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3000万老外来中国,如何让他们多花钱?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11-12 13:29: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11月8日,我国再次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挪威、丹麦、冰岛、韩国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快速增加。

为了接住“泼天的富贵”,得想办法让外国人多花钱。

今年6月,中国社交媒体上,一位爬长城的老外在短视频说了一句“city不city”(注:洋不洋气),让这句中英文混搭词成为网络热梗。

相关视频截图

北京、上海、重庆、南京等热门旅游城市的市民也发现,自家门口“突然”多了很多老外旅游“特种兵”。

市民的直觉没错,我国入境人数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2024年三季度,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

另一个细节是,外国游客中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从入境机票订单来看,将近四分之一入境游客2024年两次及以上来到中国。

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感受华夏大地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与壮丽的山河,展现了开放中国的巨大魅力。

众所周知,前些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入境游人数大幅下滑。

令人惊喜的是,有外媒统计,目前欧洲到我国的旅游预订量已经高于2019年的水平。

欧洲入境旅游团畅游南京

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入境游为何能快速复苏?

一方面,免签政策降低来华“门槛”。

正常情况下,外国人来中国,必须申请入境许可证明,即所谓的签证。

申请签证,除了要提交材料、录入指纹、缴纳费用外,还需要耐心等待,并有被拒的几率,存在不确定性。

免签政策,意味着不需要申请签证即可入境,节省了办理签证所需的时间和费用,提高旅行的便利性和自由度。

从2023年初开始,我国陆续出台或恢复各类免签政策。

目前,中国已同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16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对54个国家实行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

免签政策大大降低了外国游客来华的“门槛”,让他们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行,体验中国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现代都市生活。

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中,通过免签入境同比上升78.6%。

其中,经北京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58万人次,同比增长六倍。江苏口岸外国人免签入境人数比2023年同期增长十五倍。

另一方面,便利措施优化来华“体验”。

免签国家不断扩围的同时,我国还持续优化移民、海关、口岸等入境旅游的便利化举措,让外国游客在中国衣食住行更便捷。

上海机场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启用

以国际航线为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民航国际及地区航班分别完成16.2万、17.2万和19.4万班次,恢复率同步增长,分别为68%、71%和77%。

2024年境外航线运力的周度趋势已逐步恢复到2019年季节性波动态势,为入境游客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的免签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展现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态度和自信,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入境游客的正向反馈。

德国《商报》报道说,这将向德国企业界释放明确的积极信号。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指出,近段时间,中国在促进旅游业、经济和人员交流的同时,显示出更大程度的开放诚意。

有机构预测,2024年全年,入境外国人将达到3000万人次。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入境旅游,我国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得让外国人在中国多花钱。

答案显而易见,执行起来却不容易。

前些年,外国人在中国就遇到了“花钱难”问题。

在国内,常用的支付方式有三种:现金、刷卡和移动支付。

现金支付,外国人在付款时,会遇到部分商家拒收或找零难的现象。

刷卡支付,因为境外银行卡刷卡费率远高于国内银行卡,国内受理境外银行卡的商户数量较少、覆盖率不足,外国人用起来也不方便。

移动支付,外国人安装支付软件后注册绑卡时,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不愿意实名认证。即使成功绑卡,因为风控,拒付率较高,影响正常使用。

支付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支付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交易成本和交易可靠性。

为了打通外国人在华消费的“最后一公里”,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指导支付服务主体不断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服务便捷性。

相关文件

这是一场由央行、发改委、交通部、商务部、文旅部、外管局等国家部委进行顶层设计,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等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的国家行动。

具体来说,国家给出的方案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

其中,小额扫码是重中之重。

在国家部委的指导下,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等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云闪付旅行通卡等产品,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身份认证,提高交易限额,满足境外来华人员的移动支付需求。

今年7月,支付宝升级条码支付体验,推出“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解锁手机、碰一下商家收款设备,最少一步完成支付。

在华旅行的外国游客在“扫一下”之外,也可以通过“碰一下”这一新服务,体验中国移动支付的便捷和多元。

波兰游客用支付宝碰一下买咖啡

支付通道打通,解决的只是线下消费支付的问题。紧随其后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让外国人享受线上消费?

我们可以先复盘一下自己的“衣食住行”场景:

在淘宝、京东上购物,在饿了么、美团上点外卖,用飞猪、携程订酒店、景区门票,用滴滴、T3打车,刷支付宝、微信支付乘坐地铁……

这些服务,分置于不同的APP。

让外国人一个个下载、安装、注册,不仅繁琐,学习成本也很高。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支付宝发起“一个支付宝畅游中国”计划,为来华外国人打造“百宝箱”。

支付宝成为来华外国游客的“百宝箱”

支付宝除了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可靠的支付服务外,还联合行业伙伴,聚合在线翻译、打车、订酒店、预定景点门票、乘坐公交、租充电宝、汇率查询等在线数字服务,并支持16种语言。

一部手机,一个支付宝,为外国游客提供“吃喝玩乐购”一条龙服务。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入境外国人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倍。

支付便利、消费便捷,让外国游客“想花钱”、“多花钱”。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消费。

大量外国游客入境,有效激发国内的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活力,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外大循环。

韩国旅行商组团踩线九寨沟景区

国家统计局2023年数据显示,来华旅游外国人日均消费3459元,直接拉动消费超1000亿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人士预计,到2033年,中国在全球游客中的份额将从2019年的2.4%扩大到6%,未来十年入境旅游对GDP的贡献率将从略低于1%提高到4%。

如果只算“经济账”,那就把入境游的意义看小了。

入境旅游,被视为“民间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积极主动塑造自信自立、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

过去,我国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主要是“走出去”,即通过国际媒介、文化传播等手段,在国际上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这种方式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有时会陷入“自说自话”式传播窘境,很难打破西方的认知偏见。

如何打破西方的认知偏见?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旅行对偏见、偏执和狭隘是致命的。”

最好的方法便是“引进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入境,让他们感受中国的锦绣山河,体验中国的美好生活。

这种“感受”与“体验”,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费”完成的,也就是正解局一直在说的“多花钱”。

消费,为外国游客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因为服务设施足够完善、消费方式足够便利,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旅行,已不再局限于走马观花,而是漫步山水、观赏非遗、体验生活。

高铁、外卖、无人巴士等中国人的生活新方式,更让外国人惊奇不已。

比如,英国旅行博主哈钦森就在深圳体验了无人机外卖服务,德国旅行博主Ken在广州体验无人驾驶巴士。

德国旅行博主Ken在广州体验无人驾驶巴士 来源:bilibili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

外国游客有了对中国的真实感受,就不会轻易相信西方对中国的恶意抹黑。

正解局注意到,青年人是来华旅游的主力群体。

他们边旅行,边在海外社交媒体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这让“China travel”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的热门词条。

在海外版“抖音”TikTok上,带“China Travel”标签的视频总播放量超过7亿,“安全、现代、安静、干净、好吃、热情、善良”成为描述中国的高频词。

“China Travel”成为热词

泰国社交平台Zanroo数据显示,自3月1日免签政策生效以来,泰国网民与中国旅游内容的互动次数达到惊人的18亿次。

这些视频,由外国游客基于亲身感受后创作,既增加了中国旅游的国际曝光度,更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打开了新的视角,改变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在外国游客的镜头里,一个更现代、更立体的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

《世界开放报告2024》显示,2008年至2023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6789升至0.7596,提高11.89%,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中国坚信开放的力量,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随着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持续扩大,未来将有更多外国游客入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欢迎外国友人,多来中国,多花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2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还有谁没有刷到老外逛中国的视频呀?“China Travel(中国旅游)”火爆全球社交媒体,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0亿次,并且催生了网络流行语“City不City”
2024-07-09 07:38:00
“city不city”,到底什么意思?
...个说话语调搞怪,喜欢中英文混搭的外国博主火了,他来中国旅游,和妹妹聊天时总会用到一句“city不city”。“上海好city啊”……在大家的演绎下,“city”成了城市化、洋
2024-06-27 13:45:00
...支付不够便捷”成为境外游客入境消费的痛点,“老外在中国有钱难花”话题最近登上热搜。记者近日多方走访调查发现,来中国短期旅游的老外主要依靠刷卡和现金这两种传统支付方式,但在部分
2024-03-13 06:43:00
中国日报网3月28日电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17日我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截至2025年3月17日
2025-03-29 22:45:00
难以摆脱「穷游」标签?入境游需要更多有钱老外|氪金 · 文旅
...专做与北京属地文化相关的文创周边,因产品大多体现了中国非遗或传统工艺,此前较多吸引外国游客前来选购和体验。这家工坊的主理人王京对36氪说,过去在工作日,工坊一天约能接待五六位
2024-06-19 12:24:00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这个“五一”假期,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订单激增,入境游潜力持续释放。“五一”假期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订单激增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武汉入境游订
2025-05-04 21:30:00
老外爱上中国手机支付 直呼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太方便了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随着入境旅游的兴起,中国的外国游客数量正日益增多。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支付服务,这些游客在中国的旅行和购物体验变得更加便捷,尤其是使用支付宝已成为他们在华旅游的
2024-06-28 00:10:00
互联网挤满了“City”的老外
...的外国博主。从资料看,保保熊是美国人,本名Paul,在中国生活多年。2020年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日常。今年6月,保保熊与家人分享旅游心得
2024-07-15 13:47:00
...相互补充,提升广州支付服务业态的包容性和普惠性。”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叶茂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人民银行在广州市内圈定17个涉外特色突出的重点区域,涉及重点商户
2024-04-11 03:5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活动后,普京表示:“所有这些活动都很精彩,非常棒,水平很高。”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张
2025-09-04 14:40:00
各国大使纷纷推荐夸克DeepSeek,中国AI凭什么?
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又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怀揣着梦想与憧憬,奔赴中国开启全新的学习之旅。如何更快地适应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2025-09-04 21:31:00
历史性大阅兵,中国给世界的10个强烈信号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展示的是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复兴之路。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也是迄今抗战胜利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
2025-09-04 00:07:00
德百集团组织员工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张宪军 班晓晨 孙芳霞)9月3日,德百集团组织员工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并
2025-09-03 15:57:00
九三阅兵超全观看指南,请收好!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编辑 刘思博二审 李劼三审 刘丹
2025-09-03 12:36:00
特别海报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吉刻新闻 设计 宁静 吴美慧文字来源 新华社
2025-09-03 09:22:00
中国网9月2日讯(记者 李智)“中方愿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9月1日
2025-09-02 14:14:00
中新经纬9月2日电 据日经中文网9月2日报道,日本三得利控股公司9月2日正式发布消息,该公司会长新浪刚史已于9月1日辞职
2025-09-02 17:05:00
特朗普憋了一肚子火,他拿普京泽连斯基毫无办法,只能自己生闷气
特朗普现在憋了一肚子火,事实已经证明,他拿普京和泽连斯基毫无办法。美媒《大西洋月刊》日前援引一位白宫高级官员的话称,特朗普最近私下里对自己高调的外交努力毫无成果感到“十分愤怒”
2025-09-02 15:22:00
中新经纬9月2日电 中国“免签朋友圈”再+1。9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
2025-09-02 19:54:00
沙特携足球巨星C罗推出全球旅游宣传活动 活动日历解锁精彩纷呈
沙特利雅得,2025 年9月2日——沙特旅游局(STA)旗下面向消费者的品牌 “沙特,寻秘启程” 今日重磅推出最新全球宣传活动
2025-09-02 12:58:00
电影《血色牢笼》定档9月5日,取材真实事件揭露法西斯罪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马克西姆·布里乌斯执导的俄罗斯电影《血色牢笼》定档9月5日全国上映。海报
2025-09-01 18:09:00
陈柏阳/刘毅晋级羽毛球世锦赛男双决赛
当地时间30日晚,202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第六个比赛日迎来压轴大战——男双半决赛。中国组合陈柏阳、刘毅迎战印度组合兰基雷迪
2025-08-31 15:19:00
哥伦比亚政府宣布禁止向以色列出口煤炭
当地时间8月30日,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称,鉴于针对巴勒斯坦民众的战争行为持续不断,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宣布2025年8月28日第0949号法令生效
2025-08-31 14: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