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探寻地下水流的地质密码(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18 06:0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陈崇希从事水文研究60多年——

探寻地下水流的地质密码(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本报记者  吴  君

探寻地下水流的地质密码(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陈崇希在家中阅读研究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供图

人物小传

陈崇希,1933年10月生,浙江温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长期从事地下水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理论方法及模型设计》及《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与水质模型》(第三版)等著作1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光紧盯电脑屏幕,右手不停滑动鼠标,左手紧紧摁着书本……书桌前,满头银发的陈崇希认真研究着眼前各类水动力学相关的资料,并不时拿起笔在书上做着笔记。“我在改进相关地下水动力学模型时,又发现了可拓展的新问题,现在正在探索答案。”陈崇希说。

1956年,陈崇希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毕业,之后的60多年里,他一直从事地下水相关研究。尽管已经92岁,陈崇希现在每天仍然会坚持做研究,有时候半夜突然有了解决问题的想法,他也会立即起床将思路记下来。“因为我热爱自己的研究,所以从不觉得累。”

从事教学和科研都要敢于质疑

上世纪50年代,陈崇希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成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开启了与地下水60多年的“缘分”。

当时,我国水文地质学科缺少教材。“上学时使用的参考书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有时候遇到问题,我们只能和老师们一起去探索答案。”陈崇希回忆。

大学毕业后,陈崇希想尝试编写一本中国水文地质专业的教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留校任教的陈崇希白天在教室讲课,晚上就将自己讲课的手稿归档整理。1961年,经过几年的积累,并参考一些国外的资料,陈崇希出版了自己写的第一本教材——《地下水动力学》。

每次上课,陈崇希喜欢和学生一起探讨水文地质方面的前沿问题。有一次,陈崇希在给学生讲课时意识到,教材中提及的一个模型存在问题。“尽管我进行了多种假设,但始终都无法证明模型的正确性。”为了得到正确的模型,只要有机会出差,陈崇希就跑到当地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最终,陈崇希整理出新的讲稿,纠正了此前编写教材中的错误。

1983年,经过多年的论证和修改,陈崇希更新了地下水动力学的教材。“教学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教材也需要更新。只有不断修正完善,才能传授正确的知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陈崇希说。

放下手头的工作,陈崇希顺手从书柜里拿了一本书。翻开书本,几乎每一页的空白处都有陈崇希写下的红蓝色标注。“这本《地下水动力学》教材已经是第五版了,里面许多知识还要更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陈崇希说,从事教学和科研都要敢于质疑,做到实事求是。

对待科研,心怀敬畏

多样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我国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这要求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不断完善。”因此,每当陈崇希发现一个问题,他都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找到并验证地下水相关的模型。

如何确定滨海地区含水层在海底延伸的边界,是一道困扰国内外众多水文地质学者的难题。“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需水量明显增加。如果地下水开发不当,会出现海水入侵等问题。”陈崇希说。

从1986年起的3年多时间里,陈崇希频繁前往广西北海。在实地考察和严谨论证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运用地下水位和水头波动的潮汐效应确定“等效排泄边界”和水文地质参数。由他创造的这一方法被用于海南岛洋浦港等地区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评价,以及山东省烟台市的海水入侵模型建立等方面,解决了滨海地区不发生海水入侵条件下地下水最大开采量的预测问题。

“做科研需要有恒心”,是陈崇希长期践行的理念。从沿海城市到西北地区,从华北平原到长江沿线,在工作生涯中,陈崇希几乎研究了我国所有地理条件的地下水,提出许多地下水相关的理论和模型。

2003年起,陈崇希用了近3年时间,主持研发了通用地下水流模拟软件,其水文地质模拟要素的仿真处理优于国外的软件,为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地下水模拟软件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待地下水研究,陈崇希一直心怀敬畏。“地下水与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等息息相关,开发地下水需要精细地分析。”陈崇希说。

与学生共同敲开更多知识的大门

在跟学生交流时,陈崇希十分注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突破性思维和能力。“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常常要求他们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开始就从各种资料中寻找答案。”陈崇希说。

2006年,退休后的陈崇希给自己教过的学生提出了3个地下水动力学方面的问题。学生们将这些问题整理后,申请了“地下水向自流井流动机理及模拟研究”“混合井流模型”“混合井的水质模型”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陈崇希作为参与者加入项目。

2012年,陈崇希参与的项目均已完成。但在研究中,陈崇希又发现,地下水动力学的一些经典模型因为没有考虑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因此只能用于旱季时的分析井流试验,而不能用于降水入渗条件下的相关试验。“此前没有人发现并质疑模型存在的缺陷,我想尝试改进它们。”陈崇希说。

经过研究,陈崇希于2018年形成了新的研究思路,并在一年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又经过4年的研究,陈崇希终于推断出地下水开采流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2024年,陈崇希将改进后的模型整理成结题报告,报告顺利通过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审核,并已提交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课题是陈老师提出的,研究也是在他指导下完成推导和验证的。”陈崇希的“老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唐仲华说,陈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做科研是一辈子的事。

■记者手记

理想让人永远年轻

步伐稳健、头脑清晰……初见陈崇希,很难想象他已是鲐背之年。当谈起最新科研进展时,陈崇希更是滔滔不绝。每天沉浸在地下水研究中,他从未忘记初心。

不忘初心的人,生活会简单而充实。一台电脑、一张书桌、一盏台灯、满屋的图书,这就是陈崇希每天的“伙伴”。与地下水动力学科研打交道60多年,陈崇希只想尽可能多地为自己的专业作出贡献。如今,陈崇希已是著作等身,并培养了不少学生,但他对待科研的态度仍然保持着真心、恒心,永远亲力亲为、不满足于现状。

陈崇希保持年轻状态的诀窍,与他一直想发扬壮大地下水动力学的理想息息相关。因为理想,他时刻不停思考,心中充满了力量。

理想让人永远年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工匠”华兴:解锁“水密码” 刷新“生态圈”
...┄┄他用脚步踏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积极探索研究各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条件,总结地下水赋存与运移规律,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截至目前,共探明地下水
2024-11-04 10:25:00
济南泉水之问:记者探访八〇一队,揭秘泉水汩汩喷涌背后的奥秘
...会上,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以下简称“八〇一队”)水文地质中心泉水保护部主任刘春伟透露了近年来济南泉水保护的新进展。泉水是济南的根与魂,是济南最靓丽的“名片”。齐鲁晚报·齐鲁
2024-11-03 15:06:00
高质量发展山东行|穿山跨河保泉!济南轨道交通建设的“数”与“智”
...除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的影响。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对水文地质勘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济南城区四维地质环境可视化信息系统平台应运而生。据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大数据部部长李罡介绍,该系统
2024-12-01 12:31:00
科研是乐趣,他86岁申请项目
...时间,终于还原了百年经典理论的原貌,纠正了长期以来水文地质文献中误传、误用的“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86岁申请基金 91岁提交结项报告退休后,陈崇希依然热衷于地下水井流模型
2024-01-30 01:25:00
兴趣和责任让我停不下来——“90后”老教授结题了
...陈崇希终于还原了百年经典理论的原貌,纠正了长期以来水文地质文献中的误传、误用的“影响半径模型”。1988年,55岁的陈崇希想到科研、教材建设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事情有待完成。他
2024-01-19 12:22:00
退休教授完成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地质研究所前所长,长期从事地下水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于这次按时结题,他觉得稀松平常。他希望“90后”的自己能继续进行该项目的拓展
2024-01-18 04:51:00
发挥地质技术优势 服务农业农村供水 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结合主题教育总要求,扎根鲁西北,聚焦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先行性、基础性、
2023-07-17 14:17:00
被通报的“阴阳河”如何消“锈”返清?
...岸,陡崖峭壁、山高林密,施工条件恶劣。煤层顶板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下溶洞纵横、暗河水流交错。加上无序大规模的采矿历史,且相关资料缺失导致污染通道难以查清。” 段铭明说
2024-05-07 07:41:00
南岭国家公园(拟设)开展生态水文地质调查
...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南岭国家公园(拟设)正在开展生态水文地质调查,目前已完成遥感解译、面上调查及丰水期采样分析工作。据介绍,南岭国家公园(拟设)生态水文地质调查围绕服务南岭国
2023-12-28 16: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2025东亚海博会海洋生物医药展9月7日上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9月7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海洋生物医药展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幕。据悉,本次展会展览面积达10000平方米
2025-09-03 20:00:00
廊坊市文艺创作青年人才书画摄影系列展(第四期)开展
河北新闻网讯(王红梅)8月28日,廊坊市文联艺术展馆内挤满艺术家及爱好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强基工程”——廊坊市文艺创作青年人才书画摄影系列展(第四期)在这里正式开展
2025-09-03 19:23:00
大后方 | 传唱着他们唱过的歌,传唱着他们的故事
点击下方音频↓↓ ↓ ↓ ↓即可在线收听当你听完这首《筑光之城》,或许很难想象,其灵感源自80多年前贵阳街头一群年轻人
2025-09-03 18:51:00
“中国油画名家笔下的沂蒙山——阳光海岸·活力日照主题精品展”开展
鲁网9月3日讯 (记者 王一凡)蒙山巍巍,沂水汤汤;海岸绵延,帆影点点。当厚重油彩遇见红色热土,当艺术笔触触碰时代脉搏
2025-09-03 18:57:00
郓城村民观看九三阅兵 感叹国家富强与生活巨变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苏亚 郓城报道9月3日,郓城县郭屯镇邵文新村广场电子屏前,淅沥小雨未能驱散人群。当“九三阅兵”画面亮起
2025-09-03 18:46:00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凌晨三点的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冷库,白炽灯把空气照得透亮。田家四姐妹裹着厚棉袄蹲在苹果堆旁,将手机架在纸箱上直播。镜头里
2025-09-03 14:46:00
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高秉涵为原型电影《吾土吾乡》在潍坊开机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9月2日,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在潍坊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以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高秉涵为原型的电影《吾土吾乡》开机仪式
2025-09-03 14:47:00
【道德榜样在行动】暖心救援 守护生命
近日,山东招远梦芝街道3名工作人员下乡途中,发现一辆重型货车发生侧翻,司机被困车内,侧翻货车油箱裸露在外,一旦发生泄漏起火
2025-09-03 14:48:00
苏科大“红韵科创”实践团走进井冈山市毛秉华劳模工作室
近日,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红韵科创”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郑作龙、唐国平的带领下,从全国⻘少年井冈⼭⾰命传统教育基地出发,走进井冈山市毛秉华劳模工作室
2025-09-03 14:49:00
首个全国科普月到来 合肥市科技馆推出专题活动
大皖新闻讯 光影科学梦、化石爱好者大会、科学之夜、“慢直播·月全食观测”……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
2025-09-03 14:51:00
安徽省高速公路拖车、吊车救援将免费?官方回应:属实,即将实施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起,安徽省高速公路拖车、吊车免收救援费!”连日来,这样一则消息在网上流传开来,引发广泛关注。9月3日
2025-09-03 14:52:00
大皖新闻讯 九月的天柱山,是云海的舞台。天柱山推出了惠师游活动,从即日起至9月16日,凭本人教师资格证和身份证,享受天柱山风景区
2025-09-03 14:53:00
山财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董彦岭入驻壹点号,全新财经专栏同步上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彭茜 秦娟 曹竹青9月1日,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山东齐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正式入驻壹点号创作平台
2025-09-03 15:33:00
日照交管直属大队临沂路中队:“小事清单”写满城市温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盛夏的日照,万平口海滨景区客流如织,车流涌动。在这片热闹的海滨画卷中,一抹抹醒目的“荧光黄”格外亮眼——他们是日照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直属大队临沂路中队的交警与辅警
2025-09-03 15:33:00
在金融服务的道路上,威海文登支行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以专业为基、以温度为墨、以担当为笔,书写着一段段金融惠民的温情故事
2025-09-03 1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