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治曾一度想废了武则天的后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4 06:31: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也算是个奇人了,在他的一步步“培养”下,竟然把自己的老婆送上了皇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也算是创造了历史。后代的人在研究此事的时候,大多会说武则天之所以能够上位,完全是因为李治的懦弱。但实际上,李治对武则天的野心并非无动于衷,他甚至一度想要废后,那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他的行动呢?

祸患的开始

在李治在位期间,主要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到了外交领域上,像任免官员、恢复农业、赈济救灾等等工作,他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功绩,但总归是无功无过,国家一直是平稳安康。但这样一位还算是有头脑的皇帝,怎么就糊涂到让后宫参政了呢?

其实,李治也不想这么做,但他实在是有苦说不出。为什么呢?因为他有病。此病属于家族遗传,发作时四肢麻木,头晕目眩,甚至有昏迷的危险。两唐书中就曾记载过李治是“多苦风疾”,他的病症发作的比自己的父辈和兄弟都要严重,到了政务繁忙的时候,李治甚至视力模糊到连折子都没办法批了。

为了不耽误国家大事,李治不得不找一个得力助手来帮他批复奏折。找谁呢?外戚是肯定靠不住了,这些人能安安稳稳的不造反就已经是谢天谢地。宦官更是不可能了,毕竟还是文化水平不足。朝臣们呢?勉强可以试一下,可当时的朝廷高官大多与关陇集团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实在是不敢放心。

此时,李治将自己的眼光投向了后宫。于是,在一个平常的夜晚,李治带着自己的奏折一同走进了武皇后的寝宫。自此,这个女人走向了国家的政治舞台当中,成为了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焦点人物。

权力扩大,李治警觉

话说,武氏虽是个女人,但处理政务的时候还真有一套,批复奏章时能直击要点,深得朝臣好评。但不可忽视的是,此时的朝廷中,武则天手下的一股势力已经悄然扩大。

公元662年,朝廷对中央机构的部门与官员名称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这么大张旗鼓的改革,竟然只换了个名字?当然不是,此等行动其实是武则天势力扩大的一个好机会。经过这么一改,武则天手下的两名得力大臣许敬宗和李义府瞬间手握朝中的行政权和人事管理权,这样的话,武则天基本上就已经掌握了朝廷中的大部分势力了。

但李治又不傻,武则天的这一系列举动,他怎么能不知道?所以很快,李治就以李义府不尊敬皇帝为名,将他发配到蜀地去了。虽然这个做法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威慑力,可对于武则天来说,这就像是一个下马威,实在是把她吓得不轻。

联络权臣,准备废后

虽然说李治把当时站在武则天那一伙的李义府解决了,但是当时朝中还有一个许敬宗,他的手中权力也不小。既然如此,那不如自己也联络一位大臣吧。于是,李治挑选了朝中宰相级别的一位高官——上官仪。

为什么是他呢?其实李治是实在没有人可以挑了。当朝宰相级别的高官共有四位,除了许敬宗之外,另外两个人同样不是可靠之人。刘祥道本是扳倒李义府的得力助手,但是他自知皇后已与他结怨,于是匆忙辞官回到老家,而另一位窦德玄人品倒还说的过去,可做事不够圆滑,肚子里根本藏不住事。想来想去,也就上官仪最合适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谈话,李治越来越相信上官仪,于是他先是向其控诉了皇后的种种行为,然后又诉说了自己的隐藏多时的想法:废后!

当这两个字说出后,李治如释重负。没想到,面前的上官仪比自己还要激动百倍,他说:“武皇后野心勃勃,专权跋扈,天下人早有不满,陛下的确应该废后以顺人心!”听到有人给自己撑腰,李治当时就有了底气,当即开始起草诏书,废除皇后,择时昭告天下!

下人告密,行动失败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武则天在皇帝身边安排的眼线发挥了作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武则天吓得路都走不稳了,赶忙奔去皇帝的宫殿,将此时正在拟写诏书的李治逮了个正着。

见到此情此景,李治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而武后趁此机会在皇帝面前大打感情牌,从太宗病重聊到感业寺再见,从二者相识谈到爱情点滴,各种追忆往昔岁月,听得李治是神魂颠倒,心意动摇。不一会儿,李治就心疼的安慰起了自己的爱妻,拟诏书废后这事很快就抛之脑后了。

两个人这么一和好,最倒霉的是谁呢?当然是那个当时激动万分的上官仪了。后来,随着武后地位的重新上升,上官仪毋庸置疑地被拉进了黑名单,最后还得了个人头落地的结局。

虽然废后这件事没有成功,但从此之后,武后的防备心理大大增强,她知道,李治虽然并不狠心,但也并不懦弱,她必须要找出一个办法来亲自把自己的丈夫看好,不然自己随时都有被废掉的可能性。

从此,皇上每次上朝的时候,武后都会陪同在侧,十余年如一日,几乎从不间断。渐渐地,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皆有皇后参与定夺,武则天就这样,一步步从政治舞台的边缘,走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则天曾差点被李治废掉,她用前所未有之事巩固了后位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唐高宗李治还活着时当了28年的皇后,这28年里,武则天也并非一帆风顺,她跟李治的关系是时好时坏。李治一度还起了废后的心思,但被武则天躲过,为了保证自己的皇后之位稳
2023-03-07 21:25:00
武则天不选择杀掉李治,是为何呢
武则天不是没有能力或者机会杀掉李治,而是根本不需要。首先,武则天有没有胆量杀李治。武则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人知晓。唯一让人能够谈论的,也就是武则天14岁,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
2024-06-12 13:37:00
皇帝想废皇后没有成功,却让宰相和前太子当了替罪羊
...你想到的东西,另一种就是得不到你想到的东西。名女人武则天的第二任丈夫李治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是娶了庶母武则天为妃,然后两个人同心协力地残杀了自己的发妻王皇后和旧爱萧淑妃
2023-04-21 09:37:00
李治如果决定废除武则天会如何
...“上官体”。这个人恃才傲物,性格比较孤僻,在朝中与武则天的人关系不好,思想也很“传统守旧”,对皇后武则天掌权,很有抵触感情。“爱卿啊,听说很多人对武皇后很有意见,说她专权干政
2023-06-06 14:49:00
他拥护武则天当皇后,成为唐朝的宰相,其子却逼武则天退位
...确切的说李义府这个人是有才无德。李义府投机般的拥护武则天当上皇后,本人也得到了皇帝李治和武则天的厚报,最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但是在几十年后,李义府的儿子却让武则天把手中的皇位
2023-04-25 10:56:00
李治临死前为何没有杀武则天
...史套路,却在唐朝时期碰到了一个特例,这就是李治不杀武则天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李治为何不杀武则天,应属于“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套路。但问题是,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理由是“子幼母
2023-05-31 14:11:00
李义当上宰相后,为何连皇上李治都不放在眼里了
...府提前得到消息,求助好友,好友点拨他:“皇上正为立武则天为后之事上火!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宰相们一致反对,此事陷入僵局。你若出面支持武则天,就是给皇上排忧解难!讨好了皇上,你的事
2024-05-20 15:43:00
李义府咏出一首诗,直接飞黄腾达成宰相
...有刀。”。李义府虽有文才,但为人狡诈,因他善于吹拍武则天,对人笑里藏刀,以柔害物,故时人称之为“李猫”。所以说,李义府一直都是被人诟病的奸臣。说实话,李义府真的是奸臣吗?不尽
2023-04-23 11:42:00
上官仪的兴衰:唐朝废后风波与武则天的权力对抗
...”,找个人代为处理是当务之急。思来想去,李治选择了武则天。机遇来敲门。武则天没有让机会白白的溜走,她不但抓住了,而且还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在当“摄政王”期间,她在政事的处理上
2023-11-09 14: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