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个神秘的地震波,在全球传播了整整9天,严重后果却很少有人察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8 16:20:00 来源:缘之心

2023 年 8 月,丹麦奥胡斯大学的 Søren Rysgaard 来到了格陵兰岛东北部的迪克森峡湾(Dickson Fjord)。迪克逊峡湾夹在上千米高的陡峭崖壁之间,与其他大大小小的峡湾一起,组成了一个蜿蜒复杂的峡湾系统。

图片来源:Stephen Hicks; Kristian Svennevig; Alexis Marbeouf

Rysgaard 来到这里,是为了在山体和水下安装一系列监测设备,以完善格陵兰岛东北部实时冰下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但就在他们离开的几星期后,9 月 16 日,一场巨大的山体滑坡打破了平静的海面。Rysgaard 安装的设备恰好监测到了海平面的异常波动——这里发生了一场海啸。紧接着,以格陵兰岛东部为中心,一个地震信号传遍了整个地球。并且在接下来的 9 天里,这个地震波持续回荡在全球每一个人的脚下。

滑坡发生前后的卫星图像(图片来源:Copernicus, Sentinel-2, EO browser)

神秘地震波

Kristian Svennevig 是丹麦和格陵兰地质调查局(GEUS)的研究员,他最初注意到这个信号,是应丹麦北极联合司令部(Greenland and Danish Joint Arctic Command)的要求,调查这场滑坡和海啸事件。

从现场和卫星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里发生了什么:耸立在峡湾上方约 1200 米高的一处山顶坍塌,引发了山体滑坡。坠落的山体一路沿着冰川下滑,裹挟着更多冰块和沉积物,坠入了峡湾。坍塌的山体岩石与冰块的体积达到了 2500 万立方米,足以填满一万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

图片来源:原论文

骤然的冲击在迪克森峡湾激发了剧烈的海啸,第一波的海浪高达 200 米——远超 2004 年印尼海啸和 2011 年袭击日本福岛核电站海啸的海浪高度。而就在峡湾往东 70 千米处,是一处监测站点 Ella ø。这里的海浪高度依然达到了 4 米,海水蔓延到了距离海岸线 80 米远的内陆。万幸的是,此时监测站内并没有人员工作或居住,海啸只是冲毁了这里的大量设备,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滑坡和海啸发生前(左图)与发生后(右图),从峡湾拍摄的山峰和冰川,图中黄色区域为坠落的山顶岩石,红色区域为受到海啸影响的区域。(图片来源:Søren Rysgaard, Danish Army)

就在同一时期,一个在线社区里聚集了一大群来自全球各地的地震学家。引发他们关注的,是同一个神秘的地震信号:就在迪克森峡湾的滑坡和海啸发生后,从北极到南极,全球各地的高灵敏度地震传感器都探测到了一个奇怪的地震波。自动播放

地震波在全球传播,圆圈代表单个地震台站的数据(视频来源:Stephen Hicks; Kristian Svennevig; Alexis Marbeouf)

说它奇怪,原因之一在于这是一个非常简单、频率单一的地震波。如果将地震信号转换成可以听到的声音,我们熟悉的那些地震听起来就像是一场管弦乐的合奏——它由许多不同频率的波共同组成。然而这个来自格陵兰岛的信号却非常单调,像是一阵稳定的蜂鸣,维持着约 90 秒一个周期(这个频率极慢,以至于人类无法直接感觉到)。而它的另一个奇怪之处在于,这个信号在长达 9 天的时间里,一直维持着一定的强度。以至于研究者起初将这个信号称为“不明地震物”(Unidentified Seismic Object, USO)自动播放

丹麦格陵兰岛的地震台站监测到的地震信号,以及地震波加速并转换为可听频率后的声音

很快,Svennevig 所在的团队与线上社区中的科学家联手组成了一个多学科团队,这个团队由来自 15 个国家或地区 40 个机构的 68 名科学家组成。就在滑坡发生 1 年后,他们的研究成果登上了《科学》(Science)杂志,揭示了格陵兰岛的一场海啸,如何引发了持续 9 天的全球地震。

湖啸山撞

想要将海啸与这场漫长的地震联系起来,线索就藏在地震信号里。不同于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横波与纵波),在地表传播的面波有着一些特殊的性质。根据振动的模式和方向,面波主要可以分为水平向振动的勒夫波(Love wave),与上下滚动式的瑞利波(Rayleigh wave,可以视为质点做圆周性滚动)。研究团队以东格陵兰岛为中心,绘制了全球地震台站检测到的面波信号。结果发现,最大振幅的勒夫波在西南到东北方向,而最大振幅的瑞利波在西北到东南方向。这个角度恰好与迪克森峡湾的长轴和短轴相平行。

“因此我们推测,这只能是由于存在一个与迪克森峡湾的长轴成 90° 的力,这个力的来回振荡才能导致这样的面波。”英国牛津大学的 Paula Koelemeijer 解释道。做到这一点的,正是迪克森峡湾中的水体。

左图中红色代表瑞利波,绿色代表勒夫波,右图为迪克逊峡湾(图片来源:原论文)

研究者发现,地震波的主振荡周期约为 90 秒,考虑到迪克森峡湾的宽度约 3 千米,深约 540 米,这一频率恰好与峡湾的共振频率一致。换句话说,是起初剧烈的海啸演变成了迪克森峡湾中沿短轴方向的“湖震”(seiche,又称湖啸)。随着峡湾中的水体每 90 秒来回晃动一次,水的动能被传递给峡湾两侧的地壳。“可以说,这场湖震就像是迪克森峡湾的心跳,”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 Stephen Hicks 说道,随后这种地震波传播到地球各处。自动播放

迪克森峡湾中湖震的数值模拟(视频来源:原论文)

事实上,湖震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通常在强风等天气下出现,发生在湖泊或其他封闭或半封闭水域。然而此前从未有研究发现,湖震可以持续长达 9 天的时间。

最后一块拼图由数值模拟填补。为了精确重建湖震的持续演变,研究团队建立了非常精细的模型,尝试解释为何这场振动可以持续 9 天的时间。最终,他们将答案锁定在迪克森峡湾独特的地形上。

迪克森峡湾夹在高达上千米的悬崖之间,西侧没有通路,东侧则为一个近 90° 的急转弯,研究者提出,这使得水体的能量不会轻易逸散出去,而是像钟摆一样,稳定地在峡湾内摆动。

同时,随着山体滑坡在冰川上加速,直直冲向峡湾的一侧,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了平行于峡湾长轴一侧的海岸线,这可能也帮助积攒了足够的冲击力。

脚下的气候变化

这样一场振动全球的地震看似偶然,但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说,一切已经早有预兆了。作为格陵兰岛东部复杂峡湾系统中的一环,迪克森峡湾两侧的崖壁上充满了沟壑,沟壑间填充着古老的冰川,正是这些冰川支撑着更高处的岩石。

然而研究者发现,从 1987 年到 2018 年,位于此次发生滑坡的山顶下方的冰川已经变薄了 30 米。“我们相信,(从 2018 年)到近年来冰川甚至变薄了更多,导致它无法继续支撑山顶岩石的重量,最终发生了滑坡。”Svennevig 说道,“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格陵兰岛东部观测到山体滑坡和海啸,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这里产生了重大影响。”自动播放

滑坡发生 3 天后的现场视频(视频来源:Danish Amy, Joint Arctic Command)

同时,可以肯定的是,这也不会是这里发生的最后一次由山体滑坡引发的特大海啸。气候变化正在削弱多年冻土层和冰川。不仅是迪克森峡湾和格陵兰岛东部,类似的事件也将更频繁、更大规模地发生在极地和世界各地的山区。正如这次持续 9 天的地震信号一样,更多不可思议、过去从来无法想象的极端情况正在成为现实。

“这也许是我们第一次从脚下观察到气候变化的影响,”Hicks 说道,“迪克森峡湾发生的振动已经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脚底,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可以幸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晓非院士:什么可以穿透整个地球来给地球做CT?答案是地震波
...晓非院士 (图片由“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提供)『用地震波给地球做CT』宇宙包含了空间和时间,上下四方为宇,往古来今为宙。宇宙是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它是由无数个星系组成的。星系
2023-09-09 10:04:00
南京地震科学馆:深入地震科学的奇妙之旅
...录历程。在地震知识展墙上,访客可以了解到地震类型及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其中90%以上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地质学家把岩石圈划分为六个大板块,板块学说认为,所有板块都漂浮在地幔软
2023-12-21 20:37:00
地球内核惊人变化!2009年起内地核竟然停转了?
...们一起踏入这个神秘的领域,探索地球内核的惊人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减缓地球内核是地球最深层的结构,由内核外核和内核组成。地球内核的变化会对地球上的各种现象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之一
2023-10-16 17:55:00
我国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通过验收全面建成:小程序即将上线
...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依托密集的地震观测站网,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远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赶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出地震波即将到来的警报。利用地震预警系统提供的数秒至数十秒
2024-07-26 14:58:00
每26秒震动一次,已持续60多年,“地球心跳”之谜至今无解
...们应该怎么去探索地球内部呢?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地震波。简单来讲,由于地球是一颗岩石行星,因此当地球上某些区域发生地震的时候,其产生的地震波就会在地球内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
2024-05-27 15:28:00
...示,要解答疑惑,首先要从地震发生的原理讲起。地震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可分为纵波与横波,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纵波是非破坏性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携带大量震源信息,而横
2023-08-25 06:46:00
“地震云”“天现红光”……山东地震早有预兆?
...可能像一根“筷子”一样简单,此时以震源为中心产生的地震波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破裂和震动,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谣言一:云能预测地震首先,地球是由不同圈
2023-08-10 20:28:00
揭秘地球内部:惊险挖掘下有何秘密?
...一个独特的行星。地震勘探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与反射,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地震勘探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受到地球的物理特性
2023-09-28 11:03:00
...发布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确保地震预警信息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快速传播到各类接收对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震预警的减灾效应。《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正式实施后,广东省地震预警系统将对
2024-01-27 06: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中俄两国艺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体现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主席
2025-10-07 13:33:00
假期走到尾声,不少外地游客开始陆续返程。特产店、文创店,成为很多人太原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感叹“不枉此行”之余,众多游客的旅行箱中
2025-10-07 19:15: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黔电铁军千里驰援粤区抗击台风保供电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早上七时,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大楼前已人影攒动。数十名抢险队员身着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
2025-10-08 00:24:00
国庆中秋假期 安庆海事及时救助3名患病船员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万家团圆之时,安庆海事始终坚守岗位,10月5日至6日,先后救助3名患病船员。10月5日凌晨
2025-10-07 23:30:0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2025-10-07 19:49:00
外地游客在西安不慎遗失手机 在“好人”和民警帮助下很快找回
10月5日晚,外地游客撒某某正与女友在北院门风情街惬意游玩,享受着古城西安的独特魅力。然而,游玩途中的一时疏忽,让他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手机
2025-10-07 22:27:00
因“越狱”走红的扬州卡皮巴拉“豆包”结婚了!新郎来自福建
据现代快报,10月7日,扬州茱萸湾动物园里张灯结彩,网红卡皮巴拉“豆包”与“核桃”举办了浪漫的“豚豚婚礼”,游客送上玉米
2025-10-07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