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零用钱》:
带你去看一个儿童的世界(图)

有一位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新浪潮,这就是弗朗索瓦·特吕弗。新浪潮和特吕弗为电影带来了什么?是平等创作的权力和新鲜的血液。本周为您推介的佳片就是特吕弗电影生涯中的晚期作品──上映于1976年的《零用钱》。
1932年冬天,特吕弗出生在法国巴黎,刚出生不久,父亲就抛弃了他和母亲,再加上母亲是未婚生子,因此母亲把一切的过错都归咎到了小特吕弗身上。直到8岁特吕弗都住在外婆家,这也让他开始憎恨自己的母亲。12岁时的特吕弗开始逃课,钻进电影院里消磨时光,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迷上了电影。在一次逃课后,被老师问为何缺席时,他谎称道:“老师,我妈妈死了……”这个童年经历,在15年后被特吕弗用在了自己执导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四百击》中。这部电影让特吕弗一举成名,并被法国电影圈誉为开辟了法国电影的新纪元。
特吕弗在拍摄《四百击》前,只是一位毒舌影评人,他公然批评当年法国主流电影,并在文章中写道:“法国每年摄制一百多部影片,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导演不过是把剧本搬上银幕的艺匠而已。”即便看到自己的岳父──法国资深制片人摩根斯坦制作的电影,特吕弗也毫不手软,觉得不好就直接发文怒批。一来二去,岳父忍无可忍,怒怼特吕弗:“你写电影评论不过是纸上谈兵,如果你拍电影,不见得比我们拍得好。”从未受过科班训练的特吕弗一气之下,决定拿起导筒,以自己童年为灵感,拍摄了《四百击》。
1984年10月21日,52岁的特吕弗突发顽疾在巴黎不幸逝世,同样作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先锋人物让·吕克·戈达尔为此发表了一段文字:“特吕弗的过世并非偶然,一个时代消失了,新浪潮也因为特吕弗才收获了世人的敬意。”
伊朗儿童电影之父马吉德·马基迪曾说:“孩子们的世界中充满了爱与纯朴,可以通过儿童视角向世界传播真善美。”弗朗索瓦·特吕弗做到了,这部《零用钱》是他首次在一部电影中展现200多名儿童角色,并且这些角色全部启用素人出演。拍摄儿童本就是非常大的挑战,为什么特吕弗还要一次拍摄这么多毫无表演经验的小朋友呢?他在《零用钱》剧本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选择电影中的角色由素人扮演,是因为在一部描写儿童的影片中,真正的明星应该是儿童时代本身。”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看一个儿童的世界。
1月14日22:20 CCTV—6电影频道与您相约《零用钱》,1月15日15:44“佳片有约”周日影评版精彩继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