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个神秘的地震波,在全球传播了整整9天,严重后果却很少有人察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8 16:20:00 来源:缘之心

2023 年 8 月,丹麦奥胡斯大学的 Søren Rysgaard 来到了格陵兰岛东北部的迪克森峡湾(Dickson Fjord)。迪克逊峡湾夹在上千米高的陡峭崖壁之间,与其他大大小小的峡湾一起,组成了一个蜿蜒复杂的峡湾系统。

图片来源:Stephen Hicks; Kristian Svennevig; Alexis Marbeouf

Rysgaard 来到这里,是为了在山体和水下安装一系列监测设备,以完善格陵兰岛东北部实时冰下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但就在他们离开的几星期后,9 月 16 日,一场巨大的山体滑坡打破了平静的海面。Rysgaard 安装的设备恰好监测到了海平面的异常波动——这里发生了一场海啸。紧接着,以格陵兰岛东部为中心,一个地震信号传遍了整个地球。并且在接下来的 9 天里,这个地震波持续回荡在全球每一个人的脚下。

滑坡发生前后的卫星图像(图片来源:Copernicus, Sentinel-2, EO browser)

神秘地震波

Kristian Svennevig 是丹麦和格陵兰地质调查局(GEUS)的研究员,他最初注意到这个信号,是应丹麦北极联合司令部(Greenland and Danish Joint Arctic Command)的要求,调查这场滑坡和海啸事件。

从现场和卫星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里发生了什么:耸立在峡湾上方约 1200 米高的一处山顶坍塌,引发了山体滑坡。坠落的山体一路沿着冰川下滑,裹挟着更多冰块和沉积物,坠入了峡湾。坍塌的山体岩石与冰块的体积达到了 2500 万立方米,足以填满一万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

图片来源:原论文

骤然的冲击在迪克森峡湾激发了剧烈的海啸,第一波的海浪高达 200 米——远超 2004 年印尼海啸和 2011 年袭击日本福岛核电站海啸的海浪高度。而就在峡湾往东 70 千米处,是一处监测站点 Ella ø。这里的海浪高度依然达到了 4 米,海水蔓延到了距离海岸线 80 米远的内陆。万幸的是,此时监测站内并没有人员工作或居住,海啸只是冲毁了这里的大量设备,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滑坡和海啸发生前(左图)与发生后(右图),从峡湾拍摄的山峰和冰川,图中黄色区域为坠落的山顶岩石,红色区域为受到海啸影响的区域。(图片来源:Søren Rysgaard, Danish Army)

就在同一时期,一个在线社区里聚集了一大群来自全球各地的地震学家。引发他们关注的,是同一个神秘的地震信号:就在迪克森峡湾的滑坡和海啸发生后,从北极到南极,全球各地的高灵敏度地震传感器都探测到了一个奇怪的地震波。自动播放

地震波在全球传播,圆圈代表单个地震台站的数据(视频来源:Stephen Hicks; Kristian Svennevig; Alexis Marbeouf)

说它奇怪,原因之一在于这是一个非常简单、频率单一的地震波。如果将地震信号转换成可以听到的声音,我们熟悉的那些地震听起来就像是一场管弦乐的合奏——它由许多不同频率的波共同组成。然而这个来自格陵兰岛的信号却非常单调,像是一阵稳定的蜂鸣,维持着约 90 秒一个周期(这个频率极慢,以至于人类无法直接感觉到)。而它的另一个奇怪之处在于,这个信号在长达 9 天的时间里,一直维持着一定的强度。以至于研究者起初将这个信号称为“不明地震物”(Unidentified Seismic Object, USO)自动播放

丹麦格陵兰岛的地震台站监测到的地震信号,以及地震波加速并转换为可听频率后的声音

很快,Svennevig 所在的团队与线上社区中的科学家联手组成了一个多学科团队,这个团队由来自 15 个国家或地区 40 个机构的 68 名科学家组成。就在滑坡发生 1 年后,他们的研究成果登上了《科学》(Science)杂志,揭示了格陵兰岛的一场海啸,如何引发了持续 9 天的全球地震。

湖啸山撞

想要将海啸与这场漫长的地震联系起来,线索就藏在地震信号里。不同于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横波与纵波),在地表传播的面波有着一些特殊的性质。根据振动的模式和方向,面波主要可以分为水平向振动的勒夫波(Love wave),与上下滚动式的瑞利波(Rayleigh wave,可以视为质点做圆周性滚动)。研究团队以东格陵兰岛为中心,绘制了全球地震台站检测到的面波信号。结果发现,最大振幅的勒夫波在西南到东北方向,而最大振幅的瑞利波在西北到东南方向。这个角度恰好与迪克森峡湾的长轴和短轴相平行。

“因此我们推测,这只能是由于存在一个与迪克森峡湾的长轴成 90° 的力,这个力的来回振荡才能导致这样的面波。”英国牛津大学的 Paula Koelemeijer 解释道。做到这一点的,正是迪克森峡湾中的水体。

左图中红色代表瑞利波,绿色代表勒夫波,右图为迪克逊峡湾(图片来源:原论文)

研究者发现,地震波的主振荡周期约为 90 秒,考虑到迪克森峡湾的宽度约 3 千米,深约 540 米,这一频率恰好与峡湾的共振频率一致。换句话说,是起初剧烈的海啸演变成了迪克森峡湾中沿短轴方向的“湖震”(seiche,又称湖啸)。随着峡湾中的水体每 90 秒来回晃动一次,水的动能被传递给峡湾两侧的地壳。“可以说,这场湖震就像是迪克森峡湾的心跳,”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 Stephen Hicks 说道,随后这种地震波传播到地球各处。自动播放

迪克森峡湾中湖震的数值模拟(视频来源:原论文)

事实上,湖震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通常在强风等天气下出现,发生在湖泊或其他封闭或半封闭水域。然而此前从未有研究发现,湖震可以持续长达 9 天的时间。

最后一块拼图由数值模拟填补。为了精确重建湖震的持续演变,研究团队建立了非常精细的模型,尝试解释为何这场振动可以持续 9 天的时间。最终,他们将答案锁定在迪克森峡湾独特的地形上。

迪克森峡湾夹在高达上千米的悬崖之间,西侧没有通路,东侧则为一个近 90° 的急转弯,研究者提出,这使得水体的能量不会轻易逸散出去,而是像钟摆一样,稳定地在峡湾内摆动。

同时,随着山体滑坡在冰川上加速,直直冲向峡湾的一侧,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了平行于峡湾长轴一侧的海岸线,这可能也帮助积攒了足够的冲击力。

脚下的气候变化

这样一场振动全球的地震看似偶然,但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说,一切已经早有预兆了。作为格陵兰岛东部复杂峡湾系统中的一环,迪克森峡湾两侧的崖壁上充满了沟壑,沟壑间填充着古老的冰川,正是这些冰川支撑着更高处的岩石。

然而研究者发现,从 1987 年到 2018 年,位于此次发生滑坡的山顶下方的冰川已经变薄了 30 米。“我们相信,(从 2018 年)到近年来冰川甚至变薄了更多,导致它无法继续支撑山顶岩石的重量,最终发生了滑坡。”Svennevig 说道,“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格陵兰岛东部观测到山体滑坡和海啸,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这里产生了重大影响。”自动播放

滑坡发生 3 天后的现场视频(视频来源:Danish Amy, Joint Arctic Command)

同时,可以肯定的是,这也不会是这里发生的最后一次由山体滑坡引发的特大海啸。气候变化正在削弱多年冻土层和冰川。不仅是迪克森峡湾和格陵兰岛东部,类似的事件也将更频繁、更大规模地发生在极地和世界各地的山区。正如这次持续 9 天的地震信号一样,更多不可思议、过去从来无法想象的极端情况正在成为现实。

“这也许是我们第一次从脚下观察到气候变化的影响,”Hicks 说道,“迪克森峡湾发生的振动已经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脚底,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可以幸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晓非院士:什么可以穿透整个地球来给地球做CT?答案是地震波
...晓非院士 (图片由“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提供)『用地震波给地球做CT』宇宙包含了空间和时间,上下四方为宇,往古来今为宙。宇宙是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它是由无数个星系组成的。星系
2023-09-09 10:04:00
南京地震科学馆:深入地震科学的奇妙之旅
...录历程。在地震知识展墙上,访客可以了解到地震类型及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其中90%以上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地质学家把岩石圈划分为六个大板块,板块学说认为,所有板块都漂浮在地幔软
2023-12-21 20:37:00
地球内核惊人变化!2009年起内地核竟然停转了?
...们一起踏入这个神秘的领域,探索地球内核的惊人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减缓地球内核是地球最深层的结构,由内核外核和内核组成。地球内核的变化会对地球上的各种现象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之一
2023-10-16 17:55:00
我国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通过验收全面建成:小程序即将上线
...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依托密集的地震观测站网,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远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赶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出地震波即将到来的警报。利用地震预警系统提供的数秒至数十秒
2024-07-26 14:58:00
每26秒震动一次,已持续60多年,“地球心跳”之谜至今无解
...们应该怎么去探索地球内部呢?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地震波。简单来讲,由于地球是一颗岩石行星,因此当地球上某些区域发生地震的时候,其产生的地震波就会在地球内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
2024-05-27 15:28:00
...示,要解答疑惑,首先要从地震发生的原理讲起。地震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可分为纵波与横波,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纵波是非破坏性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携带大量震源信息,而横
2023-08-25 06:46:00
“地震云”“天现红光”……山东地震早有预兆?
...可能像一根“筷子”一样简单,此时以震源为中心产生的地震波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破裂和震动,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谣言一:云能预测地震首先,地球是由不同圈
2023-08-10 20:28:00
揭秘地球内部:惊险挖掘下有何秘密?
...一个独特的行星。地震勘探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与反射,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地震勘探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受到地球的物理特性
2023-09-28 11:03:00
...发布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确保地震预警信息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快速传播到各类接收对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震预警的减灾效应。《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正式实施后,广东省地震预警系统将对
2024-01-27 06: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陈西)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福建省共出口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36.1亿元
2025-09-12 07:0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菲律宾华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启动仪式在第46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书展二楼福建展馆举行
2025-09-12 07:30:00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2025-09-12 07:38:00
9月11日,王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前几天,60多岁的母亲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是给移动老用户免费送手机,后来在附近一家商店门口见面
2025-09-12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 许晶晶)日前,由市发改委指导,市节能评审中心、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市青少年宫联合主办的“‘碳’寻未来校园
2025-09-12 07:46:00
中国网9月12日讯(记者李智)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服贸会吸引了全球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2025-09-12 07:47:00
吴艳:探寻传统音乐的传承密码
吴艳。受访者供图□芮天舒祁绩随着秋季学期正式开学,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吴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她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
2025-09-12 07:45:00
江西援疆人员参与打造的节目在克州音乐大赛上获一等奖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氛围中,2025年“四季欢歌?星耀克州”群众才艺大赛音乐类决赛落幕。当融合汉、塔吉克
2025-09-12 07:10:00
用竹笛为山村孩子奏响梦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雪莉)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公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肖惠文上榜
2025-09-12 07:10:00
青滨附院肝胆外科成功完成院内首例保留脾脏胰体尾部切除术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吴文召 青岛报道“没问题了,准备收尾吧,术后注意随时观察……”近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里
2025-09-11 17:46:00
众点关注 | 秋意渐浓 错峰游热度攀升 记者实地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结束,9月旅游市场迎来了一年中的“错峰游”黄金期。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发现
2025-09-11 17:46:00
E起正能量(53) | 于均强:晨练路上的“生命守护者”
大众网记者 薛成琳 东营报道9月8日清晨七点,东营市供应公园如往常一样聚集了许多晨练的居民。突然,一阵骚动打破了宁静,一位60岁左右的男士昏倒在地
2025-09-11 17:48:00
千里奔赴寻存单,农行威海羊亭支行5小时精准查证赢信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蔡秀丽 鞠玲玲“你们本可随便解释糊弄我,却花5小时帮我查得明明白白,这样的银行值得信任
2025-09-11 17:49: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星素材来源 毕节消防一审 何永利二审 田洋三审 孙晓蓉
2025-09-11 18:02:0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益春获评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制图 赵一妍
2025-09-11 1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