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海信电视u8nai技术打破行业画质上限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0-16 01:47:00 来源:浅语科技

在这一进程中,海信电视无疑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凭借50多年的影像调校经验,海信将AI技术深度融入产品之中,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画质体验。今年秋季,海信发布了新品U8N电视,通过AI技术实现了芯、光、屏三重升级,打破了行业画质上限。同时,自研星海AI大模型的植入,也极大地提升了智能交互的体验。

海信电视U8N为何能被称为“AI画质专家”?这主要得益于其芯、光、屏三重升级的创新。画质如同一道菜,AI调校则是烹饪技法,而硬件参数则是食材。两者缺一不可,只有技法与食材完美结合,才能烹制出美味佳肴。海信电视U8N正是通过自研信芯®AI画质芯片Pro,打通了所有显示硬件的“任督二脉”,引领行业迈入了AI画质调校的新时代。

这颗芯片作为画质链路的“调控中心”,负责优化整个背光链路和影像链路,同时基于AI深度学习和海量数据的算法训练,对画面对比度、清晰度、色彩和流畅度等进行全面优化,从而打造出自然真实的好画质。无论是观看动作电影、老电影还是暗场画面较多的影片,海信电视U8N都能通过AI技术实现画质的全面提升。

除了AI调校外,海信电视U8N在硬件配置上也下足了功夫。其专属定制的黑曜屏拥有2.3%的超低反射率,能够削弱光影人影的影响,降低环境光对观看的干扰。同时,该屏幕还搭载了行业最高的4K165Hz原生刷新率,最大程度减少了画面卡顿、拖影和虚影等问题。这种“低反射、高刷新”的表现代表了目前大屏电视的最高技术水准。

海信电视u8nai技术打破行业画质上限

在光线控制方面,海信电视U8N同样表现出色。其MiniLED背光技术自带3168分区,可实现最高5000nits峰值亮度,强烈明暗对比下的视觉提升立竿见影。同时,信芯®MiniLED控光芯片可实现1:1逐点控光,让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再加上黄金重叠的光学设计,最大限度减少了光斑的产生,使画面亮暗均匀、色彩细腻。

除了画质方面的创新外,海信电视U8N还在AI智能交互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它搭载了行业首个大屏AI智能体群——海信小聚朋友圈,首发了12个智能体,覆盖了影视、游戏、娱乐、健身、美食、教育等多个领域。这些智能体能够基于海信自研星海AI大模型进行工作,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美食智能体”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类美食的烹饪做法和特色美食推荐;“游戏智能体”则能帮助用户快速打开游戏、设置游戏参数并获取游戏攻略等信息。这些智能体的出现让海信电视U8N不仅是一台电视更是一个智能交互中枢。

海信电视u8nai技术打破行业画质上限

随着双11预售的开启,海信电视U8N也迎来了正式开售。这台拥有顶级画质和智能交互体验的电视无疑将成为用户换新电视的最佳选择。其大屏配置和颠覆性的感官享受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观看体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6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行业首个全链路自定义芯片架构!海信电视E8系列重磅登场
4月17日,海信电视召开新品发布会,万众期待的海信电视E8N Ultra、E8N Pro和E8N新品发布,全新升级的海信电视E8系列,依托感、芯、光、屏一体化的强大技术支撑,为用
2024-04-22 09:44:00
海信的“信芯”,引领行业进入新时代
...芯片,就没有定义产品的权力。也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海信电视在加速推动行业“往大了做”的同时,也不忘“往小了看”,在芯片的微观世界里,构筑起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内最早涉
2024-04-13 05:52:00
海信发布110吋世俱杯官方定制AI电视,支持比赛结果预测
10月30日,海信官宣成为2025FIFA世俱杯首个全球官方合作伙伴,并发布了110吋世俱杯官方定制AI电视UX,通过超大屏+ AI技术的加持
2024-10-31 11:57:00
如何选一台好画质电视?这三大黄金标准缺一不可
...几万倍你会看到什么?》的电视芯片科普视频,通过放大海信电视自研的信芯®AI画质芯片,展示当前国产画质芯片的震撼体验。(图片来自B站@影视飓风)目前行业顶级的电视芯片,已经具备
2024-07-12 09:57:00
中国科技杀疯了!海信首创RGB-Mini LED电视斩获CES多项大奖
...呈现出最精彩的科技盛宴。作为全球电视行业领军品牌,海信凭借在AI、芯片技术、显示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惊艳全场,斩获多项大奖,成为本届CES上最耀眼的存在。本次CES2025展会
2025-01-15 17:42:00
海信电视75u8kl测评
...的高亮场景,则需要3000nits的峰值亮度。最近我们收到了海信电视75U8KL,这是目前市面上万元价首款能够达到3000nits峰值亮度的电视
2023-10-10 11:52:00
这台双11口碑销量双丰收的Mini LED电视,年终好价节不要再错过
...案。今年双11,高端大屏Mini LED成为消费者焕新的首选,海信电视斩获多维度行业第一,拿下整体销额销量第一、75吋+销额销量第一
2023-12-07 16:02:00
海信u8kl智能电视,画质领先行业
...一年一次的团聚中享受到最舒适的影音体验,就比如这款海信U8KL。作为智能电视行业的知名大厂,海信一直致力于最前沿的技术研发和体验创新
2024-01-20 11:23:00
引领画质理念变革,解码海信电视U8感知画质
...们之前的认知,不过单靠卷参数并不能站上画质巅峰。而海信提出“不仅要做卷参数的高画质,更要做真实场景下的好画质”,并据此推出海信电视U8感知画质,引领着行业画质理念的大变革。甄
2023-12-08 17: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鲁网11月19日讯近日,由建行日照分行青年员工朱杰主导研发的“机箱及计算机主机及支架装置及具有其的显示器”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5-11-19 11:14:00
圆满收官!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落幕
中国网讯 11月17-18日,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圆满收官
2025-11-19 11:24:00
“箱包之都”牵手中国大集,共筑数字信任新生态
鲁网11月19日讯 (记者 吴艳萍)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11月18日,中国大集与白沟箱包产业带W2W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2025-11-19 11:52:00
大华股份亮相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
11月18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大华股份携子公司华感科技、华消科技重磅参展
2025-11-19 13:58:00
2025咪咕生态大会启幕,“微短剧 +” 跨界融合共筑内容新生态
11月18日,以“焕彩同行,价值共生”为主题的2025咪咕生态大会在京举行。现场,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携手合作伙伴,聚焦微短剧生态发展
2025-11-19 08:26: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三):生产线上的产学研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制图/孙 涛从破解脑蛋白药物的“黑匣子”,到打破氢能隔膜的进口依赖,再到让机器人在高空“举重若轻”……近年来
2025-11-19 08:3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美妆等零售新业态增长迅速、打造集美咖啡季品牌、持续开展“集美欢乐购”促消费活动……昨日,集美区相关领导接听市12345政务热线
2025-11-19 08:46:00
近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启动“千问”项目,同时,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千问APP公测版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
2025-11-19 09:39:00
社交平台如何兼顾用户的理性与感性需求?米连科技给出答案
在当代婚恋市场,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理性择偶”,而经历过人生起伏的中年人则更看重“情感共鸣”。这两种看似不同的需求
2025-11-19 10:27:00
“深海一号” 首次搭载青岛联通船载5G专网融合通信系统 系统创新性可靠性在深远海极区场景得到全面验证
鲁网11月19日讯近期,青岛联通船载5G专网融合通信系统首次搭载于“深海一号”科考船赴深海大洋极区,“大流量、低时延、超稳定”的卓越性能在低温
2025-11-19 09:29:00
11月17日从中北高新区获悉,山西中北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加装测量存储系统圆满完成航空航天领域使用场景验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025-11-18 08:20:00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国家级“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首批应用院校
鲁网11月18日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公布了“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首批应用院校名单,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产教融合方面的深厚积淀
2025-11-18 15:49:00
OPPO Reno15 系列正式发布,潮流实况玩法“超出圈”
2025年11月17日,成都——OPPO正式发布全新一代Reno15系列手机。作为潮流与实况照片引领者,Reno15系列行业首发全息光刻工艺
2025-11-18 15:54:00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郑纬民点赞阿里千问APP:坚持走专业严谨的路线 期待中国AI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11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千问APP近日开启公测,接入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并免费开放。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此分别接受了媒体采访
2025-11-18 1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