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近20年带200多位去台老兵落叶归根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4-19 06: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灵魂摆渡人”刘德文

近20年带200多位去台老兵落叶归根

近20年带200多位去台老兵落叶归根

4月17日晚,刘德文带着去台老兵唐毅奇的骨灰,落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潇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楠

2023年4月17日,刘德文陪着安岳籍去台老兵唐毅奇“踏”上了归家路。

他被网友称为去台老兵的“灵魂摆渡人”。近20年的时间里,刘德文带着一份份信任与期待,先后带着200多位去台老兵的骨灰回故乡安葬,足迹遍布大陆20多个省份,让一个个家庭实现特殊的“团圆”。

与老兵结缘

刘德文曾在高雄一家银行工作。1997年,30岁的刘德文正准备买房子安家结婚,同事建议他“祥和里房子便宜,环境空气好,而且离高雄也近”。刘德文去转了一圈,发现的确像同事说的那样,于是他在祥和里买了房。居住一段时间后,刘德文关注到周围那些孤独的老兵。

祥和里是一个去台老兵聚居的地方,最多时有近4000人。“我住进祥和里时还有1000多位老兵,大多是单身独居、腿脚不便的老人,所以他们平时有什么事我常常去搭把手。”2002年,刘德文成为祥和里里长。空闲时刘德文会跑去老兵家里,跟他们聊聊天、做做饭,看看老人们有什么需要帮忙。

漫长的摆渡之旅源于2003年。一位年近九旬的去台老兵跟刘德文一起吃饭,席间哭着说起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死后其骨灰能回到家乡,葬在父母坟前,与他们团圆。这件事给了刘德文很大的触动。2004年,这位老兵走后,刘德文决定圆老人心愿,送他“回家”。几经周折,刘德文联系上了老人在湖南老家的亲人,他背着老人骨灰渡过海峡,完成了老人的心愿。

三代人的心结

这是刘德文完成的第一趟“灵魂摆渡”。从那时起,大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刘德文,并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请求他帮忙寻找亲人,来自四川的唐清泽便是其中之一。

唐清泽想要寻找的人是他的爷爷唐毅奇,四川安岳籍老兵,曾参与长沙会战等,1949年跟随军队到了台湾。上世纪80年代后很多去台老兵返乡,然而浩浩荡荡的返乡大军中,唐毅奇并不在其中。“我们家只知道爷爷曾经生活在高雄,也曾联系过高雄方面的工作人员,但得到的答复是‘你的爷爷去世过早,查无其任何资料’。”

线索到这里彻底断了。后来唐家用过各种方法寻找,却始终一无所获。由此,寻找唐毅奇便成了唐家三代人的心结。当唐清泽听说刘德文的事情后,他联系上了对方。“当时就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并没有真的指望可以找到。”

刘德文应下这件事后,就拿着唐毅奇的资料开始了新的奔波。他首先将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区域,那里有着13个公墓,至少有2000名老兵葬在那里。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公墓的登记信息不全,刘德文便用最“笨”的办法去找——一个个墓碑查看,并没有任何收获。刘德文将得到的线索又梳理了一遍,一边到唐毅奇生前工作的农场了解情况,一边继续搜索公墓、乱葬岗,可惜全都是白费功夫。

曲折的归家之路

刘德文没有放弃,这一次他将视线投向了寺庙。2019年的一个大雨天,打探消息的刘德文走进了东山寺,在这里他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有唐毅奇长者的骨灰。

悠长的时光,让包着骨灰盒的白布已经变成黑色,仔细辨别隐约可见上面的字样:四川籍,唐毅奇。

确认这就是唐清泽寻找的爷爷后,刘德文赶紧拨通了电话,告诉他这个消息。但由于疫情原因,刘德文不能马上将骨灰送回大陆,于是他将唐毅奇老人的骨灰暂放在家里。今年初,刘德文再次启程,继续将去台老兵的骨灰送回故乡。

终于,2023年4月17日,刘德文陪着唐毅奇“踏”上了归家路。机场接机口,唐毅奇的家人早已等候多时。

18时40分,刘德文抱着一个黑红相间装着骨灰盒的书包出现了,他将这个沉甸甸的书包亲手交到了唐家人手中。

这一刻,唐毅奇回家了。这种悲欢离合的场面在刘德文的眼前不断上演。近20年的时间里,在海峡那边,很多老兵立下委托遗嘱,将生命最后的归宿托付给刘德文。在海峡这边,有300多位亲属委托他寻找去台老兵。寻找过程中,刘德文还将无人祭扫的老兵墓碑等记录下来,一一建档造册,目前已整理了6000多位过世老兵的相关资料。

再上路,属于刘德文的摆渡之旅还在继续……

链接

国台办发言人:他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刘德文的义举感动着无数两岸同胞。今年3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对刘德文先生的义举我素有所闻。刘德文先生是台湾高雄市一名普通民众,20年来他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为帮助众多大陆去台老兵完成落叶归根的愿望,2003年以来,刘德文先生不辞辛劳、奔走两岸,足迹遍布大陆20多个省份,先后带着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回故乡安葬。他做这些事,生动诠释了两岸同胞不分省籍、不分地域,都是一家人。正是这样的亲情义举,抚慰了老兵的离乱之痛,让他们如愿魂归故里。我们向刘德文先生表示敬意和感谢,也愿意积极支持他的善举,帮助更多过世的去台老兵实现遗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青岛11月12日电 题:台胞刘德文送老兵“回家”:海峡浅浅隔不开两岸骨肉亲情作者 胡耀杰 张孝鹏“陈爷爷,和奶奶团圆了!”12日上午,在山东青岛龙山公墓陵
2023-11-12 22:23:00
台湾“灵魂摆渡人”,背着骨灰走了20年
...台湾著名的“眷村”之一,这些老人全都是上世纪迁台的老兵。当时明令禁止士兵与大陆家人联系,还有禁婚令,很多人一辈子都形单影只。2001年刘德文被推选为左营祥和里里长时,祥和里一
2023-11-02 21:22:00
葬我于故乡兮,夙梦圆!
...:福州日报葬我于故乡兮,夙梦圆!——一个连江籍去台老兵的七十三载归家路杨传秀(左)从刘德文手中接过父亲杨金锤的骨灰。本报记者 唐蔚嫱摄昨日14时17分,随着厦门北开来的D23
2023-11-10 08:25:00
时隔74年的“团圆” 东营广饶籍去台老兵燕铭功魂归故里
...文,就坐在这架航班上,在他旁边的,是东营广饶籍去台老兵燕铭功的骨灰。“燕伯伯,我们降落了,您要回家了。”飞机落地,刘德文抱起装有老兵骨灰的背包喃喃道。上世纪40年代末,跟随部
2023-08-21 18:47:00
特写:老兵“回家”之路 两岸团圆归途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绍兴5月23日电 题:老兵“回家”之路 两岸团圆归途作者 郭其钰5月23日,在浙江绍兴举行的2024中国·绍兴(上虞)孝文化活动周上,同时获评“2024
2024-05-23 23:07:00
离开74载,老兵终于“回家”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离开74载,老兵终于“回家”在“灵魂摆渡人”刘德文帮助下,青岛去台老兵陈有谦“魂归故土”八旬老人接过父亲的骨灰。 刘德文把青岛大馒头送给97岁的平度去台老兵。
2023-11-13 00:15:00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延伸年内还将送六位山东老兵回家 自2003年起,刘德文开始将在台湾去世的老兵骨灰带回大陆安葬,让老人们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已经送了将近三百
2023-11-13 00:15:00
述评:“让爱回家”之路 人间团圆归途
...永辉,不论是“为百位烈士画像”的叶庆华,还是带台湾老兵“叶落归根”的刘德文,他们带着对团圆的信念,走上“让爱回家”的征途。8月31日,“让爱回家”寻亲团圆行动正式启动。主办方
2023-08-31 22:20:00
高秉涵先生再送旅台老兵骨灰“回家”
...和长子高士玮来到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将旅台老兵常义廷的骨灰送“回家”,常义廷的家人跪倒一片,向高秉涵先生三叩首。常义廷80岁的女儿常爱香哽咽着说“高大伯把我爹的骨灰从
2023-06-19 10:2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
熊孩子误吞10克重金豆6天后排出 妈妈:天天叮嘱他不要在外面拉屎
大皖新闻讯 “熊孩子说要锻炼舌头的力量,然后把我刚买的10克的金豆子吞下去了。”10月27日,江苏昆山纪女士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她家孩子身上的奇葩事
2025-10-27 21:10:00
武汉大学一学生突患肿瘤 家长线上求助 同学爱心捐款
大皖新闻讯 金秋十月,本应在武汉大学教室读书的女孩于妍妍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生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今年8月,她被诊断患有肿瘤
2025-10-27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