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花卉“小产业” 书写致富“大文章”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4 09: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临沂日报

庞海艳:

花卉“小产业” 书写致富“大文章”

□临报融媒记者 化 强

通讯员 陈安斌 郑光超

庞海艳的家乡徕庄村位于沂水县富官庄镇,是一个有着1000多口人的大村。怎样发展经济、富裕乡村,是庞海艳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后思考最多的话题。2018年春节,庞海艳得知从青州回家过年的表哥在省内外经营多家花卉园区,便动员表哥和她一起回乡创业,创建了花卉园区。在她的带领下,2022年园区年产各类品种花卉800万盆,畅销全国各地,并安置周边村庄350名群众,实现了就业增收,把花卉“小产业”做成致富“大文章”,拉动了周边经济发展,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科学引进“产业花”,促进“万企兴万村”。“徕庄村离高速路近,交通方便,运输成本低,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也适合花卉栽培”“一亩菜、十亩田;一亩花,十亩菜,花卉产出效益和附加值高……”表哥的一番话让庞海艳坚定了信心。她相信,花卉产业特别是小型盆栽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能够让她带领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村民们对庞海艳很信任,一次就流转土地420亩。接下来,庞海艳协调各部门完成手续审批。2018年,一期4个智能连栋温室大棚正式动工建设。目前,整个园区面积达600亩,自动化智能温室有30个,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花卉品种也由最初的多肉植物、红掌发展到蝴蝶兰、凤梨、仙客来、宝莲灯等10余个品种。

大棚盛开“致富花”,助力“同心共富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建最高端的花卉大棚!”庞海艳找到专家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园区大棚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花卉温室建设技术,温度、湿度、日照全部实现自动化。大棚完工后,庞海艳从广东聘请10余名花卉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安装专门的手机App,实行智能化种植。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和不断探索,花卉园区的技术、市场、营销、团队日臻成熟。建立“市场+基地”的对接机制,项目专注大众化消费需求,选取蝴蝶兰、凤梨、红掌、多肉植物等观赏性强、有固定消费群体的花卉产品,对外面向日本、俄罗斯、美国、韩国等国际市场,对内探索建立“市场+基地”的对接机制,深度对接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与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城市建立产销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优质花卉产品供应基地。

归乡创业十余载,一人之力富千家。“我的路,就是打造一条‘芳香’的产业振兴之路。未来,我们将以鲜花观光及发展衍生品产业为支点,做好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文章,推出本土特色品牌,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对未来,庞海艳信心满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云南开远:巧做“花文章”崛起“新花都”
...新技术、培育新品种、延伸产业链,已逐步形成集高品质花卉种植、种源研发、种苗繁育、冷链物流、互联网销售、创新创业、特色小镇等环节的产业集群,成为继昆明之后的又一座云南“新花都”
2022-12-30 17:22:00
水城区海坪街道特色花卉做足“花”字文章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花”上做足文章,打造甘塘特色花卉品牌,发展百合花、向日葵等花卉种植产业,以花卉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走进水城区海坪街道甘塘村花
2023-06-26 08:47:00
技术突破 延链补链 打造品牌
...种球一点也不比他们的差。”陈兰军说,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种类齐全、样式繁多,已经成为甘肃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亚洲百合种植基地。好产品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目前我们通过种球繁育
2024-04-24 02:20:00
“海口花”如何绽放“产业美”
...大棚内的蝴蝶兰娇艳夺目。光、水、土、气、肥——种植花卉的五大“法宝”,在海口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的海口,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花卉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室”。
2024-05-15 11:01:00
小花草形成大产业 将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新“花”样
...村振兴的有力途径。辽宁大连普兰店区的石固社区,是以花卉种植产业为主的石固村经村改社区建设后成立的涉农社区。当地规模化的花卉产业集群,一年四季为全国市场供应着各类绿植,引领更多
2023-11-04 15:22:00
...停轰鸣,随处可见作业人员忙碌的身影……近日,在中国花卉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该项目各单体主体结构已完工,本月底温室大棚钢结构和幕墙施工也将全部完成。据
2023-03-17 16:08:00
张北县公会镇大特拉村:一颗小西瓜,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
...企结对”方式,改造村里原有10亩暖棚,从荷兰引进冷凉花卉,试种“朱顶红”,向京津冀地区销售反季节高附加值高档花卉,实现冷凉“花卉”与错季“西瓜”种植“双丰收”。同时,与河北农
2024-12-09 18:31:00
云南嵩明:发力花卉全产业链促群众增收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昆明11月2日电 题:云南嵩明:发力花卉全产业链促群众增收新华社记者杨静嵩明县是云南省花卉重要生产区。近年来,当地发力花卉全产业链,通过建平台、引企业、强育
2023-11-02 16:35:00
突出“领” 凝聚“合”  提“质效”
...效”——开远市探索多元合作模式速写合作社社员在修剪花卉●记者 罗宏伟 吴富水罗伯成 文/图春分时节,红河大地花红柳绿、生机盎然。在开远市羊街乡红土村片区,只见数百个花卉
2024-03-22 04: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如何做到预防?齐鲁医院专家答疑解惑
近日,一种在广东佛山地区快速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它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2025-08-06 12:53:00
苏超赛场内外,红十字身影守护生命安全
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全面启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救护服务工作,将红十字力量深度融入赛事保障体系。守护不止于赛场,从赛场急救到场外公益
2025-08-06 09:25:00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要的是“改土壤”
杭州日报讯 日前,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内科的诊室里,一名23岁的患者小张被确诊为中晚期结直肠癌。接诊的冯婷婷眉头一紧:“从临床来看
2025-08-06 06:29:00
何首乌根泡酒治白发 大伯喝成了“小黄人”
每日商报讯 人到了一定岁数,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往往成了可以炫耀的“资本”。在传统认知里何首乌是“乌发圣品”,很多人为了对抗岁月痕迹用它煲汤
2025-08-06 07:00:00
女子痛经半年竟是内膜“闯”进了肠道
医生:这种痛千万别硬扛,及时做超声检查很重要每日商报讯 痛经是很多女性的“老朋友”,大多数人吃点止痛药、热敷一下就能缓解
2025-08-06 07:00:00
咳嗽拍了个肺部CT 意外发现脊柱旁有个肿瘤
陈立峰 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3岁男孩乐乐近日因咳嗽、咳痰就诊。通过查体及询问病史,我得知乐乐已经咳嗽了近一个月
2025-08-05 11:04:00
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舌头上可能长黑毛
朱婧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最鲜活的病例在临床,最实用的健康建议来自临床医生。浙医在线特别开设《医生有话说》专栏
2025-08-05 11:04:00
“糖友”想喝粥,我推荐“三步聪明喝粥法”
陈晓佩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很多“糖友”视粥为洪水猛兽,生怕喝粥后血糖迅速攀升。最近天气热,不少人家里会煮绿豆粥
2025-08-05 11:04:00
爷爷的农场两大品类荣获两项权威认证 再树行业标杆
随着90后、95后新生代父母成为育儿主力军,精细化喂养需求正推动市场向专业化、科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面对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2025-08-05 11:18:00
夏日“续命”冰,怎么吃才不伤身?营养医师带你科学“炫”冰
早晨一杯冰美式“提神”,中午一碗冰绿豆汤“灭火”,晚上烧烤配冰啤酒“续命”……三伏天里,“吃冰”成了不少人的消暑标配。冷饮虽爽
2025-08-05 11:19:00
雪糕DIY 营养又解馋
在炎炎夏日吃上一支冰冰凉凉的雪糕,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合理选择或自制雪糕,既能满足味蕾享受,又能减少健康负担。今天
2025-08-05 11:42:00
14种消夏食物 和三伏天最搭
在炙烤和桑拿模式间反复横跳的三伏天实在难熬,除了开空调难道就没招儿了?别急,食物在解暑降温方面的贡献不可小觑。有些食物不仅能提供水分
2025-08-05 11:42:00
这样挑选冰淇淋
想吃怕胖,道出不少人夏天吃冰淇淋的矛盾心理。今天就教大家几个挑选冰淇淋(雪糕)的方法。选小支的冰淇淋适合单次解馋、控制总热量时选择
2025-08-05 11:43:00
东城中医院赵展荣:肿瘤术后调理的中医之道
赵展荣,主任医师。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2025-08-05 14:14:00
大学生科研新突破:3D打印仿生骨支架攻克骨缺损修复难题
近日,齐鲁理工学院“一骨作器”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引发关注——他们成功研发的创新型类骨活性材料,3D打印生物活性仿生骨,为超临界尺寸骨缺损自修复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05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