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讲“上海话”的《雷雨》受邀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0:00 来源:新民晚报

讲“上海话”的《雷雨》即将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今年是曹禺《雷雨》发表90周年,北京人艺即将举行“2024‘人艺之友日’暨纪念《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系列活动”。作为首部受邀作品,5月17日-19日,上海市宝山沪剧团创新之作——方言话剧《雷雨》率先在曹禺剧场上演。据主办方透露,开票仅一周,三场演出票已销售过半。

讲“上海话”的《雷雨》受邀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

“都知道,沪剧《雷雨》是我们的看家戏,没想到此次受邀的恰是最新的试水之作。”剧团艺术总监、该剧主演华雯接到邀请时意外又惊喜:“这是宝山沪剧团首度尝试方言话剧,没想到获得年轻人的追捧和市场的肯定。”在她看来,沪剧也好,方言话剧也罢,传播上海声音、传承上海方言始终是沪剧人当仁不让的责任,“能站在北京人艺的舞台,用上海话演一出《雷雨》,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一份荣耀。”

北京人艺抛来橄榄枝

方言话剧《雷雨》创排于2022年初,经历演艺市场的低迷期,捉襟见肘的宝山沪剧团正在寻求市场“突围”。正规沪剧团去排一部方言话剧,这一决定最初遭遇不小的阻力和争议。年届退休的华雯担心剧团乃至剧种的未来,坚持要探索:“过去我们总琢磨如何改变沪剧现状,觉得传统戏曲面临时代挑战已经很艰难了,如今我们或许要直面更残酷的现实——沪语大环境的削弱。要是大家连上海话都不说了,还谈什么沪剧的未来?”

讲“上海话”的《雷雨》受邀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

没想到试水之作既成为一匹市场“黑马”。该剧首轮演出六场一票难求,之后短短一年走遍长三角演出二十余场。与此同时,剧组还走入华东师范大学,“繁漪”“鲁贵”现身说法教新一代大学生如何咬准“尖团音”,说出一口原汁原味的上海话。去年5月,《雷雨》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三场,让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扩散至全国。

此次能接到北京人艺抛出的橄榄枝,乃口碑使然。华雯在接到邀请后也曾好奇:“今年是《雷雨》年,为什么会找到我们?”对方表示:“听说这两年,上海出了一部讲‘上海话’的《雷雨》,全国很多年轻人都慕名而去,所以就想借着这次机会邀请你们来演出。”

据悉,同样被邀请的还有天津人艺的话剧《雷雨》和山东省话剧院全本《雷雨》。而北京人艺经典版《雷雨》也将上演。

不拘一格闯出新路

不同于如今舞台作品动辄千万耗资,小成本制作的方言话剧《雷雨》几乎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舞美布景有别于传统厅堂结构的实景舞台,视觉呈现虚实结合,追求“暗黑童话”的氛围感。七八面巨型镂花窗棂横跨舞台成为背景,年轻舞美设计王瑜淘来了孔雀绿的沙发、胡桃木的家具,将舞美成本控制在20万元。

讲“上海话”的《雷雨》受邀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

舞台上,繁漪初亮相,一身湖蓝色丝绒旗袍,两侧开襟处有褶皱薄纱,当她沿着旋转楼梯徐徐下行,裙摆随着步伐轻摆,别具风韵。该剧包括“繁漪”在内,所有主演都只得一套新服装。导演吴汶聪说:“还好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一装到底也合情理。但为配合演员情绪转换,同样的服装也会在不同灯光变幻下折射不同光泽,呼应全剧从闷雷、惊雷到炸雷的情境转换。”

全剧高潮时,惊雷炸响,始终悬在正厅中央的巨型吊灯在半空裂成碎片扑簌簌往下掉,好像整个世界都坍塌了。这一设计看似“弹眼落睛”其实巧妙运用了“障眼法”,倒并不很费钱。华雯说:“因是试水之作,我们严格控制成本,最后全剧制作完成,结算下来69万元。”

让出品人许霈霖没料到的是,这部由一班沪剧演员搞出来的话剧,首轮演出就斩获了五十多万票房,不但收回成本还略有盈余。这对一家区级沪剧团来说,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市场化运作。

讲“上海话”的《雷雨》受邀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

但相比经济效益,华雯更看重市场的肯定和观众的口碑:“毕竟我们的初心是为剧团和剧种的未来夯实土壤,培养沪语环境。沪剧要振兴,关键是大环境的振兴。”此次,宝山沪剧团能和一众话剧团同台“打擂”,以方言话剧《雷雨》传播“上海声音”,她感慨:“感谢北京人艺的邀请。方言是城市的味道,上海话是独特的、浪漫的,也是海派的、包容的。此版《雷雨》受邀北上,希望能让更多人解锁上海文化的魅力。”(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禺先生母校南开大学的外文戏剧版《雷雨》受邀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外文戏剧课程组的60余名师生用英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日语、西班牙语、俄语在北京国际戏
2024-05-22 09:46:00
...家戏【文艺院团保留剧目巡礼】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在北京人艺72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深刻的民族化探索与转化。在郭沫若、老舍、曹禺等文学巨匠的引领下,以及焦菊隐、林兆华、于是之
2024-11-20 11:48:00
随时代发展赋予经典更深理解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北京人艺话剧《雷雨》新一轮演出圆满收官随时代发展赋予经典更深理解本报记者 李俐“不愧是经典!从剧本到表演,都值得细细品味。”2月17日至26日,北京人艺经典剧目
2023-02-27 03:24:00
北京人艺公布2024年演出计划
...报新戏创排、经典复排、大规模巡演、公益服务多点发力北京人艺公布2024年演出计划《正红旗下》剧照。本报记者 方非摄本报记者 高倩35部剧目、503场演出、25万观众,2023
2024-01-31 05:06:00
有生命的戏剧是属于人民的戏剧
...艺术剧院供图2022年12月2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艺术委员会顾问郑榕逝世,享年98岁。7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郑榕始终将艺术视若生命,先后参演
2023-02-21 00:04:00
...京市农村文艺工作队磨砺了一番,到了 1969 年,成功进入北京人艺,开启了他辉煌的话剧演员生涯。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他将 20 多个角色都演绎得活灵活现。像在《伊索》里,把伊
2024-12-13 10:51:00
“太上老君”回仙界了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郑榕是北京人艺最早的演员之一。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发布讣告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艺术委员会顾问郑榕同志,因病于2022年12月24日8时50分在北京
2022-12-27 05:11:00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高凯)1月8日,北京人艺召开2025年演出剧目新闻发布会。回顾2024年全年的演出与活动,同时正式发布2025年全年演出计划。新排剧目方面,2025
2025-01-08 20:30:00
首都大学生用艺术点亮青春
7月19日晚,400余名首都高校师生在北京人艺观赏了经典名作《雷雨》7月19日晚,400余名首都高校师生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观赏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名作《雷雨》。作为北京人艺的看家
2023-07-21 08:02: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