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辛识平:心中有“长安”,文脉永相传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27 10:06:00 来源:杭州网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即使过去千年,这份中国式浪漫依然打动人心。”近期热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让观众在“长安风物志”与“大唐群英谱”之间完成了一次“寻根之旅”,带来文化传承发展的丰富思考。

《长安三万里》给人的震撼,源自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跟随李白、高适、杜甫、王维等唐代“顶流”诗人的脚步,观众从风光旖旎的江夏,行至盛世繁华的长安,从扬州的小桥流水,步入商丘的梁园遗址……时空变幻中,诗歌、舞蹈、书法、音乐、饮食、服饰,无不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深厚底蕴。

广泛的共鸣,更在于电影唤醒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国人是背着唐诗长大的,一代代人的吟诵之中传承着文明的薪火。当李白历经蹉跎高声吟出“轻舟已过万重山”时,诗人的形象活了,银幕前观众的“唐诗基因”动了。千载而下,国人对唐诗的记忆从未被时间冲淡,而是融入血脉、刻入骨髓,拥有直抵人心的深沉力量。

近年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国家宝藏》《只此青绿》等众多作品频频“出圈”,其成功密码正在于把握文化根脉,创新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与当代人的体验、认知、精神发生“化学反应”,让文化不仅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在心里传承好”。

实现“在心里传承”,需往更深处开掘。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绘其“形”,更要传其“神”。山河之美、楼台之盛、器物之丰,固然给人美的享受,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自强不息”的奋斗品质,“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解码。

“在心里传承”,需在更新处着墨。不少走出影院的观众感慨“小时候默写的时候没觉得唐诗这么美”“如果小时候唐诗这么教就好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以创新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优秀文艺作品的诞生,本身就是对世界、对文化的再发现、再创造。只有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方法、新元素,采取人们喜闻乐见、共情共鸣的方式,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影片结尾处,诗人的慨叹发人深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千年文脉,绵延传承。面向未来,我们更要呵护好民族的瑰宝,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清风朗月在新时代照拂今人,让文化血脉代代相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河诗长安,长安为何能被称为国人的精神故里
...育着属于我们国人的那份超然洒脱的文化自信。盛世华夏传统文化与国潮时尚的双方奔赴如果说历史文化是古老遥远的过去,那么非遗则是西安流动鲜活的千年延续。自2006年第一批非物质文化
2024-03-01 15:37:00
...们将科技手段和秦腔、皮影、木偶等非遗文化相结合,做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消解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留给人们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无界·长安》演出制作人、锋尚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
2023-12-25 07:21:00
文脉华章|又见长安
新华社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考察调研,和群众一起游览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十三朝古都韵味盎然。文化长安深深融入新时代的西安。
2024-08-18 20:33:00
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丨羊羹美味忆长安 解码国宴主食“同盛泡馍”
...是凝聚了万里丝路的异域风情。8月10日上午,“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泡馍一哥”同盛祥饭庄,领略国家级非遗美食,牛羊肉泡馍的舌尖光芒。媒体采访
2023-08-14 09:09:00
青春礼赞先师,礼乐传承文脉
...,让千年儒家礼乐在当代焕发新生,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力量。《金声玉振》里的文化创新与青春担当当日上午9点半,随着“天子长安”编钟的第一声鸣响,开城仪式编钟乐舞《金
2025-09-29 11:35:00
奔流而来的时光与诗情:电影《长安三万里》研讨会在宁举行
...任张永祎说,《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准确地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能够从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出发,不断彰显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自信。“应该说,这高适和李白两
2023-07-28 22:36:00
唐诗破圈燃爆暑期档 专家研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
...部具有划时代典范意义的动画电影,生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生动体现了“两个结合”尤其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生动体现了“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
2023-08-04 10:10:00
西安新地标+1 长安书院开放在即
...黄河文化及西安地方文献的补充,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完善馆藏体系方面更进一步。记者了解到,西安图书馆新馆主要包括18个功能区。其中,C栋负一层设置书库、
2025-01-02 14:17:00
...。用动画电影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面对众多的闪光人物和经典作品,希望用动画电影的形式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闪光人物和经典作品,向
2023-09-15 00: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