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月8日,贵州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一重大改革重组举措,标志着贵州铝产业在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新成立的贵州铝业集团,将着力构建铝土矿开发利用、供应链贸易、铝资源精深加工、绿色矿山技术服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助力完善全省铝产业发展体系,打造省属铝业龙头企业。在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专访时,贵州铝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勇表示,当前,贵州亟需一家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联合行业力量推动铝产业做强、做优、做大。

控资源: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贵州作为铝资源大省,当前铝产业发展现状与其资源地位是否匹配?您认为行业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毛勇:贵州铝土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三,但从产业实际来看,当前铝土矿开发利用、供应贸易及精深加工等环节的产业规模,仍与“铝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具体来看,全省已建成铝土矿开采项目实际年产能约950万吨,而铝产业年需铝土矿约1500万吨,资源供给缺口达550万吨。
与此同时,部分铝土矿开采企业受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存在“占而不开、圈而不采”的现象。这一现状下,亟需一家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联合行业力量推动铝产业做强、做优、做大。

9月8日,贵州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贵州铝业集团将通过哪些具体举措,增强对省内优质铝土矿资源的控制与保障能力?
毛勇:我们将以现有1.8亿吨铝土矿资源储量为基础,在当前150万吨年开采能力的前提下,稳步提升产能、释放产量——力争明年将开采能力提高至200万吨,“十五五”期间实现900万吨的年供应能力。
资源获取方面,除自主开发外,我们还将通过政策支持、资源购买、申请配置、与省属企业开展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铝土矿资源开采利用规模。
供应链服务上,依托近30年铝土矿贸易运营经验和一定市场份额,我们计划以现有铝链平台和国企积累的良好信誉为支撑,为省内更多下游铝企提供稳定原料保障。特别是针对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的下游企业,将通过平台加速资源流通,实现保供、优供、快供,全面提升供应链韧性与效率。
强招引:完善产业链条布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在夯实上游资源基础后,集团计划如何打通中下游精深加工环节,破解我省铝产业发展关键瓶颈,助力全省产业布局优化?
毛勇:当前,全省氧化铝、电解铝生产指标分别为530万吨、173.53万吨。按照1吨电解铝(原铝)约消耗1.92至1.95吨氧化铝计算,全省氧化铝存在约200万吨的富余指标。
作为电解铝生产的核心原料,氧化铝生产过程中,还可提取镓、钪、锂、钒等稀有金属。基于这一特性,我们正积极与国内相关企业洽谈合作,力争做大做强做优全省氧化铝产品,实现资源“吃干榨尽”。
另一方面,需推动电解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全省电解铝指标难以满足铝产业发展需求,氧化铝富余、电解铝产能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因此,我们正从内外两方面发力——
对外,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争取电解铝指标引入省内;对内,加快整合全省电解铝生产布局——目前已收购六盘水双元铝业,为后续精深加工奠定基础,同时积极与意向企业洽谈收购事宜,进一步扩大电解铝产能规模。

贵州铝业集团竹矿公司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集团希望与哪些类型的中间加工企业合作,以提升产业整体价值?
毛勇:核心是引进高附加值终端产品落地。当前,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明确产业趋势,相关材料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攀升。我们将依托省内头部企业牵引作用及日趋完善的铝产业链资源,以此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口。
同时,贵州在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领域积淀深厚,拥有从关键材料到核心基础件的产业优势。我们将聚焦高性能铝合金、高强度精密铝制品等的需求,强化区域配套能力,积极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促合作:构建协同产业生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集团如何协调与省内其他涉铝企业的关系,实现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毛勇:以中铝、国家电投等在黔央企为例,其核心业务尚未完全覆盖铝产业链终端环节,因此与我们存在合作需求——这种合作既是技术互补、资源协同,也涉及产成品销售与市场拓展。
我们着力构建完善的铝产业链条,既提供资源保障,又让中间产品在本地消纳提升附加值,让铝锭等产品顺畅进入市场,避免因销售渠道受限或运输距离过长导致库存积压、成本上升。
对民营企业而言,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强劲市场竞争力。为此,我们提供铝链平台,通过资源优化与协同生产,提升全省铝产业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

贵州铝业集团遵义播州213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在技术整合与协同创新方面,集团目前有哪些具体布局、合作模式及实施路径?
毛勇:省内贵铝、其亚等企业已具备扎实的研发基础与技术积累。为推动全省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在技术整合上已有系统规划,核心是构建开放协同的联合创新生态。
具体来看,其亚等企业机制灵活,技术与管理优势突出,我们计划通过资源与技术互补,以合资建厂等方式推进共同发展;在黔央企研发起步早、体系成熟,其行业领先地位值得高度重视;同时,铝产业诸多核心技术资源集中于高校及科研机构,比如贵州大学、中南大学等,我们正与这些院校探索共建联合实验室,通过柔性引才机制吸引高端人才,共同开展课题攻关与技术研发。
此外,我们专门成立了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计划升级其研发职能。该公司将面向全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放,也欢迎县市一级企业参与合作,着力营造开放协同、互利共赢的创新氛围。
后续,我们将通过联合投入研发资金,推动科技成果在现有产线应用验证,开展工艺模拟与放大试验,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规模。只要合作方技术符合产业需求,我们都愿携手推进产业化应用;待规模扩大、技术成熟后,将为所有参与方带来切实收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编辑 卢世容
二审 江婷婷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0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