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08 06: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敦敏

“一月葱,二月韭。”农历二月,一场春雨过后,韭菜经过一整个冬季的厚积薄发,带着满满的春意破土而出。那翠绿的细叶、洁白的根茎、鲜嫩的模样和清香的气息,煞是惹人喜爱。古有天子“献羔祭韭”、杜甫“夜雨剪春韭”,今有谷爱凌“温韭战滑雄”。三千多年来,韭菜是当之无愧的国民蔬菜,既俘获了国人的肠胃,也寄托着国人丰富的情感。

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昆明植物园葱属植物专题展中的韭菹

1 三千年的祭品担当

韭菜原产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蔬菜之一。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从字形上看,“韭”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最下面的一长横,代表平坦的土地;中间两竖和每竖上附加的三小横,正是形象地体现了韭菜叶部向四外张开的披离状态。人们据此推测,很可能在4000多年前的商朝,华夏儿女已经认识韭菜并开始栽培这种蔬菜了。

由于名字起得好,又具有根系发达、剪而复生的特点,韭菜被我们的老祖宗赋予了欣欣向荣、丰本、长久的象征意义。从先秦至清朝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韭菜始终是我国国家典礼和宗族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祭品。它频繁出现在祭日月、祭社稷、祭风雨雷电和宗庙祭祀等各种隆重场合。而从魏晋至明朝,韭菜则是新人婚礼上的必备品——新郎、新娘在拜天地时要同食韭菜,寓意长长久久、血脉兴盛。

先秦时期,应用于祭祀礼仪中的韭分为两种形式:第一,以鲜韭的形式祭荐给天神、祖先尝鲜。《诗经·豳(音bīn)风·七月》记载:“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意思是在周代历法的四月,要献上羊羔和韭菜。此时祭祀的主要是掌管冰与水的司寒神。祭祀时,鲜韭菜并不是单独出现在祭坛上,而是与鸡蛋、猪肉搭配成菜肴祭献。《礼记·内则》中说:“豚,春用韭,秋用蓼。”意思是在使用猪肉祭祀时,春祭搭配韭菜,秋季搭配蓼菜。《礼记·王制》记载:“庶人春荐韭……韭以卵。”中国古代有使用当季时新蔬菜孝敬天神、祖先的传统,称之为荐新礼。“荐韭”就是在荐新礼中使用韭菜,“卵”则指鸡蛋。对于不容易获得猪肉的庶民百姓来说,用新鲜美味的韭菜炒鸡蛋祭祀祖先,足以彰显心意之诚。而宋代的《礼记集说》则告诉人们,之所以“韭以卵”,不光是因为二者搭配味道鲜美,更深一层的原因是韭菜温和的特性属阳,鸡蛋属阴,二者搭配,取阴阳相合之意,体现了古代的礼仪规范。

鲜韭菜虽好,却不易保存,于是祭祀礼仪中韭的第二种形式出现了——以“韭菹(音zū)”的形态盛放在“豆”这种容器中,出现在祭礼之上。所谓“菹”,就是利用乳酸发酵加工保存蔬菜,类似于制作酸菜、泡菜的方法。这种烹饪方法在我国出现很早,《诗经·小雅·信南山》中就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记载。《说文解字》中明确提出,“菹者,酸菜也”。“菹”的字形很好地诠释了它的制作工艺——上面是草字头,表示新鲜的瓜果蔬菜;下面的三点水表示含乳酸菌的盐渍水;旁边的“且”字表示容器里面装满蔬菜。当和煦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纷纷以韭祭祀,这种礼俗在后世一路延续下来。

魏晋至汉唐,韭菹不但是国家级的祭祀典礼中必不可少的祭品,也是婚礼上的礼仪担当。上至皇帝皇后大婚,下至六品官员的婚礼,新郎和新娘同食韭菹,以体现“体同为一”的婚义。吃的时候,韭菹要放入肉酱中,一对新人象征性地分别吃几口,吃完再将碗放到祭台上。在唐代的重要祭祀活动中,韭菹始终保持首位祭品的绝对荣耀,军礼中也曾出现韭菹。直到宋代,韭菹地位才受到芹菹的冲击,韭菜沦为普通祭品。遵从唐礼理念的元明时代,韭菹再登尊位,韭菹在“豆”中的摆放,恢复了第一行首位的位置。清代,韭菹在国家祭祀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婚礼中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了,主要原因是婚礼中的“同食”一项被喝交杯酒所取代。

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2 宜荤宜素的百搭美食

在地大物博的中国,韭菜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地获得如此重要的地位,与它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密不可分。餐桌上,宜荤宜素的韭菜“朋友圈”很广,既能单独成馔,又十分百搭;既是蔬菜,又是调味品。从古至今,富有地方特色的韭菜美食不胜枚举,文人墨客都对此赞不绝口。

先秦时期,人们常吃的蔬菜是“葵、韭、藿、蕹、葱”五种。南齐名士周颙隐居钟山时,以种菜为乐。文惠太子问他,菜食何味最胜?他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菘”就是白菜。在古人眼中,刚刚破土而出的韭菜和经历秋霜之后的大白菜,是最美味的蔬菜。我们春天常吃的春卷或春饼里都有韭菜,这些吃食是由古代的春盘演化而来。春盘也叫五辛盘,装的是葱、蒜、韭、蓼、芥这五种有辛辣味道的菜品。吃五辛盘有助于驱除寒气,助阳气生发。五辛盘最初在春节时吃,唐代改为立春节气时吃。诗圣杜甫的《立春》有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北方人涮火锅、汆白肉时常用的韭菜花,早在元代已经出现。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腌韭花的过程:“取花半结子时,摘去蒂,每斤用盐三两,同捣烂纳瓷器中。”意思是摘取韭菜幼嫩花茎为主材,捣烂后腌制成酱。更不用提国民美食韭菜合子了,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写下了详细做法:“韭菜切末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妙。”

杜甫《赠卫八处士》中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春雨淅沥的夜晚,老友久别重逢,主人披蓑戴笠,到菜地里割来几把头刀韭菜,烹煮黄粱聊作新炊。虽是粗茶淡饭,却是情真意切,主宾开怀畅饮,吃得齿颊生香,真是令人神往。可以想象,杜甫一生坎坷,饱经离乱,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小米饭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叙旧的一夜,对于他来说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

眼下正是韭菜在全国各地大量上市的季节。南方人会用鲜嫩的春笋、豆芽、韭菜并着小河虾一起做菜,把春的味道烹制到餐盘里。福建、台湾的沙茶干面和贡丸汤,陕西、甘肃等地的酸汤面,都少不了一把翠绿的韭菜叶。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韭菜最能激发海鲜的味道,韭菜炒蛤蜊、鱿鱼、蛏子,是祖辈传承下来的食谱。韭菜炒花枝更是对海味的经典表达。广东潮汕地区的人们,春天有一种风味小吃——猪油煎菜粿,其主料就是香喷喷的黏米面和水灵脆嫩的韭菜。

据现代分析测定,韭菜营养丰富,每100克含蛋白质2.4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4.6克,膳食纤维1.4克,胡萝卜素3.5毫克。韭菜中的矿物质钙、铁、磷等含量高,维生素A的含量也不低。中医认为,韭菜和韭菜籽性温、味辛,具有温中壮阳、行气散血、解毒消炎等功效。韭菜可以养肝,增强脾胃之气,被誉为养肝第一美食。

韭菜固然营养丰富,但也并非吃得越多越好。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否则容易腹泻。在民间,韭菜被俗称为“穿肠草”,说的就是韭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刺激肠璧,促进肠胃蠕动,吃多了会引起腹泻。俗话说韭菜“春吃则香,夏吃则臭”,说的是夏天温度上升后,韭菜中所含的硫化物的比例提高,味道就会变得非常臭。虽然现在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温室大棚培育出的韭菜,但还是经过一个冬天厚积薄发的春韭的营养价值最高。

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韭黄

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韭菜花

3 宋代人人种韭菜

韭菜成为国民蔬菜的另一大原因,是它分布极广且易于栽培。东至东南沿海各省市,西至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南至云南、海南等地,北至黑龙江、内蒙古,神州大地上,随处可见韭菜的身影。

中国人栽培韭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夏小正》中就记载:“(正月)囿有韭。”西汉桓宽的《盐铁论·散不足》一篇中提到“冬葵温韮”,“韮”是“韭”字的变体,说的是冬天种植在温室里的葵菜和韭菜,这是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温室种植蔬菜的重要史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说明西汉时期,韭菜已经是人们喜食的蔬菜,而且栽培非常普遍。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所撰《齐民要术》中,更是从选种、播种、治畦与肥水管理、收割方法等多个方面,阐释了韭菜栽培技术,并引用了农谚“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因为宋代以前,韭和葵曾是社会各阶层人士日常饮食中最为主要的两种蔬菜。贾思勰详细描述了如何收割韭菜:“高数寸剪之。初种,岁止一剪……韭高三寸便剪之,剪如葱法。一岁之中,不过五剪。每剪,杷耧、下水、加粪,悉如初。收子者,一剪即留之。”之所以“日中不剪韭”,主要是为了避免日光暴晒,这样剪下来的韭菜才鲜嫩可口。“初种,岁止一剪”至今在韭菜育苗中仍然沿用,为的是更好地培养根茎营养,为来年高产打下基础。

宋代文豪苏东坡曾留下“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的诗句。这里的“黄韭”,就是韭菜在避光下栽培出的韭黄。因为生长在黑暗中的韭菜不能合成叶绿素,叶子就变成了黄色。栽种时,将韭菜种在很深的菜畦或地窖里,上面覆盖马粪遮光保温,经过一个冬天,长出的韭黄软嫩鲜美,颇受人们青睐。这一技术创新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古代冬春季节市场蔬菜供应,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韭黄在宋代的普及并非偶然。宋人十分重视种韭菜,国家甚至下了一道法令:“男女十岁以上,种韭一畦,阔一步,长十步,乏井者,邻伍为凿之。”凡十岁以上,不论男女都得种韭菜,而且还消除了人们种韭菜的顾虑:没有井浇韭菜田的,左邻右舍要帮忙凿井。宋代对种韭菜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植物学分类上,韭菜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它的兄弟姐妹包括葱、洋葱、大蒜等。经过数千年的栽培,中国韭菜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从形态上可分为宽叶韭与细叶韭,耐寒的宽叶韭多在北方栽培,叶宽软色淡绿,纤维少品质优,耐热的细叶韭多在南方栽培,叶片狭长色泽深绿,纤维较多富有香味。目前,我国的河北、河南和山东是韭菜最大的种植区。

韭菜于9世纪传入东亚和南亚各国,韩国、日本、越南、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人们都吃韭菜。德国、荷兰、奥地利等欧洲国家有野韭菜。野韭菜的中文名是熊葱,因为熊喜食而得名。熊葱的叶子短而宽,长相跟中国韭菜大不相同,味道却十分相似。有些欧洲人会将其涂抹奶油后生吃。

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韭菜炒河虾和韭菜合子

4 大俗大雅集于一身

韭菜既是高高在上的祭祀用品,又是百姓餐桌上的普通蔬食,于庄重圣洁中透出朴素、清新之气,历来被视为大俗大雅之品。作为中国原产蔬菜,韭菜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而悠久的联系,由此引发的情感积淀也十分深厚。

在关于韭菜的典故中,韭菜被赋予清贫、清高之意。如《南齐书·庾杲之传》:“(庾杲之)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菹、沦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就是说,庾杲之很穷,从早到晚,顿顿只好变换花样用韭菜下饭——把韭菜做成腌菜,把韭菜煮熟或者直接生吃。因为韭和九谐音,三九二十七,有人就笑话小庾下饭菜有二十七种。清代的《红楼梦》中,清高的林黛玉替贾宝玉写下“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经典诗句,也体现了一种朴素清雅的情趣。

杜甫的“夜雨春韭”对后世文人影响很大。许多诗人在抒发怀念朋友的感情时,都会用到“夜雨春韭”的典故。比如宋代艾性夫的“下秧已觉齿生津,坐想堆盘雨夜春”,明代倪敬的“杜陵风味曾同赏,雨夜悠悠入醉乡”。“剪韭”也成了一些亭、轩的雅号,如剪韭轩、剪韭亭等。南宋时,陆游堪称是写韭高手。他诗句中写及的韭菜的意象可谓姿态万千,意蕴丰富,如“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雪晴蓼甲红,雨足韭头白”“黄耳蕈生斋钵富,白头韭出客盘新”等。

韭菜除了在祭祀、文学等领域出演重要角色,在民俗等文化领域中也有一定地位。尤其是在农耕文化中,类似“苔下韭,花下藕”“六月韭,牛不瞅”的农谚更是层出不穷,凝聚着农人的智慧。“十月的韭菜——老了”“割韭菜不用镰刀——胡扯”“城里人把麦苗当韭菜——不识货”“炒韭菜放葱——白搭”等歇后语,更是彰显乡土情趣。

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韭花帖》

书画撷趣

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

韭菜不仅是人们喜食的蔬菜,还为书画家提供了创作灵感。《韭花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创作的行书作品,素有“天下第五行书”之称。

《韭花帖》的帖文为:“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馐,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大意叙述了杨凝式午睡醒来,饥肠辘辘,恰逢友人馈赠韭花;杨凝式用它来佐食肥嫩的羔羊肉,实在是非常美味,遂执笔以表示谢意。

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笔意。《韭花帖》通篇7行,字距、行距之大是历代墨迹中少有的,布白极多而气不散,格调甚为淡雅。黄庭坚赞叹此帖:“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乌丝栏,即纸上的朱墨界行。很多人认为,“乌丝栏”借指《兰亭集序》,“下笔便到乌丝栏”指一落笔便达到了王羲之的境界。这是对杨凝式《韭花帖》的高度肯定。

世说新语

“割韭菜”的由来

对股票市场略知一二的人都听说过一个经典的比喻——割韭菜。它比喻在股票市场中,机构、基金、大户等投资者们抛售股票,导致整个市场或个股大跌,为其迎来新的建仓机会。机构投资者们重新在低位建仓,如此循环波段操作,获取暴利。“韭菜”则指金融圈的小散户,通常,散户会被所谓的专家忽悠购买股票、基金、理财等金融产品,并最终以赔钱为结局。这种忽悠散户的行为被称为“割韭菜”。

后来,“割韭菜”被引用到网络领域,用来指代明星网红带货,利用粉丝对明星的喜欢和信任,刺激粉丝消费,然而产品的质量并不一定好,价格并不一定便宜,并不能让粉丝真正享受到优惠,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割韭菜”。

本版供图:视觉中国、IC photo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畦新韭登春盘
...,一岁可割十次,秋后又可采韭花,以供蔬馔之用,谓之长生韭;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比常韭易利数倍,北方甚珍之。又有
2024-03-23 13:20:00
相约农博丨“无土栽培+智能控制”蔬菜成为这里的“VIP”
...和“蔬菜树”让人看了不禁感叹农业科技的强大。“看,韭菜也能无土栽培,还有那边的南瓜和冬瓜都长在了天上了,种菜还有这么多新花招,看着长得也都挺好的。”游客们一边拍照打卡,一边不
2023-08-23 19:16:00
创新育种助农增收
...兴劳模出彩“十大领军人物”之马金海马金海在仔细察看韭菜品种培育世界韭菜看中国,中国韭菜看平顶山。你见过最大的韭菜是什么样子?1月7日,叶县任店镇久星科技园,一棵高95厘米、直
2024-01-11 01:58:00
超7000公顷
...艺创新基地,只见一栋栋设施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韭菜、西红柿、芹菜等长势良好,焕发出勃勃生机。韭菜大棚里的韭菜长得浓密、挺拔,这些韭菜直接种在苗床上,浸在水里,没有一粒土。
2023-08-18 04:05:00
新技术让人脑洞大开
...”王建君说。在番茄树的不远处,还有更新奇的场景——韭菜被固定在漂浮板上,大面积浮在水上生长,长得格外浓密、挺拔。“我们的水培韭菜技术,通过科学的营养液配方调控,不使用农药,从
2023-08-21 02:55:00
...钊 通讯员 邢鹏飞 庄万里 李玉城 郑志轩)日前,京津冀韭菜产业协同发展交流研讨会在万全区举行,来自京津冀地区的专家学者、行业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50余人齐聚一堂,为进一步推
2024-04-27 07:54:00
惊蛰养生多吃芽菜 做应季美食韭菜银芽
...养生要养阳,吃点韭菜好升阳韭菜又称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等,具特殊强烈气味,是一种常见蔬菜。中医认为,韭菜性温、味辛,可补肾温阳、温中行气、散瘀解毒、益肝健胃、行气理
2023-09-01 23:37:00
穷“洼里”迈上现代农业“高地”
新华社济南7月4日电 种韭菜还能用上区块链?去年以来,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的十里八村,这个话题热度不减。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坊安街道洼里村的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片露天韭
2023-07-05 11:22:00
韭菜开花“滋味长”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韭菜开花“滋味长”既酿酒也制茶,灵山街道向韭菜深加工要效益今年秋季韭菜花盛开时,青岛醴泉庄蔬菜专业合作社在韭菜种植基地引进了100多箱蜜蜂,生产香甜的韭花蜂蜜
2023-11-03 15: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新华制药福雅安推出新华牌辅酶Q10软胶囊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扈艳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加班、应酬不断已成为许多职场人的常态,生活压力
2025-10-21 19:05:00
2025助眠药十大品牌科学选择指南与深度解析
在现代社会,睡眠问题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隐形流行病。据2024年《中国睡眠健康报告》显示,超过3亿国人面临入睡困难、睡眠浅
2025-10-21 16:32:00
2025全肤质适用祛痘优选:8款精准产品,专治闭口红肿反复痘肌
为解决不同肤质的祛痘痛点,本文结合 20 家三甲医院(北京协和、上海华山等)全肤质临床测试、SGS 敏感肌安全认证及 18 万条真实用户反馈
2025-10-21 09:51: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郑俊峰:姨妈总“迟到”?或许是子宫“受了凉”
郑俊峰,主任医师, 原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中西医结合大夫。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年,在妇科、产科、生殖医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5-10-20 11:19:00
心电图无异常就没事? 警惕心脏带病工作
前不久,演员张晋在旅行中突发心脏不适的经历引发公众关注。其妻子蔡少芬在采访中透露,张晋此前已有两次类似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显示“一切正常”
2025-10-20 11:49:00
血管钙化是补钙闹的?
患有骨质疏松、一直在吃钙片的张阿姨,前阵子又发现了冠状动脉钙化,她疑惑这血管钙化是不是补钙引起的,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吃钙片
2025-10-20 11:49:00
【天眼问医】世界骨质疏松日:精准用药,为骨骼健康筑牢防线
作为“沉默的骨骼杀手”,骨质疏松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为特征,易导致骨痛、脊柱变形甚至脆性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群和绝经后女性尤为高发
2025-10-21 05:05:00
永清桂香园糕点:传承非遗技艺 用真材实料守护老味道
河北新闻网讯(庞趁友、周颖)近日,走进永清城区桂香园糕点北关店,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各种口味的酥皮点心、糕点摆得满满当当
2025-10-20 12:1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孙淑玲:产后总漏尿?多是“气虚”惹的祸
孙淑玲,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曾师从我国中医名家高忠英、刘奉伍先生,原北京宣武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现为北京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2025-10-20 14:2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濮凌云老师:白带多到不适?可能是“湿气”在作祟
濮凌云,国医大师柴嵩岩学术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柴嵩岩学习近三十年,撰写发表多篇柴师学术经验论文及论著,致力于柴师学术经验总结
2025-10-20 14:20:00
10大品牌实测不踩坑,肝益莱凭3大顶刊认证领跑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2025 版)》显示,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已达 32.8%,酒精性肝损伤人群超 1.2 亿
2025-10-20 15:27:00
世界骨质疏松日 | 遵医附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举办健康义诊活动
多彩贵州网讯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5年中国的主题为“健康体重,强骨健身”,倡议社会各界保持骨骼健康
2025-10-20 17:07:00
泰山区财源街道乐园社区乐邻小厨暖心服务 鲜食飘香点亮舌尖上的幸福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20日上午,泰山区财源街道乐园社区的乐邻小厨后厨内,正升腾着阵阵烟火气,一派忙碌景象。几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2025-10-20 17:18:00
重磅!2025面膜榜单出炉,HAVOYI 美白面膜霸榜第一
在日常美白护理中,不同肤质及特定人群的美白痛点差异显著:干皮易因角质层干燥缺水,导致美白成分 “难以深入肌底”,还伴随肤色不均
2025-10-20 17:21:00
京沪名医携手·共护颅面神经健康 北京天坛医院袁葛教授圆满会诊纪实
10月1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袁葛教授受邀莅临上海瑞椿医院,参加“颅面神经疾病公益会诊”活动。此次会诊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
2025-10-20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