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客家第一宗祠”福建上杭官田李氏大宗祠暴雨后大面积坍塌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8 11:17:00 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客家第一祠”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受特大暴雨袭击,发生大面积坍塌。

6月18日,澎湃新闻从李氏大宗祠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大面积坍塌发生于6月16日凌晨,位于宗祠两侧的客厅,大部分面积都坍塌损毁。目前现场已被保护起来,不让他人靠近,不少文物仍掩埋在坍塌的建筑物内。

“客家第一宗祠”福建上杭官田李氏大宗祠暴雨后大面积坍塌

官田李氏大宗祠此前照片。上杭县文体旅游局 图

公开资料显示,官田李氏大宗祠,也叫火德公祠,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建造的宗祠,是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也是中国客家地区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宗祠之一,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官田李氏大宗祠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内设有大厅3间、客厅26间、住房104间。祠堂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周围是青砖砌墙,成“回”字形,正面设有五孔大门,正中大门是用灰青条石、石板砌成的牌坊式门楼。另外四孔大门,东西两边各两孔,内厢为圆大门,外厢为耳大门,左右两厢对称,一字形排开。

“客家第一宗祠”福建上杭官田李氏大宗祠暴雨后大面积坍塌

遭到暴雨袭击后的官田李氏大宗祠。网传图片

2013年3月5日,官田李氏大宗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官田李氏大宗祠入选第四批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单,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6月17日起,网络中就有不少关于“官田李氏大宗祠塌了”的传闻。6月18日,官田李氏大宗祠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证实,宗祠确实因为遭遇暴雨袭击后出现了大面积坍塌。

“这次雨非常急,持续时间也很长。”该工作人员介绍,6月15日下了一整天的雨,16日凌晨4时左右,就有人发现宗祠出现了坍塌的情况。目前中厅3间都还矗立,两边客厅损毁最为严重。

据上杭县气象台通报,2024年06月16日18时54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过去12小时该县庐丰畲族乡已出现262.8毫米的降水,预计未来6小时该县庐丰、茶地、泮境、中都、溪口、太拔、古田、稔田、蓝溪等乡镇仍有50-80毫米降水,最大累积雨量可达310-340毫米,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洪涝、城市积涝等灾害。

当地群众向澎湃新闻提供的6月17日的航拍图片显示,宗祠主体仍浸泡在水中,中间大厅、后排半弧形建筑都保存还相对完整,两边客厅则遭遇了大面积的坍塌。

“人都没事,一些有价值的文物都还埋在里面。”该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政府很重视,从安全角度考虑,已经将宗祠四周保护起来,不让行人靠近,“今天雨停了,正在做清水工作”。

工作人员称,宗祠去年还专门花了经费进行修缮,没想到这次经历暴雨袭击出现这样的坍塌,“太可惜了”。

来源:澎湃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杭“客家第一祠”启动修复,县文旅局:有价值老物件坍塌前已移至安全位置
...坍塌的“客家第一祠”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李氏大宗祠,当地政府已启动修复,有关人员于6月19日进场开始着手修复的前期工作。6月18日,李氏大宗祠受特大暴雨袭击出现大面积坍塌
2024-06-19 17:32:00
直击福建上杭洪灾:烤烟房老板背8人到铲车上躲洪水,姐弟从垮塌房屋中逃生
...客家第一祠”洪水中部分坍塌“惊恐,无奈。”当李氏大宗祠部分房屋出现坍塌时,已经看护这座宗祠12年的李文强如此形容他的心情。李氏大宗祠位于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建成于1839年,
2024-06-24 10:44:00
马来西亚李氏宗亲赴龙岩上杭寻根谒祖
...氏宗亲们还前往稔田镇官田村乡村文化会客厅——李氏大宗祠开展祭祖与文化交流活动。在祭祖活动中,他们按照传统礼仪,深切表达对李氏祖先的缅怀与敬仰,并开展文化交流,分享李氏家族在马
2025-04-14 21:38:00
上杭李氏大宗祠遭遇强降雨
...,位于上杭县稔田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大宗祠,部分建筑出现坍塌。据稔田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7日凌晨2点多,李氏大宗祠的东西两侧两列横屋发生坍塌,
2024-06-21 09:42:00
广东福建多地暴雨,梅州蕉岭村民称1小时洪水漫上街道1米多,目前已开始清淤
...稔田镇官田村的老建筑在此次降水中受损严重。据李氏大宗祠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消息,17日凌晨2点40分起,李氏大宗祠东西两侧两列横屋陆续发生坍塌,受损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座
2024-06-19 09:55:00
科技让红色文化遗存“活”起来
...像。与此同时,值班人员和当班领导的手机提示,“严氏宗祠大厅环境温度过高”。当天的值班员立即通知就近的文保巡查员和文保单位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查核报警缘由。90秒后,查核结果回传到
2023-01-20 07:19:00
上杭发现大面积恐龙足迹群化石,专家:它属于窃蛋龙类
5月18日,记者从上杭县自然资源局获悉,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科研团队在上杭县临城镇黄竹村发现恐龙蛋化石。这是继当地发现大面积恐龙足迹群化石后,又一次重大发现。据推测,这是一个在孵
2023-05-19 21:16:00
一方茶园情系两岸四代人
...时的很多个过年时光,都是在福建漳平老家度过的。修缮宗祠、捐资兴学、成立奖学金……一次次跟着祖辈回乡探亲,一次次跟随他们来到反哺家乡的那些爱心现场,陈耘嘉从最初只是感受到“原来
2022-12-17 02:43:00
遇见福建:金秋时节收稻忙 满目“丰”景入画来
...转自:中国新闻网秋收时节,稻谷飘香。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济村,大面积金黄的晚稻与古建筑麻子坝围龙屋一道,构成一幅美丽“丰”景。据了解,今年庐丰畲族乡全年粮食种植面
2023-10-28 21: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社区回应街头多人“爬行学狗叫”:涉事公司承诺后续不会用这种方式开展团建活动
大皖新闻讯 10月16日,广东惠州市惠阳区开城大道附近,多人在地上爬行学狗叫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关注。10月17日下午
2025-10-17 18:53:00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