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
用汗水和智慧带领乡亲致富
——记平桂区人大代表赵进文 □本报记者赖文艺通讯员谢欢
“去年我们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18.1万元,今年我们要力争实现20万元以上的收入。”说到新民村的产业发展情况,赵进文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作为平桂区人大代表的赵进文,还是平桂区沙田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时刻不忘为民初心,积极谋划产业发展,让新民村发展成为村居优美、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少数民族先进村。
漫步在新民村,宽敞的水泥道路通到家门口,干净整齐的新居立在村道两侧,目及之处皆焕发着勃勃生机。“如今,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我们正努力创新,朝着一村多品的方向迈进。”赵进文说,产业的发展对振兴乡村尤为关键。
新民村要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长久性的支柱产业。但发展什么产业却让赵进文着实伤透脑筋。2017年,经过多次外出考察,赵进文发现八步区贺街镇种植茭白的经验值得学习。新民村海拔550米至800米,昼夜温差大,这些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茭白。
找到了产业发展方向的赵进文,自己带头种下了10亩茭白,主要由妻子负责打理。如今,新民村的茭白种植面积发展至1000多亩,并建设了一个冷库,方便种植户采收存储茭白,也方便客商集中调运。
“种茭白和收茭白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都会回家帮忙,人手不够还要从邻村招。”赵进文说,茭白产业的发展让村里人看到了希望。
但单一的产业不能让所有人都实现增收致富,茶产业是新民村的传统产业之一,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赵进文就带领新民村村民引进优良茶苗,不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仅马窝自然村的种植规模就由原来的1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700多亩。新民村茶叶种植产业形成规模后,赵进文又积极引导村民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村民享受到茶叶带来的幸福滋味。这几年,马窝自然村还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种植油茶1200多亩。
赵进文介绍,结合各自然屯的地理优势,动员村民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种植杉树、茶叶、茭白、大肉姜、八角等特色产业,是新民村产业发展的特点。新民村还引入企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户“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并通过致富带头人,在新民村营造了产业发展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村民盘亚标种植大肉姜的技术成熟,作为致富带头人,他经常与村民交流种植、管理大肉姜的经验,如今,村里大肉姜的种植面积也有500多亩。
产业发展了,民生保障也不能落下。帮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社保年审、进村入户开展防火防汛宣传、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实施修路项目……赵进文除了装着村里的产业发展,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记挂在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0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