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拍摄现场。
6月5日讯 6月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湖南篇》在湖南省郴州市举行启动仪式。
据悉,《非遗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录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节目通过非遗创新秀演、沉浸体验、还原绝技等全新的方式来打开非遗,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创新成果、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节目展现非遗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焕新力量,呈现非遗时光流变中的一脉相承与继往开来。
在仪式上得知,嘉禾民歌中的伴嫁歌成功入选。这是继前不久嘉禾民歌小组唱《送郎当红军》,到甘肃省张掖市成功参加全国文化馆“百馆联动”展演活动后,嘉禾民歌再次登上全国性的大舞台。
郴州市参与本次节目拍摄的非遗项目共有4个,其中,嘉禾伴嫁歌参与拍摄的12名演员,90%是今年新晋的第四批县级传承人,节目用《喇叭吹姐早出嫁》的原曲,套上喜庆欢快、恭贺祝福的新词,用传统的把盏舞的形式体现,拍摄现场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伴嫁歌是嘉禾县流传至今的传统民歌,发源于秦汉间。唐宋时,表现形式已日臻完美,明清之际则达鼎盛,一路传承,清末、民初延绵不绝。民歌界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之美誉。2006年,嘉禾伴嫁歌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5月24日,嘉禾伴嫁歌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嘉禾县委、县政府把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丰富县域文化内涵、实施文化兴县的重要举措来抓,每年都会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非遗的普查、发掘、整理、评审、保护、利用等工作。在小学、初中、老年大学的课堂,机关企事业单位讲堂中都开设有非遗项目课。目前,嘉禾县有伴嫁歌传承基地3个,省级伴嫁歌传承人1人、市级伴嫁歌传承人2人、县级伴嫁歌传承人15人,民间伴嫁队伍40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5: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