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本报讯(记者易舟琴)“春季是肉牛生长最快的季节,要注意防范倒春寒,还要加强疾病预防,做好驱虫为育肥打好基础。”4月12日,港北区港城街道农业农村中心副主任、科技特派员陶锋在给港北区旺华种养专业合作社饲管员详细讲解肉牛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做好畜牧春季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对养殖户提出来的技术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近年来,为提升养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港北区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组织辖区科技特派员到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等养殖生产一线,针对饲养管理、动防保健、配种服务、粪污处理等方面,把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养殖户,引导养殖户科学有序地开展生产,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及对动物疾病防护能力,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为养殖企业(户)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护航。
“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牛羊产业,我也是瞄准这个产业集群的市场前景才开始进军养牛业,每年9月、10月到内蒙古等地购进中小体型的肉牛,回来之后科学养殖,育肥增重,到年底抛售出去,中间赚个差价。”养殖场负责人黄勇政笑着说,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占地面积32亩,2020年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生态发酵床牛栏舍1550平方米、储粪房800多平方米。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发展,2022年,养殖场出栏肉牛220多头,产值358万元。目前,养殖场存栏肉牛68头,全部采用秸秆发酵饲料喂养,既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又实现生态养殖。肉牛育成时,每头售价可达1.8万元,收益十分可观。同时,养殖场还辐射带动周边群众30多人参与肉牛养殖,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陶锋表示,科技特派员下乡入村,面对面向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手把手指导养殖企业(户)防疫,每年帮养殖户做好春季和秋季的各种疫病的净化和防控工作。2022年,港北区累计实施各种畜禽免疫注射559.82万头(羽),开展各类培训共35期1250人次,为港北区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悉,港北区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推广示范作用,积极对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培育致富带头人,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产业。2022年港北区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户)达67家(户)、养殖肉牛50头以上的35家(户)、养羊100头以上的16家(户)、存栏家禽1000羽以上的26家(户),养殖业已成为港北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13: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