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巴以冲突进入第五天,中东局势正经历近几十年来最激烈的一次升级。据以色列军方和巴勒斯坦卫生部11日公布的最新消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已造成至少2150人死亡。
当地时间11日下午,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遭到火箭弹袭击,暂无人员伤亡的报告。
以色列空袭后的加沙地区
10月11日,全球原油期货价格轻微回吐,结束10月7日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全球油价的2连涨,其中纽约期油收报每桶85.97美元,下跌约0.5%,据报此前一天升幅曾一度达到5.38%,而伦敦布兰特期油收报每桶87.65美元,下跌0.57%。
有分析师认为,全球油价呈现过山车式行情,显示市场正密切关注巴以局势发展并评估对股市的影响,若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短期仍将带来油价上涨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10日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上就警告,根据IMF的研究显示,若油价上涨约10%,将使全球通胀增加约0.4个百分点。
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不是主要产油国,因此也有观点指出,爆发冲突暂时不会影响原油供应,也不会立刻大幅影响全球油价。但全球原油市场对巴以冲突的谨慎观望也并非空穴来风,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的中东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油库”,拥有全球三分之二的原油储量以及大量密集的采油设施。从历史上看,中东地区历来发生的大规模武装冲突,都在短时间内极大影响全球油价。如1990年海湾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油价分别上涨了240%、45%和40%。
新加坡华侨银行亚细安经济师文卡特斯瓦兰10日发布报告表示,根据以往以色列地区重大冲突事件对市场的影响来看,主要冲突事件发生的一个月全球油价普遍上涨,而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持续几天至几年。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1970年代初阿拉伯各国攻打以色列后的一个月内,全球油价飙升50%以上;2021年5月以色列警察突袭阿克萨清真寺事件,也一度推高原油价格。
巴以冲突若延烧 这两国态度或决定全球油价
长期以来,无法预测的中东战争一直是全球油价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风险。此次巴以冲突被外界普遍认为是50年前“赎罪日战争”的翻版。当时,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在1973年10月6日联手对以色列发动攻击,虽然这场战争20天后结束,但当时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美国,实施石油减产与禁运,造成1973年全球石油危机,油价一度上涨4倍。
1973年中东爆发“赎罪日战争”
基于这段过往,此次巴以冲突爆发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石油危机备受关注。因此冲突的规模、持续时间和延烧范围,都是决定接下来对油价影响的重要因素。而局势是否进一步升级的一个关键点,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激烈冲突会否延烧至整个中东地区。
有分析指出,应警惕巴以冲突持续延烧并上升至区域层面导致阿拉伯产油大国被卷入冲突中,将直接影响全球原油供给,同时背后的美国因素也不可忽视。
伊朗作为中东石油输出大国,坐拥有“世界油阀”之称的霍尔木兹海峡,全球20%的原油运输都要经过此地,由于美国正放松对伊朗制裁的执行力度,伊朗已成为今年额外原油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伊朗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哈马斯及真主党的支持者,令外界担忧伊朗若直接参与此次冲突,其引发的后续连锁反应将会给能源市场带来重大风险。
卫星图中的霍尔木兹海峡
然而,伊朗是否参与或参与到何种程度至今成谜。在此次冲突爆发之初,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就对哈马斯的行动表示“祝贺”。而哈马斯发言人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行动得到了伊朗的“直接支持”,引发国际舆论猜测,伊朗方面随后在第一时间否认了这一说法。以色列和美国国务院官员说,他们没有伊朗直接参与的证据。如果往后更多证据被公开、导致以色列直接对伊朗进行武力报复,那么这场战争的规模可能会急剧扩大,伊朗不排除会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极端方式进行回应,这对全球能源市场将造成更大、更难以量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作为地区大国和欧佩克(OPEC)领导者,被认为很可能成为这次油价走势的关键决定者。就在冲突爆发前夕,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曾表示,沙特和以色列关系即将迎来突破,此前有报道称,美国今年8月与沙特就沙以关系正常化协议框架达成一致,沙特将承认以色列,作为交换,以色列向巴勒斯坦做出让步,美国则向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并帮助沙特发展民用核项目。目前来看,该协议很可能成为巴以冲突升级的牺牲品。
美国总统拜登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资料图)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最新指出,针对以色列的袭击的背后动机之一可能是破坏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有分析指出,冲突可能会导致沙特进一步缩减产量,以声援巴勒斯坦。目前沙特外交部对此次冲突的回应非常谨慎,只是呼吁各方克制及停止暴力。
有观察指,在巴以冲突升级,中东局势不稳面临地缘政治格局转变等复杂背景下,若中东战火持续下去,不排除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为全球带来更大的通胀压力,更高的油价、更强的美元和更高的收益率,这三者结合将造成严重破坏。
世界油库被“引爆” 美国恐难控油价
当地时间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到访的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会晤时说:“中东局势急剧升级。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认为这是美国中东政策失败的鲜明例证。”
普京与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10日在莫斯科会晤
而《华尔街日报》则用“拜登应对巴以冲突犹如走钢丝”来形容美国目前的处境,有观察指,哈马斯的突然袭击彻底颠覆拜登的美国外交政策,如何在不将美国拖入一场危险的地区冲突的情况下支持以色列这个美国在中东最亲密的盟友,在混乱中寻求平衡将是美国接下来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姿态。
有观察指,白宫在冲突爆发后指责伊朗,但随后立即否认伊朗的参与,体现出美国在这场危机中的谨慎态度,长期以来美国被认为在中东政策核心是透过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新区域安全联盟来进一步孤立伊朗,此次冲突无疑打破了这一平衡。
另一方面,随着巴以冲突升级,美国作为以色列的铁杆盟友,是否再次收紧对伊朗石油的制裁也将令美国面临两难境地,如果美国收紧对伊朗的制裁,将令俄罗斯从本次危机中受益,为俄罗斯石油创造有利条件。事实上,美国此前之所以对伊朗石油出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之一便是这挤压了俄罗斯石油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当这一条件不再存在时,俄罗斯以及委内瑞拉的石油都将从中受益。而如果美国不收紧对伊朗的制裁,而以色列认为伊朗需要为冲突升级负责,或将面对来自盟友的信任危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