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AI使生活更高效,而艺术让我们慢下来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27 14:40: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收音机和耳机”“中英德三种语言选择”“1V1私密对话形式”,匆忙中看到演出介绍里的这几个词组时,猜想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来华演出的《恐怖谷》是要把人和AI的对话搬到剧场吗?是不是每位观众都必须在演出现场完成一次对话?这让我这个对高科技持谨慎态度,又担心不能只被动观看的观众,未免感到有几分“恐怖”。

纪录剧场 将现实和戏剧结合

没想到,《恐怖谷》根本没有这些“恐怖”。它是地道的德国制造和里米尼厂牌,虽然“厂牌”这个词和戏剧放在一起,也是无奈。

里米尼纪录剧团成立于本世纪初,发起人为德国吉森大学应用剧场艺术学院的海德嘉·郝珂、斯特凡·凯奇和达尼埃·葳泽尔,斯特凡·凯奇就是《恐怖谷》的导演。二十多年来,他们致力于将现实和戏剧结合在一起,主要作品包括在世界各地做在地化演绎的《百分百城市》《遥感城市》,以行驶中的改装车作为移动观众席,来探索城市空间的《货运X》《卡车穿越鲁尔》和《城市守则》等。

里米尼纪录剧团强调观演关系的互动,演出常常选择在非剧场空间进行;被他们称为“日常生活专家”的没有经过表演训练的素人成了主角;耳机的使用有时是必须的,比如《遥感城市》中,观众戴上耳机收听指令,行走在事先规划的路线上,并按照指令在中途或躺或坐或跳舞,无论是在纽约、米兰,还是上海、莫斯科。

我是谁 由仿真机器人提出

我怀着对耳机和互动的抗拒走进演出场地,仿真机器人穿着白衬衫和黑色休闲毛衣坐在沙发椅上,右脚搭在左膝上。它高度还原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梅勒的外形,慕尼黑室内剧院为其制作的硅胶面具以假乱真,皮肤和毛发的质感都和真人无异,机器人内部放置电机来控制面部和肢体动作,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后脑勺——裸露在外的集成电路板!

表演区的另一侧是一块有支架的投屏,教室或会议室使用的那种。仿真机器人以托马斯·梅勒自居,只见他嘴巴一张一合,一场货真价实的演讲开始了。

演讲分为三个部分,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托马斯·梅勒本人自身的经历是一条贯穿的线索,此外还有由他的写作引出艾伦·图灵的人生经历和图灵测试,再有一部分是托马斯·梅勒进行的采访对话。

当机器人托马斯·梅勒演讲时,耳机里传来根据译本提前录制好的中文配音,真人托马斯·梅勒的影像出现在投屏上。他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照片、接受采访的影像,都聚焦于一个主题: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是失去和夺回对自己的控制权的一场场战争,而照片定格的那一瞬间的扮演感、影像记录过程中的不得不伪装,意味着什么呢?此刻,“我是谁”的问题由仿真机器人提出,反讽意味强烈。

机器人讲述托马斯·梅勒想要创作一部以艾伦·图灵为主人公的剧本,但计划搁浅,他拿起画笔开始勾勒图灵的形象,投屏上出现他的画稿。图灵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发明了检验机器能否拥有智能的测试,但图灵本人人生最后阶段的遭际十分悲惨。

投屏上,当托马斯·梅勒在跑步机上运动,一个腿部假肢也在按照程序指令运动。他采访一位需要在皮下植入芯片以获取听觉的失聪者,程序和编码植入了肉身,这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他还采访了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教授,讨论电脑是否能具有自我意识,投屏上是正在进行的无人驾驶汽车实验。

没有虚构的情节,一切都是“纪录”的,无论是托马斯·梅勒的感受、艾伦·图灵的经历,还是采访对话。纪录剧场的奥义在于如何编辑这些纪录,于是,并不在演出现场但真实存在的作家托马斯·梅勒、演出现场中以影像方式现身的托马斯·梅勒本人、取代他来到演出现场的仿真机器人、艾伦·图灵的人生经历、图灵测试、托马斯·梅勒的采访对象,至少有六个层面形成互文,指向接近全剧尾声时的一句台词:“我的机器人是道林·格雷,而我则是那幅正在衰败的画像。”其背后对人工智能的发问又构成一层互文——类人复制品能不能取代人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类又由谁“编程”?

对AI的思辨 人与机器人互相解构

“恐怖谷理论”由日本机器人科学家森政弘于1970年提出,是指机器人看起来像人类而形似度又不足时,所引发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恐怖谷》一剧的后三分之一,影像中的托马斯·梅勒让硅胶一层层覆盖他的面部,之后到动画公司用3D技术打印了自己的身体,然后展现了观众眼前的机器人如何被制造出来。眼球的凹凸、硅胶面具拉扯的效果……这个过程的展示,说不清是机器人解构了真实的人,还是真实的人在解构机器人,甚至连“真实”二字也要打个问号了。

声音是又一个不在场但“真实”的托马斯·梅勒。导演斯特凡·凯奇这一次对耳机的使用似乎是毫无必要的,假设不存在多语种观众同场观剧,现场只需播放一种语言,耳机就不再只是传送声波的设备,它制造了另一种声音文本,针对个体并使得每个个体更加集中精力。这又是一个悖论——在聚集的人群中孤立每一位观众,每一位观众在孤立中体验着聚集。

这样的作品还是会让人想到布莱希特吧,是他提出不要扮演,要叙述;不要情节的完整,要插曲和打断;不要共鸣,要间离效果,要让司空见惯的事物陌生化;不要麻醉剂一般的娱乐,科学时代的娱乐是思辨。

2018年首演的《恐怖谷》架构了一场模仿演讲的演讲,相对于里米尼纪录剧团的其他大部分作品,它在形式上是最接近传统戏剧的。上海场的演出场地YOUNG剧场“绿匣子”共168个座位,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剧场。小剧场原本是实验戏剧的场域,在我国一度因运营成本较低而产生了很多商业戏剧。近年来,小剧场同样面临制作和场租成本增长的现实。那么在走入“科学时代”之后,思辨会不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娱乐?我们的小剧场戏剧是否能继续蓬勃?

对于人工智能持有什么态度?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对剧场创作产生什么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导演斯特凡·凯奇的回答是,剧场不断创造人类共存和连接的新方式,但歌剧和芭蕾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并不会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消失,尽管它们的一部分或许可以在技术上被复制和取代。他认为,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明确体现在功能性上,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高效;而艺术往往让我们变得低效,让节奏变慢,去思考我们究竟做了什么。责任编辑:孙妍(EN109)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7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能载人、会托马斯全旋!年度最强国产四轮足机器人来袭
...操动作:原地旋转两周、两足倒立旋转三周半,接着一套托马斯全旋让人目不暇接,还能在悬崖边上表演侧空翻,落地非常稳。不止如此,这台机器狗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一路可以冲下来,即便是坡
2024-12-23 19:03:00
德甲-布兰特拜尔相互传射 格罗斯直红多特3-1狼堡
...特蒙德。第46分钟,沃尔夫斯堡进行换人调整,恩梅加和托马斯分别替换思文凯和基利安。第47分钟,多特右路横传,马伦点球点附近推射踢空。 第49分钟,恩梅加的射门击中门框。第5
2024-12-23 10:31:00
一名艺术家花费80小时制作托马斯-穆勒的木像
5月4日讯据拜仁俱乐部杂志säbener51报道,一名艺术家为托马斯-穆勒制作木像,以致敬这位拜仁传奇。德国知名记者法尔克转发了这一新闻,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他是俱乐部的标志性
2024-05-04 20:10:00
“她”的资源太好了:才5岁,画作卖了百万美元
...历史最高成交价纪录。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有着人类外形的机器人艺术家,Ai-Da“出生”于2019年。如今才5岁的“她”不仅参加过多场国际文化活动,还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举办过个展。A
2024-11-19 13:38:00
济南托马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国际美食节,共享多元文化盛宴
近日,济南市托马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JTIS)成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国际美食节。此次活动以集市形式展开,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美食,为师生和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多元文化盛宴。活
2024-06-02 17:03:00
书讯 |《巴黎评论·出版人访谈》:为您讲述文学出版的奥秘
...那些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的作家:埃兹拉•庞德、迪伦•托马斯、格特鲁德•斯泰因、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亨利•米勒、萨缪尔•贝克特、T.S.艾略特、J.D.塞林格、杰克•凯鲁亚克、雷
2025-03-21 10:42:00
荷兰青年托马斯二上武当山:痴迷武术、洞箫和古琴,感觉“前世我是中国人”
...于武当山财神庙的武当道家养生院,来自荷兰的24岁青年托马斯正在天然练功场内学习武当武术。这已是他第二次不远万里来到这片道教圣地,只为更深入地探寻和沉浸在他所热爱的武当文化中。
2025-08-15 18:30:00
BBC《与恐龙同行》25年后回归,中国科学成果贯穿这一季
...团队身着特制动作捕捉服,为霸王龙场景进行实景拍摄。托马斯·斯科特(Thomas Scott)回忆道:“附近遛狗的居民一直用好奇的眼神打量我们,他们的目光和表情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2025-05-28 17:55:00
秦淮灯彩为媒,“德国女婿”回宁再续非遗情缘
11月7日,时隔一年,来自德国的南京女婿托马斯·瓦格纳与妻子再次回到南京,学习秦淮灯彩的制作工艺。这是他第二次跟随中国非物质遗产秦淮灯会国家级传承人顾业亮,感受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
2024-11-09 15:1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第36届亚洲小姐全球大赛在深圳圆满收官
近日,第36届亚洲小姐全球大赛在深圳圆满收官。评审团大中华赛区主席张琳梓,赛区主席马玉红,第36届亚洲小姐竞选大赛大中华区名誉主席聂玉声
2025-11-07 09:25:00
以传递快乐为家训,王牌宗族携手闯过十重关卡。而今宗族之内暗流涌动,他们将迎来终极考验!谁有资格成为下一位掌事人?这场关乎宗族未来的对决
2025-11-07 10:56:00
11月6日,上影新片《菜肉馄饨》举办了上海首映礼,一众主创携手亮相,与观众热情交流,现场氛围欢乐温馨。影片由王隽担任总出品人及总制片人
2025-11-07 13:28:00
家庭群像暖心开播!《四喜》今晚登陆央八,感知中式情感的烟火欢喜
立冬已至,暖剧先行。今晚起,由中央电视台、腾讯视频、瞳盟影视出品,由沈严总导演,沈阳导演,蓝小汐编剧的现实主义生活情感群像剧《四喜》
2025-11-07 13:28:00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 共筑家园时代强音
海峡舞集《六十八海里》&海峡组歌《直挂云帆济沧海》2025年11月5日19:30,一场以"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共筑家园"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将在闽江之心青年会广场隆重上演
2025-11-07 13:28:00
墨染日坛秋,笔绘东方意 —— 《书画里的中国》周书杨沉浸式写生直播
在京城古韵悠长的日坛公园内,青年画家周书杨以笔为媒、以墨为韵,在《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节目组的镜头下展开了一场沉浸式写生创作
2025-11-07 13:28:00
《还珠》开播! 芒果TV打造超级IP短剧 罗一舟胡连馨上演“穿珠”
今日(11月7日),由湖南卫视、芒果TV出品,台湾怡人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影视进行IP授权,芒果TV大芒计划、上海影视、武汉青春品像联合制作的微短剧《还珠》正式在芒果TV全网独播
2025-11-07 13:28:00
《非来不可》第三季持续圈粉:以山河为幕,演绎一场有笑有泪的沉浸式游学
自开播以来,由江苏卫视、音你文化、聚仁乐颜联合出品,聚仁传媒承制的《非来不可》第三季以“山河即课堂,行走即成长”为脉络
2025-11-07 13:58:00
《一路繁花2》第三期:影后饭局火花四射,家庭那达慕与寻鹿之旅见证繁花团团魂升温
近日,爱奇艺自制综艺《一路繁花2》同步上线了第三期正片。何赛飞、刘嘉玲、刘晓庆、宁静、张柏芝与柯淳、邵子恒组成的繁花团深入呼伦贝尔大草原与大兴安岭腹地
2025-11-07 13:59:00
非遗同行探艺韵,核雕体验传匠心
近日,苏州市秦永芳美育名师工作室与高新区“寻芳”非遗工作坊携手,走进苏州工艺美校万象手工艺学院,开展沉浸式游学活动,在雨中美景与传统技艺间
2025-11-07 14:07:00
2025中国新音乐排行榜颁奖盛典 23项重磅奖项即将揭晓
2025中国新音乐排行榜颁奖盛典将于11月14日晚19:30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4D厅举办。作为MUSIC P.I.E-2025杭州国际音乐·演艺产业国际博览会的核心重磅环节之一
2025-11-07 15:59: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观影研学活动
鲁网11月7日讯为让学生沉浸式接受红色爱国教育,恰逢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举办之际,近日,临沂金盾小学精心组织了《战歌行》观影与红色研学活动
2025-11-07 16:31:00
临沂第六中学太原路校区2023级“光影忆史 家国在心”观影征文活动圆满落幕
鲁网11月7日讯当红色光影照亮少年眼眸,当家国情怀流淌于字里行间,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一次直抵心灵的精神洗礼,在临沂第六中学太原路校区温情落幕
2025-11-07 16:34:00
b80b57588b5bddd40aa8b4e9e42f124f东南网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黄智超 郭晓凯)福建省文联推出“闽派”文艺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
2025-11-07 16:53:00
11.2赴刘伊芮之约:在星空现场,听新歌叙暖,旧曲藏心
当歌声与星空相遇,便有了最动人的时光叙事。11月2日下午两点,创作歌手刘伊芮携全新作品与经典佳作登陆星空现场艺术中心,用一场诚意满满的首唱会
2025-11-0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