐,因为荆轲、高渐离的故事早已传遍各地,六国的遗民也将继续继承其意志,继续反对秦皇的残暴,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渐离不再孤独。

小结

总的来说,高渐离让荆轲刺秦的意义更加饱满的衍生,反秦的义举从此拉开序幕,此后便有博浪沙铁锥袭秦王、始皇帝死而地分、陈胜吴广起义等反秦壮举,直至最后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

这一连串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成荆轲、高渐离这些侠义之士刺秦壮举的传承。虽然他们的侠义之举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意志得到了传承,他们的名声更是流传万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荆轲与高渐离:一曲易水寒,壮士永别
...与他的小伙伴们,一个刺客,一个狗肉店老板和音乐家的故事,原来男人的快乐真的很简单。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
2024-05-06 20:34:00
秦始皇的三次刺杀:荆轲、高渐离与张良的英勇事迹
...秦始皇自己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刺客一方也都是名人。荆轲刺秦荆轲是这些刺客中最早出手的一位,《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都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这位著名刺客的推崇之意。其在易水河畔“
2023-12-27 14:38:00
战国第一刺客荆轲未成功刺杀秦王之谜
...事情,然而这件事足以让他名垂青史,那就是著名的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然而,尽管他胆识过人、志向高远,但却未能成功刺杀秦皇。让我们一起快速探索荆轲的一生以及他未能成功的原因。
2023-07-13 20:44:00
荆轲怎么做才能刺秦成功
...刺客,以他的勇气和决心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其刺秦的故事也多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中。人们大多是感悟学习他的精神风貌,伤怀他的遗憾退场。抛开既定的结局,我们来假设一下,何种
2024-05-13 20:40:00
粤剧折子戏《易水送荆轲》在广州市西关培正小学举办
...家去刺杀秦王,好朋友太子丹在易水这个地方为他送行的故事。作为青少年,要积极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成长为对祖国有贡献的人。由荔湾区青少年宫、广州市西关实验小学联合选送的
2024-06-26 01:27:00
细听“风萧萧兮易水寒”
...宾客为他送行,荆轲歌于易水之上,这是人们熟知的一个历史片段。但“习焉”容易“不察”,当中还有些问题需要斟酌和讨论,先引《史记·刺客列传》来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
2024-04-14 13:33:00
...一去兮不复还”,让我们认识了荆轲,了解了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义士、豪杰,可以说荆轲刺秦这件事成就了荆轲的千古之名。历史都是当代史,以我们目前的眼光来看荆
2024-06-06 19:59:00
聊聊荆轲刺秦,这起刺杀行动的真相
...采取刺杀的方式去挽救自己的国家,这才有了荆轲刺秦的故事。事实上,无论荆轲刺秦是否成功,都不会改变燕国灭亡的命运,于秦国而言,最多换个王子上位而已。战国后期的强秦,猛将如云,政
2024-04-29 16:03:00
燕国为什么一定要派遣荆轲刺秦
...会统一,只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罢了。燕国终将回凐灭在历史都长河之中。
2024-10-15 12: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