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创3大功绩,却骂名远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8:12:00 来源:戏说三国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创3大功绩,却骂名远扬

隋朝和秦朝很像,都是二世而亡。作为开国皇帝,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雄才伟略的千古帝王,他们的儿子就惨了,有这样的老子,儿子再怎么能干也赶不上,而这两人更“不济”,直接把基业彻底折腾没了,所以骂名远扬。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创3大功绩,却骂名远扬

相较于秦二世,隋炀帝显然被误解得更深,《隋史》中他“弑父”、“淫母”、“谋兄”、“篡位”……罪恶累累。1000多年以来,人们说他暴虐,说他荒淫,说他无能,各种小说、戏剧的润色使他背负千古骂名而不得脱,最终成为一个符号,“暴君”的符号。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创3大功绩,却骂名远扬

其实呢,《隋史》是唐人编写的,唐取隋而代之,为了消除自己“谋朝篡位”的罪,巩固统治,就大力抹黑前朝帝王,这在历史上一贯的做法,是不可信的。退一万步说,即便隋炀帝真的做过“弑父”、“谋兄”这些个事情,也不能完全抹杀他的历史功绩,而仅仅突出他残暴荒淫这一个层面,秦始皇不是也因为“焚书坑儒”被骂的体无完肤,唐太宗李世民不也干过“弑兄逼父”的事情,这样一比较,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比窦娥还冤枉。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创3大功绩,却骂名远扬

隋炀帝杨广36岁登基,在皇位上干了14个年头,在正史中主要有3大功绩,一个是开凿大运河,一个是开辟科举制度,一个是西巡张掖。这3件功绩随便拿出1件就足以彪炳史册。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创3大功绩,却骂名远扬

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漕运这件事功在千秋,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一个国家国力的体现,大运河对经济、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的繁荣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笑的是,后世之人在深受这一工程所带来馈赠的同时却对其开创者破口大骂,丝毫不留情。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创3大功绩,却骂名远扬

至于科举制度,如今也被很多人骂得很惨,当然时代在进步,但这项制度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创举,这项制度使寒门得以入仕,为中央输送了大量人才,对中国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西巡张掖更是和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隋炀帝的西巡打通了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交流以及后世隋唐盛世的开创,隋炀帝也有一份功劳。

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创3大功绩,却骂名远扬

穷兵黩武是隋炀帝杨广的罪名之一,曾经的他意气风发,雄才伟略,他三征高句丽,没想到却成一生败笔。由于指挥不力,这场战役导致隋朝数万军民丧生,巨额物资损失,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国内起义频发,最终人民的怒火烧遍了神州大地,他屁股下面的那把宝座也被烧成了灰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00: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隋炀帝的功绩与评价
一提到隋炀帝,杀兄弑父、荒淫无度的骂声就出来了。为啥呢?你看那野史正史里边不都写着吗,反正所有能用上的坏词都往这人身上砸就对了。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史书都是胜利者写就的,反隋起兵
2023-10-24 16:41:00
隋朝最后一位皇帝聪明多才,可惜下场凄惨
...郁身亡。而他的四弟杨秀,因为帮助杨勇说话,后来也被隋炀帝的部下杀害。唯一奋起反抗的是杨广的五帝杨谅,眼见哥哥们相继被杀害,自觉命不久矣的杨谅决定带兵造反。可惜因为自己的犹豫,
2023-02-21 22:06:00
一边享用他的政绩一边骂他是暴君,死后连像样的棺材都没有
...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而隋朝自隋文帝登基以来,一直到隋炀帝继位然后亡国,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帝国在短短的37年间(581-618)就走向了死亡。末代君主隋炀帝,顺理成章的被后世定
2023-05-09 05:42:00
隋炀帝杨广的错与功绩
隋炀帝杨广,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他苛捐杂税、生活奢靡、祸国殃民;甚至是谋害自己的父亲、兄弟。但是杨广只犯错就没有功绩吗?登基之前杨广是杨坚的第二个儿子,文武双
2024-02-22 13:31:00
隋炀帝有哪些功绩,一起来了解一下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代君王,关于杨广弑父杀兄,其实在我看来,有点不切合实际。杨广在他的父亲隋文帝统一全国时所建立的功劳也是不少的。这也是为什么隋文帝在废太子之后让他做太子。说明这
2022-12-26 17:09:00
看一下杨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提起历史上荒淫无道的昏君,你会想起谁?我想到的就是隋炀帝杨广,他绝对可以算得上最著名的昏君了。他弑父杀兄戏母,滥用民力,还闹出了龙舟选美的闹剧,犯下的过错用罄竹难书来形容都不
2023-06-21 16:03:00
杨广是一代功绩卓著的帝王,还是倒行逆施的暴君
...大家一定会首先想到两个人,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则是隋炀帝,杨广!但是在我看来,古来帝王皆碌碌,唯有二人比圣贤!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隋炀帝,杨广!在我看来,杨广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明
2022-12-20 19:56:00
隋炀帝杨广和隋文帝杨坚相比,谁的功绩大呢
...的姓名与作为。然而,提起隋朝的两位皇帝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相信各位都或多或少地听到过关于他们的轶事。不管是隋文帝怕老婆,还是杨广“三征”高句丽,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2024-06-12 14:27:00
隋文帝之死:谋杀还是自然死亡?
...仍然被提及的疑惑?隋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千百年来,隋炀帝杨广一直背负着杀父的骂名,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自然死亡,一种是谋杀。我们看电视剧更多的都是隋
2023-10-25 15: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