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07 19:35: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City不City”最近火了,而且“火”到了国外。

与以往热词不同,这句网络热词源于一位外国博主,在中外网友的模仿演绎下,“City不City”一时间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City不City”火起来的背后,是作为旅游胜地的中国“火”遍了全世界。中国外交部7月4日对此作出了回应: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中国最近在全世界到底有多火?“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中国到底有什么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中国到底有多火?

你是否注意到,最近几个月身边的外国人多了起来:北京的故宫和长城、重庆的洪崖洞、湖南的张家界……无论是在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还是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外国游客。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当下,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只要输入“China Travel”抑或是“外国人中国游”,就能看到令人目不暇接的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Vlog。

时长从几十秒到几十分钟,场景从知名景区到街头夜市,从汉服妆造到中国美食,从乘坐高铁到中医推拿……这体验深度和广度,身为中国人都有可能自叹不如。

“China Travel”一时间成为“流量密码”。在海外某短视频平台上,这一词条观看量已高达7亿。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除了和中国游相关的短视频在海内外互联网平台火了,来华旅游人数也出现了激增。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我从6月到10月底的行程都被排满了。”四川成都的一名专职西班牙语导游说,每个月至少带团25天,每天从早上8点带到下午4点。

在这波赴华旅游的热潮中,除了外国游客,还有来自北美、欧洲等地旅行商的身影。他们将目光聚焦中国旅游市场,发掘创新项目、精品路线,积极开展国际旅游合作。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在河北秦皇岛,由俄罗斯7家旅行社组成的踩线团经过一周考察,根据秦皇岛的特色制定了长城之约、海岸亲水、山野夜游、帆船游等多个旅游项目。“我上次来还是2018年,现在一切都变得更漂亮了。”俄罗斯的一名考察团成员如是说。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中国到底有什么啊?!”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一首《北京欢迎你》唱出了中国的开放与自信,热情与友好。

如今,很多来中国游玩的外国人,真真切切体验到了什么叫“拥抱过”“会爱上这里”,当然这里不光是北京,而是整个中国。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到底有什么在吸引着他们呢?

有热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外国游客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感受到的“中国热情”。

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曾分享过张家界的欢乐一幕:一群外国友人在乘坐天门山扶梯时,与上行的中国旅客不期而遇。双方纷纷热情用普通话打招呼,有的还相互击掌致意,场面温馨而热烈。外国游客惊喜地说:“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在外国网友的视频中,我们还能看到:杭州出租车司机把西湖龙井分享给外国游客被表白:“我爱中国,因为我每天都会遇到你们的善意”;北京大爷和外国游客一起踢毽子被赞“是会中国功夫的大爷!”,等等。

甚至有些中国网友都坐不住了,开始制作视频为外国友人提供来中国旅游的攻略。

“好客中国”在一段段视频中,顷刻间具象化了起来。

有美食美景

重庆的8D景观,北京的长城,浙江杭州的西湖,广西的桂林山水……

北京的烤鸭,重庆的串串,上海的蝴蝶酥,南京的灌汤包……

汉服唐装、中医理疗……

从现代化城市景观到自然美景,再从美食到中国传统文化,都让来访的外国游客竖起大拇指。

在外国游客分享的视频中,他们在长城,在故宫,在张家界,在秦始皇帝陵……直呼“太爱了”“太震撼了!太酷了!”“来到了从小听到大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有互联网平台显示,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景点中,黄鹤楼、拙政园、恭王府、趵突泉、张学良旧居、九寨沟、天门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排名靠前,可以看出,外国游客热衷探访中国文化,感受历史人文。

这些对中国景色、人文历史的“天然去雕饰”的“直给”视频,一经发布轻轻松松百万观看。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而在大街上夜市中,饭店门口,外国友人撸着串,排着队,喝着北京的豆汁儿,享受着中国美食,赞叹着“太好吃了!”很多外国友人深度体验中国美食后幽默地说:“中国确实太不‘安全’了,一不小心就胖十斤。火锅、烤鸭、奶茶、烤串……根本停不下来!”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与此同时,体验一把中国传统文化也让外国游客乐此不疲。

穿上汉服在大唐不夜城拍拍照,到中医馆感受一把中医理疗,体验一下非遗卢氏心意拳、中式插花……“能够享受当地游客一样的体验,感觉非常棒。”一位外国游客兴奋地说。

还有高铁、无人驾驶……

此外,中国便捷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也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

“高铁游”是很多外国游客热衷的打卡项目之一,这也是外国游客感受中国高铁速度和中国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不少外国友人还在无人驾驶示范区体验了一把,直呼:“多么异想天开的事情!”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中国凭什么“火”遍全世界?

其实,中国“火”遍全世界,把入境游的“流量池”越做越大,并不是偶然,究其根本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

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推出了“三减三免”政策,即减少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阶段性调减签证费、简化来华留学生审批手续、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免签证预约、对法德等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7月1日起,我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三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中国免签的“朋友圈”再次扩容。这是自去年12月、今年3月先后两次对法德等12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之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有力举措。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与此同时,中国实行的“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已扩展至54国。其中,长沙、哈尔滨、桂林等3个城市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揭阳、沈阳、大连、青岛、重庆、成都、西安、厦门、武汉、昆明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随着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外籍游客“到中国转转”变成了可以实现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来中国走走看看”的积极性。

“堵点”初步打通

此前,外籍游客面临着支付难、购票难、住宿难等一系列“堵点”,在政府多项政策推动下开始有所改善。

“支付宝和微信所有功能都在一个软件上,特别实用!”一位外国游客如是说。

移动支付曾是外籍游客的一个困扰。不支持境外卡、消费超额不能支付等一系列问题,让外籍游客感觉十分不方便。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意见发布后,多地出台相关方案,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划定重点商户,共同推动改善外卡受理环境。

多城市多场景都增设了外卡POS机、ATM机、支付服务咨询台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外卡刷卡、扫码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同月,央行还发布了《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账户、数字人民币等5种支付服务的具体应用。此外,央行还联合多部门推出了系列优化支付的举措,包括提高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提高绑卡效率、简化身份验证安排等。

目前,外籍旅客下载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支持绑定国际银行卡;更有超30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

从效果来看,这些举措效果十分明显,外籍人士境内支付交易金额、笔数大幅增长。据统计,今年4月,POS机外卡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均翻番;超过200万入境人士使用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增长均超80%。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此外,有些外国游客留言反映:入住酒店时被以“无法接待外宾”拒绝入住,造成了诸多不便。

对此,公安部、商务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三部门联合表态,旅馆业不得以无涉外资质为由拒绝接待境外人员。与此同时,北上广深等多地酒店,已取消入住强制刷脸的要求。在上海等地,更有各类特色住宿资源也在向入境游客进一步开放,并于前台提供英文版地图,早餐供应有美式和英式选择,等等。

针对门票预约难题,某互联网平台还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境外融合服务平台”,支持境外游客在线预约兵马俑旅游门票,并推出支持多语言、多支付方式、多证件信息录入的国际版售取票机,让国际游客可线下轻松购票。

…………

从提升游客体验出发,不断疏通入境游“堵点”,细节上“多想一步”,是中国的待客诚意,也是中国的留客之道。

国际航线恢复

而国际航线逐步恢复,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今年5月,民航局宣布,继续把国际客运增班作为重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施策,全力推进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恢复,积极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在我国国际航线上加大运力投入,完善国际航线网络,便利中外人员往来。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比如海南持续恢复加密境外航线,已累计恢复加密境外航线48条,预计今年底海南省境外客运航线将达62条。

而湖南自2023年4月以来,已恢复首尔、釜山等直飞张家界航线,韩国游客只需3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张家界。

多家航空公司数据显示,国际航线的新开和恢复都在提速,已超过了民航局今年年初对国际航线市场恢复的预期。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创新入境旅游产品

如今,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游览不再新鲜,外国人的中国游也从标准化转向了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线路。

各地积极探索沉浸式文旅体验、旅游演艺、夜间文旅、避寒避暑、城市漫步等多种旅游新业态,不断创新和迭代入境游产品,让“中国式吸引力”“圈粉”更多外国游客。

比如上海某国际旅游公司,推出了“做一天上海人,学做中华料理”特色线路,该线路也入选了今年5月上海市文旅局推出的十条“看上海·游中国”精品线路产品。

据悉,该条线路在火爆时一个月就有100余名游客体验,该旅游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打造精品小团游,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偏好定制产品,让老外从具有烟火气的上海生活中体验中国文化。”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再比如,很多旅行社都将汉服体验、非遗研学以及Citywalk等项目作为行程的亮点吸引外籍游客。

今年6月,澳大利亚游客安德鲁·巴克斯特来到西安,特意换上汉服,漫步在大雁塔脚下的大唐不夜城,与同样穿着汉服的中国游客友好互动。“能够享受当地游客一样的体验,感觉非常棒。”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入境游还有哪些问题?

“入境游”市场的快速复苏,让入境游人才储备不足,外语导游尤其是小语种导游缺乏的问题逐渐显现。有些城市曾因为入境游客增多,出现了热门小语种导游“一员难求”的情况,有的旅行社小语种导游每天收入最高达2000多元。

“入境游行情向好,也对各地旅行社的接待能力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小语种导游人才短缺现象凸显。目前旅游业正在通过跨区域人才调度、配置双语种导游等方式‘救急’,但长期的人才培养制度亟须完善。”一位业内人士感慨。

国家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文旅部曾在一份文件中回应称,目前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将加强对外语类导游的人才培养和储备,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优化外语类导游人才供给,为入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好人才支撑。

“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 “去看看City不City啊~”

此外,在支付、出行、网络、语言等公共服务方面,目前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国际游客需求,而这些都是入境游发展的软环境。

比如,宾馆住宿接待外国游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包括外语沟通能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入住登记流程、酒店设施的双语标识、Wifi登录操作的优化、转化插头的设置等,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再如,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都有着重要意义的支付便利性问题,未来还需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企业等进一步形成合力,把推动支付便利化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不断优化外来友人的使用体验。

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在外国游客的Vlog中,中国便捷的生活服务、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文化遗产都充满着吸引力。外国游客“变身”中国“嘴替”,中国的美丽与魅力“穿越”他们的镜头,让更多外国人得以感知。而评论区里外国博主与中外网友的互动,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更加直接和深入。

不少外国网友表示:“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发现真实的中国!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把中国列到旅行清单的前列了。”“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无知。”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生活,相信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将逐渐为全世界所熟知。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7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city不city”,到底什么意思?
...个说话语调搞怪,喜欢中英文混搭的外国博主火了,他来中国旅游,和妹妹聊天时总会用到一句“city不city”。“上海好city啊”……在大家的演绎下,“city”成了城市化、洋
2024-06-27 13:45: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何书瑶/连俊翔/王力本报记者 何书瑶 连俊翔 王力穿汉服、包粽子、捶丸、投壶、做面塑、拍古风照……这个端午,许多外国游客,在上海体验
2024-06-11 06:15:00
穿过中轴线,拐进小胡同,德国游客在骑行漫游中走进中国首都特有的“毛细血管”;行走在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间,波兰游客在“一步一景”中感受中国古代建筑风韵;登长城,观沧海,俄罗斯游客在
2024-07-20 15:33:00
外国游客想在中国“买买买”,支付问题解决了吗?记者实地探访
伴随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近期持续回暖。为提升外国游客的支付体验,有关各方为此推出多项配套措施,如支持更多商户提供外币银行卡交易、优化移动支付绑定外卡流程等
2024-03-04 11:37:00
...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快速增加。为了接住“泼天的富贵”,得想办法让外国人多花钱。今年6月,中国社交媒体上,一位爬长城的老外在短视
2024-11-12 13:29:00
能扫也能“碰”,上海奥特莱斯、南京路步行街、三亚免税城等成外国游客最爱消费热门商圈
...为代表的便捷移动支付服务, 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启了中国游,进一步助推假日消费活力。外国游客在中国日渐适应移动支付,掏出手机“扫一下”或者“碰一下”付款都很熟练。今年国庆假期前
2025-10-08 10:46:00
· 外国游客为何爱上“中国购”
“China Travel(中国游)”走红海外社交平台后,“China Shopping(中国购)”也迅速升温。从传统的丝绸
2025-05-31 14:58:00
刚刚过去的2024年,China Travel中国游,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掀起热潮。随着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华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或者投资洽谈,也借此重新
2025-01-04 10:41:00
外国游客来中国有三宝:免签、退税、支付宝
...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购物,他们也逐渐接收了移动支付。根据支付宝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4月前半月,来华游客使用支付宝消费的金额,同比
2025-04-17 19: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南京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姜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5-11-02 09:14:00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11月1日,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在风景秀丽的羊山湖擂鼓开赛。现场20支高校龙舟队挥桨竞渡,在湖面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速度与激情”。 南京
2025-11-02 09:14:00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G334国道,东起吉林龙井,西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在吉林省境内绵延的895公里中,不仅串联起长白山麓的林海与松花江畔的湖光
2025-11-02 10:1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东志编辑 黄镇华二审 彭玲三审 李枫
2025-11-02 11:21:00
河北新闻网讯(刘志刚)清晨的京哈高速九门口复线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冲刺年底通车目标;国道G228昌黄路至秦唐界段宽阔平坦
2025-11-02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