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宋朝,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5 21:54:00 来源:曹操二世

在经过两次杯酒释兵权以后,宋太祖赵匡胤解除了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削弱了武将的权力,并通过抬高文官的地位,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以及对全国各地的控制。

赵匡胤认为,自从唐朝中叶的安史之乱以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包括极其黑暗的五代十国时期,武将的权力过高,是造成国家动荡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他自己也是武将,通过造反而获得了皇权。

因此,在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就奠定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使得文官制度在宋朝达到了巅峰。如果,你能当上宋朝的公务员,绝对是一件让人非常羡慕的事情。

在宋朝,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优厚的待遇

首先,你的工资和福利是非常高的。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正式薪俸、禄粟、职钱等。

正式薪俸是官员的基本工资,它们根据官员的职位等级和工作性质而有所不同。禄粟则是官员的额外福利,提供给他们用于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保证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此外,官员还能获得职钱作为额外收入,以补充其正式薪俸。

除了工资外,宋朝政府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支持,以满足官员的生活需求。这些包括春冬服装,以保证他们在不同季节能够穿着合适的衣物。政府还负责提供从人衣粮,茶酒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厨料、薪炭等用于日常生活的物品。此外,政府还提供牲畜饲料,以供养官员家中的牲畜,保证其生活便利。

在宋朝,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同时,宋朝政府还负责官员的交通和住房安排。官员们通常能够获得适当的交通工具和住房,以便他们履行工作职责。对于一些高级官员,政府甚至提供了专门的住所和私人侍从,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此外,根据官阶的高低,各级官员可以分别获得四十顷至一二百顷不等的良田。

其次,官员可以畅所欲言。宋朝鼓励官员发表意见、建议,无论言辞多么激烈,最多就是被降职、流放,不会像其他朝代一样,因为言论而惹得杀身之祸。

在宋朝,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宋朝的太庙,有一块赵匡胤立的誓碑,新帝登基的时候,都要在对着发誓。誓碑只有三条:第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第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第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也就是说,第一,优待前朝的皇族;第二,不杀文人;第三,如果宋朝的皇帝违背了前两条,则必遭天谴。如何入仕、晋升?

有朋友会问了,既然宋朝的公务员待遇这么好,又要如何成为公务员呢?实际上,想要在宋朝当官,主要有四个途径,分别是荫补、积年、纳粟、科举。

在宋朝,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例如荫补,指的是当皇帝诞辰、祭祀,或者高级官员告老还乡、在朝任职临终时,皇帝都会对高级官员的子弟和亲属进行封官。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科举。宋朝公务员的选拔门槛相对较低,每次科举录取的人数逐渐增加。从宋初的几十人到宋太宗时期的二百多人,再到宋末一次录取进士就达六七百人。

在宋朝,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如果能够进士及第,立即可被授予官职。宋开宝二年,更规定了特殊情况,凡是参加过十五场科举考试但未及第者,都会被特赐“本科出身”的称号。

此后,在真宗时期,这一标准又被降低到五场科举考试。因此,只要一个人身体健康、具备耐心,就有机会成为一名宋朝的公务员。

宋朝的公务员晋升速度迅速。在宋朝,从未听说过下岗分流等词汇。相反,一旦进入公务员队列,只要避免犯下严重错误,这份“铁饭碗”就会伴随你一生,甚至可以传承给子孙。而且,这份“铁饭碗”的价值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有可能变成金饭碗。

在宋朝,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宋朝政府对文职官员每三年进行一次“磨勘”,武职官员则每五年进行一次。现在我们可能称之为考核。通过考核后,只要没有犯下重大错误,就有机会晋升。晋升后,各种待遇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这种快速晋升的制度激励了宋朝公务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工作,就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丰厚的待遇。这也促进了宋朝政府的运转和发展,使得整个国家的管理更加高效和稳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官员工资低廉,买房难如登天
...到一套房子,茅草屋可能就是最后的归宿了。一、古代的公务员待遇古代的公务员说的就是为官的人。可能大多数人对于那些做官的人的认识都是俸禄很高,可事实上,除了大官和贪官,大多数人的
2023-10-07 22:37:00
说起中国古代的住房制度,最有意思的就是“公务员”(即官员)的住房问题。在人们眼里,封建社会的公务员是吃皇粮的特权阶层,皇帝当然要照顾他们的住房问题,但这个想法只对了一半。秦汉至魏
2024-04-23 19:41:00
我的提议就是标题的这意思。中国的公务员职位(包括实际上行使权力的事业单位和国企),应该从现在的“限35岁以下”,直接原地掉头,改为“年满35周岁才能考公务员”。35岁以上才允许考
2025-03-07 14:24:00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有用人才,历史上通过科举制度成为公务员的名人数不胜数。三位父亲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范仲淹,既是文人,也是军,人。这些人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发挥了
2024-04-28 11:35:00
...澳频道人民网香港1月23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学院与北京大学港澳研究院合办的“一国两制”及当代中国深入研习课程,23日举行以“‘一国两制’的坚守与发展”为题的讲
2024-01-24 13:55:00
道光年间,此人在全国公务员考试排名第二,他先是高兴后却要上吊
道光绝对不是一个有治国之才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清朝坠落的速度比冬天的日落还快,但道光的个人品质并不坏,他生活简朴,不太爱搞文字狱,也有些人情味,偶尔还学学“雷锋”,做点好人好事
2023-10-07 16:33:00
宋朝官员的工资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我都想穿越了
...补”一般都是在皇帝生日、官员退休、死亡的时候。宋朝公务员的门槛很低。宋朝科举取士,每次科举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从宋初的几十人到宋太宗时的二百多人。到宋末,一次录取进士就达六七
2024-11-01 10:36:00
“前所未见”,美欧800多名公务员联署抗议西方国家的巴以政策
...欧盟以及英国、法国、德国等11个欧洲国家的800多名在职公务员日前签署一份声明,抗议各自国家对本轮巴以冲突的政策。他们警告称,对以色列的支持可能导致西方政府成为“本世纪最严重
2024-02-05 10:23:00
“重文抑武”到“文官罢黜”,宋朝文官制度的大转变
...人很难掌握。当时的免职方式有多种,但原则上还是涉及公务员、职务和外派,免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程序。宋代文官虽然地位崇高,但在政治体制的工作机制中,仍有不少文官因
2023-01-24 1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