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人民巷调查 | 黄河畔,大山里,寸草如何“成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31 19: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秦瑞杰

菌草是什么?走进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的设施温棚,翠绿的巨型菌草长得笔直,三米多高的植株仿佛要触到温棚顶。菌草密密挨挨,行走其间,仿佛进入原始森林。“叶子像玉米,形状像高粱,但一年能产两季,用来做牛羊饲料,可比玉米、高粱产量大。”园艺村村民袁俊成说。

和电视剧《山海情》里的剧情一样,1997年,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之父”林占熺带领团队来到宁夏扶贫。他们带来的6箱菌草,被当地人称为“致富草”、“幸福草”。2010年,林占熺再次来到闽宁镇,此时菌草的鲜草亩产量已经达到20吨。

如今,菌草又漂洋过海,在亚非拉等国落地生根,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草”。“幸福草”如何落地西北,又在如今发挥着怎么样的全新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一颗菌草的旅程。

人民巷调查 | 黄河畔,大山里,寸草如何“成金”?

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低温生产车间里,一朵朵白色双孢菇长势喜人。

脱贫路上的“幸福草”

“这些菌草已经生长两个多月,处于拔节期。在哥伦比亚,如果水肥条件跟得上,这个时期的菌草每天可以长6到8厘米。”今年五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大棚菌草育苗基地里,翠绿的菌草已长到一人多高,林占熺站在菌草旁,正为一群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讲解菌草种植技术。

菌草,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高大草本植物。在1986年10月,菌草技术成功面世。“以草代木”生产菌菇,解决了菌业生产中林木资源被大量消耗的“菌林矛盾”。如今,这项技术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来闽宁镇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可少有人知道,这一切,来自于1997年,林占熺带来宁夏扶贫的那6箱菌草。

彼时,闽宁镇尚被称为闽宁村,1998年,闽宁村有了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林占熺开设培训班,教村民如何种蘑菇。到2020年仅闽宁镇每天出售的蘑菇便达60吨,一大批贫困户通过菌草技术告别了贫困。

“当时去宁夏,我是抱着第二次长征的想法去的。”林占熺说。那时候,村民们都是刚刚从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而来的贫困村民,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脱贫,林占熺手把手教授村民如何种植菌草、如何用菌草制作菌棒生产菌菇。当时,一些求知欲旺盛的村民也喜欢围在他身边问问题。“高温环境下,怎么进行管理田间地头?”“您说菌草里糖分很高,这些和种蘑菇有什么关系?”

这是移民接触到的第一个产业,刚从山大沟深的西海固搬迁到这里的村民们,既没见过菌草,也没见过双孢菇,顾虑重重。经过林占熺手把手指导,率先种植的农户尝到了发展新产业的甜头。村民们见到了实惠,也纷纷建棚种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助力村民脱贫的双孢菇,已经从小作坊搬到了智能化厂房。在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低温生产车间里,一朵朵白色双孢菇煞是喜人。

“我快80岁了,只要宁夏乡亲们需要,只要我还能跑得动,我90岁还会去协助他们。”林占熺说。如今,林占熺的团队带来的菌草技术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大面积推广,正在把这株闽宁协作的“幸福草”继续推广到黄河两岸、大山深处。

人民巷调查 | 黄河畔,大山里,寸草如何“成金”?

贺兰县金贵镇通昌村第一书记王宝龙正在种植菌草。

拓展产业的“致富草”

带着“幸福草”的美誉,如今,菌草在新时期被赋予了全新使命。经过多年选育、创新,其功能也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拓展到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

“因为团结村目前还存在土地沙化的问题,灌水比较紧缺,而巨菌草的特点是抗旱性比较强,产量也比较高,蛋白含量也很高,是非常优质的饲草饲料,种植巨菌草正好符合团结村村情。”在灵武市郝家桥镇团结村,宁夏幸福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孔德硕在“闽宁草”育苗大棚里介绍。

巨菌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可用于饲喂牛、羊、鸡等草食畜禽,帮助团结村里养殖户解决饲料成本高的问题,还可以栽培香菇、灵芝等食用菌、药用菌,为村里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菌草技术因扶贫而诞生和发展。现在,菌草产业已从‘以草代木’生产菌菇拓展到‘以草代煤’发电、‘以草代粮’发展畜牧业等6个领域12个产业。”林占熺说,尽管菌草技术是中国特有的技术,他却希望未来这项技术能够进一步造福全世界。这些年,在林占熺和他的团队不懈努力下,菌草技术已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不少贫困农民增收。

在银川市科技局的资金注入及林占熺的技术指导下,郝家桥镇团结村成为灵武市第一个试验种植巨菌草的村子。和团结村一样,菌草如今在黄土地上扎根生长,菌草,正被用为牛羊饲料,助力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不断书写着点草成金的奇迹。

人民巷调查 | 黄河畔,大山里,寸草如何“成金”?

石嘴山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成片的菌草生长繁茂。

变害为利的“生态草”

固原市西吉县平峰乡高赵村的一片旱田里,村民们正猫着腰种菌草。

“这草好得很,好得很!种一亩菌草的产量是种青贮玉米的3倍,既能当饲草,又能防风固沙……”村民樊建智承包了30亩地,他一边感叹着今年的草种品质好,一边用手机拍下视频,转发到各个村民小组群里。在樊建智的带动下,乡亲们陆续开垦土地,种下了140亩菌草。

作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菌草不仅能作为牛羊饲料,还成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利器。

“菌草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抗逆性强。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快速生长,能有效改良盐碱地。”曾任驻宁菌草技术扶贫工作队队长的黄国勇说。“宁夏养殖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玉米,而巨菌草的粗蛋白含量高于玉米,且在宁夏巨菌草的鲜草产量是青贮玉米的3倍左右。种2万亩菌草,至少是6万亩青贮玉米的产量,相当于增加了4万亩耕地。”

这笔账,是“生态账”也是“经济账”。在位于宁夏引黄灌区末端的宁夏石嘴山市,有大片盐碱地,土地含盐量高、通透性差,不少作物难以成活。其中,“寸草不生”的重度盐碱地面积超过11.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

2021年4月,在林占熺的推动下,首个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落户宁夏石嘴山。一年多的时间里,这里已建成科研楼、1.2万平方米智能化养菌车间、菌草粉草车间、冷库等,眼下,正朝着搭建菌草全产业链条不懈努力。“菌草种植节水节肥不打农药,亩均节本增效200元以上,每亩直接效益4000元,经过动物养殖、菌菇栽培、肥料利用还田,每亩效益可增值到万元以上。”黄国勇说。

虽然叫菌草,但它如今的应用范围已远远超过“用于栽培食药用菌的草本植物”的最初定义,已成为一项保护生态、带动增收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技术。“我一直期待,菌草能成为造福更多人的‘幸福草’,也期待有一天,菌草能在生态治理上发挥更大作用,筑起地球生态安全屏障,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草’。”林占熺说。

人民巷调查 | 黄河畔,大山里,寸草如何“成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点赞!福建一高校宿舍,6人全员考研“上岸”
...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福建农林大学原创时代报告剧《点草成金》 。图片来源:清新农大团委女孩们被“菌草之父”林占熺以草代木、点草成金的事迹打动,默默以他为榜样,怀揣着农林学子的担当
2024-05-25 09:30:00
《奔跑的中国草》新书发布会在福州举办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20多年来,“点草成金”的脱贫梦照进现实,当地百姓亲切地称菌草为“幸福草”。目前菌草技术不仅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推广应用,还漂洋过海传播
2023-04-26 00:32:00
开封祥符区:多举措绘就黄河岸边发展“新篇章”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毕京津“黄河平,天下宁”。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北濒黄河,主体位于豫东黄河滩区,黄河水哺育了世世代代的袁坊人,也为袁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无尽的创伤,受特殊
2024-01-05 17:50:00
...海固,推行技术本土化、方法简便化。20多年来,“点草成金”的脱贫梦照进现实,当地百姓亲切地称菌草为“幸福草”。目前菌草技术不仅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推广应用,还漂洋过海传播
2023-04-25 06:56:00
安徽向新丨池州石台:大山添绿 点硒成金
...势,拓宽生态价值转换通道,探索出“添绿增金”“点硒成金”“守绿换金”等“两山”转化模式,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池州市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因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
2024-10-21 12:23:00
《奔跑的中国草》获大奖!林占熺:将继续奔跑
...路和家国情怀。从“以草代木”培育食药用菌,到“点草成金”,助力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到把“脱贫草”变成闽宁帮扶协作之外全国500多个县市的“幸福草”、享誉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的
2025-01-18 20:34:00
...转自:光明日报从“穷窝窝”到“美家园”——河南开封黄河滩区迁建居民挪旧窝创新业初春时节,走进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米祥新村社区,记者看到,广场上不少老人在晒太阳,孩子们围着
2023-02-27 03:56:00
《财米油盐》|同追一部剧 中非共谱“山海情”
...,中非网友“网络一线牵”, 在智能手机上聊剧情、侃大山。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非洲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名里,中国厂商均占据4席。此外,影视作品中展现的“脱贫路”“致
2024-09-06 16:08:00
2023服贸会|中国ESG经验 看“幸福草”如何链接全球
...,使之不会再被侵蚀。“1995年起,菌草技术就已应用于黄河、尼罗河、湄公河的生态治理,经过28年探索,为江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
2023-09-03 01: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