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 然玉
这个暑假除了各大旅游景点一票难求,免费开放游客参观的清华、北大也被“黄牛党”盯上了,一家三口清北游一圈2000元的价格甚至贵过了环球影城。
相较于素来备受诟病的医院号贩子、演唱会票贩子等,所谓“名校黄牛”前些年存在感并不强。而今年暑假,随着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重新对社会开放,随着研学游高烧不退,事情起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有限的预约名额每每秒光,有意参观者频频大失所望;另一方面,“黄牛”却是神通广大,动辄收费数百允诺带人进校……有对比才有伤害,“名校黄牛”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名校黄牛”从无到有、猖獗一时,而其背后的操盘路数,实则并未超越我们的固有认知。为什么普通人预约不上,而“黄牛”看起来却似乎稳操胜券?“黄牛”的门道,大致不外乎三个。其一,与校内人士里应外合,走“内部渠道”暗度陈仓;其二,以人海战术大力出奇迹,主打的就是“广撒网,多敛鱼”;其三,则是技术性攻破,通过自动程序、外挂软件等手段“暴力破解”获取预约入校票证。
明乎此,其实不难判断,要想在现有的游戏规则内,彻底封堵住“名校黄牛”,可能性微乎其微。清北等一些名校的预约机制,一个根本性的结构特征是,多源头、多条块。既有开放给在校学生、教职工的预约渠道,也有开放给社会个人的预约渠道,还有面向中小学生群体开放的团队参观预约渠道——这种复杂却粗陋的规则体系,很容易给“黄牛”留下暗箱操作的可乘之机。
显而易见,高校防范“黄牛”,在技术层面仍有很大优化空间。但,技术层面的攻防对垒,或许从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名校更应该思考的,还是如何尽可能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尽最大可能满足公众慕名而来、瞻仰圣地的需求。如果说学期中间,大学没有全面放开的条件,那么至少在寒暑假,是不是可以阶段性向社会打开大门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