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每26秒震动一次,已持续60多年,“地球心跳”之谜至今无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27 15:28:00 来源:魅力科学君

想要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当然就是从地球表面钻孔,钻到地球深处去实地勘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因为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钻得最深的孔也就是12公里多一点,而地球的半径却有大约6371公里,毫不夸张地讲,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人类现在连这个“鸡蛋”的壳都没有钻穿。

既然如此,那我们应该怎么去探索地球内部呢?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地震波。

每26秒震动一次,已持续60多年,“地球心跳”之谜至今无解

简单来讲,由于地球是一颗岩石行星,因此当地球上某些区域发生地震的时候,其产生的地震波就会在地球内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大量地监测和记录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具体情况,然后再结合相关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就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的情况。

显然而易见的是,我们收集的地震波数据越多,对地球内部的推测就越精确,所以在进入20世纪之后,人类就开始不断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各式各样地震波监测站,以扩大地震波数据的收集范围和密度。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震波的测量灵敏度也越来越高,已知的地震波数据表明,地球上几乎随时都有地震发生,不过在这些地震之中,绝大部分都是非常轻微的,以至于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这种非常轻微的地震就被称为“微地震”,而就是在这些“微地震”之中,科学家发现了“地球心跳”之谜。

每26秒震动一次,已持续60多年,“地球心跳”之谜至今无解

这个谜团最初由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地质学家杰克·奥利弗发现,他在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地震波数据时,首次注意到有一种“微地震”极有规律,每26秒震动一次,并且一直在持续。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现象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们惊讶地发现,这种有规律的“微地震”从未消失,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它是全球性的,也就是说,世界各地的监测站点都能监测到这种“微地震”,于是这种现象就逐渐被重视起来,人们将其形象地称为“地球心跳”。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21世纪之前,人们都只知道“地球心跳”的起源点大概位于南大西洋的某个区域,直到2006年,科学家才将其起源点的位置缩小到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湾附近(如下图所示)。

每26秒震动一次,已持续60多年,“地球心跳”之谜至今无解

直到现在,“地球心跳”仍然没有停止,从发现之日开始,它已持续60多年。那么,这种有规律的“微地震”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很遗憾,这个谜团至今无解。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对这种现象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多种观点,例如有观点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海水的深度、海底和海岸的几何形状、构成物质等等),海洋中的波浪会有规律地撞击大陆架并令其产生共振,进而产生有规律的地震波,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现象应该与该区域附近的火山运动有关。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该区域的海底由富含水且处于压力下的沉积层组成,由于尼日尔河一直在向这里“输入”更多的沉积物质,这会造成海底的沉积层所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加,这样就会产生压力差,而压力差又会导致水在海床的裂缝中流动,就像在液压泵中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释放一次,而这种压力的积累和释放,就可能会产生有规律的“微地震”。

每26秒震动一次,已持续60多年,“地球心跳”之谜至今无解

尽管这些观点看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无法解释“地球心跳”的另一个奇怪的特点。

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敲击一块木板,那么敲击产生的振动就会以波的形式传播到木板上各个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用精密仪器在不同位置对其进行测量,我们就会发现尽管整块木板都在震动,但根据位置的不同,测量出的波形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同样的道理,如果上述的任何一个观点成立的话,那我们在地球上不同位置上所监测到的地震波,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从地球上的哪个监测点的数据来看,这种每26秒震动一次的“微地震”的波形都没有什么区别。

每26秒震动一次,已持续60多年,“地球心跳”之谜至今无解

(↑研究人员分别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监测到的“地球心跳”)

那这种情况又应该如何解释呢?令人遗憾的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也正因为如此,“地球心跳”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能够揭开这个谜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球每26秒就会震动一次,就像“心跳”一样,谜底至今仍未揭晓
...的并非只有坏处,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地球震动产生的地震波来窥探地球深处的奥秘。1909年,地球物理学家安德里亚.莫霍洛维奇就通过对地震波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地壳和地幔的边界——
2024-06-03 15:53:00
每26秒就震动一次,地球心跳已持续62年,科学家至今不知道原因
...认为,地震本质上就是地壳的能量释放,这种释放会导致地震波的出现,然而微地震形成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地壳活动外,火山爆发和核试验,甚至是人类活动都会产生微弱的地震,不过这些
2024-06-05 09:44:00
陈晓非院士:什么可以穿透整个地球来给地球做CT?答案是地震波
...晓非院士 (图片由“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提供)『用地震波给地球做CT』宇宙包含了空间和时间,上下四方为宇,往古来今为宙。宇宙是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它是由无数个星系组成的。星系
2023-09-09 10:04:00
走近一线地震观测员:为地球“把脉”助力短时速报
...21年。他说,地震监测工作就像为大地“把脉”,通过对地震波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地震速报工作提供宝贵数据。地壳每天都在运动,看似平静的地面下,时有大小不一的地震发生,甚至许多不为
2023-10-13 19:08:00
“地震云”“天现红光”……山东地震早有预兆?
...可能像一根“筷子”一样简单,此时以震源为中心产生的地震波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破裂和震动,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谣言一:云能预测地震首先,地球是由不同圈
2023-08-10 20:28:00
火星磁场曾发生异变,现在沦为生命地狱,地球会重蹈覆辙吗?
...的地震,科学家才得以窥探到火星内核的秘密。地球上的地震波在穿过不同材料时会发生不同变化,地质学家因此能得知地球内部的物质构成,1906年,地震学家发现地震波在地球的核心部分移
2024-06-05 11:20:00
...凌晨1点39分34秒,青浦地震发生时,我们的台站检测到了地震波的信号,然后进行快速处理,国家预警中心在7秒不到的时间里,就获得了地震预警的要素信息。”走进位于地震局三楼的地震
2023-12-14 07:04:00
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透过地震、火山揭秘了什么?
...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一旦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所产生的地震波能够在地下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并且地震波与地下传播的速度往往都受到地层深度的影响。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发现,在地球里面存在
2024-06-18 10:41:00
...地幔和地壳之下,深到无法直接观察,但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来推断地球内部正在发生的事情。取决于岩石的密度和温度,地震波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因此对地球来说地震波的作用就像一种X射线
2023-01-25 17: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