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
探索发展新模式 培育特色农业产业
——我市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陈程 洪观新闻记者 李天荣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值小龙虾上市旺季,新建区铁河乡龙虾养殖基地里,一片繁忙的捕虾景象,养殖户们正在水中熟练地将一个个地笼取下,解开笼结,再轻抖几下,一只只色泽鲜亮的小龙虾便落入船中,不一会儿便装满了运虾小船。
近年来,新建区铁河乡充分发挥地处赣江下游、紧邻鄱阳湖的区位优势,利用低洼田大力发展稻虾养殖产业,同时依托无人机技术,实现饲料精准投喂,提高养殖效率。
“我们基地主要是养中青4-6两的龙虾,目前每天出虾量保持在6000斤左右,时间会持续到6月25日,预计今年产量在30万斤左右。”铁河乡龙虾养殖大户万怡智说。
好水出好虾,依托铁河乡的生态环境优势,该基地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面积从去年的1000亩扩大至2000余亩,今年还将建设两个龙虾精养示范池。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植保无人机在虾塘上空来回穿梭,精准投喂饲料,提高养殖效率。
通过这几年不断发展,铁河乡的稻虾养殖面积从2020年的2000亩增长到了现在的11000余亩,全年龙虾总产量预计达308万斤,年产值预计6160余万元。同时,当地因地制宜开展了多次小龙虾美食节,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的游客和食客来这里打卡,农文旅融合帮助当地农户收入不断增加。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龙虾节+’系列活动,加快龙虾预制菜等深加工产业发展,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持续做强铁河龙虾品牌,并借助新建厨师之乡的优势,让铁河龙虾‘跳’上更多市民的餐桌,让大家都品尝到铁河龙虾的美味。”铁河乡干部熊慧表示。
“我每天七点来到这里干活,主要就是清理花卉枯枝、浇水施肥,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比只种地好多了。”在南昌县黄马乡,南安村村民胡花莲在“家门口”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近年来,黄马乡在推进产业富民进程中,依托当地生态优势和气候特点,以花兴业,通过种植各类花卉,多层次发展“花海经济”,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技术服务等有效措施,引进和支持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化种植,培育、引导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花卉种植产业,让越来越多百姓享受到花卉种植带来的“红利”。
目前,黄马乡花卉种植面积达76亩,涵盖五色梅、黄金菊、四季山茶等30余个品种,形成养护、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解决了周边26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年人均收入增加1.6万元。
在位于进贤县前坊镇的江西晨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各种黄桃陆续成熟,一个个硕大饱满的桃子挂满枝头,不少游客正在采摘黄桃。“这里很好,山清水秀,有花有草,每到周末便会带小孩来玩,采摘果子。水果口感非常好,又甜又脆。” 游客刘小娟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园区占地近千亩,种有黄桃、柚子、西瓜等多种水果,年产量可达240万斤,同时,园区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后面的雨水比较少,桃子还是丰收,亩产大概有3000至5000斤,比去年增多1000斤左右。我们确保每个月都有水果,光桃的品种就有七八个。今年会有一个好的收成。一年纯收入可以达到几百万元,带动了3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江西晨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陶伟平表示。
据了解,去年我市投入各级衔接资金超1.6亿元用于发展乡村产业,建设了种养殖基地、农产品仓储加工、休闲农业与旅游等产业项目。当前,一幅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正在南昌铺展开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