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9年无偿献血4万毫升 他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8 1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29年无偿献血4万毫升 他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记山东好人夏信华

1970年出生的夏信华是济南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八涧堡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他自1994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已经坚持了29年,总献血量超过4万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血液总量的8倍,用500毫升的矿泉水瓶子可以装满80余瓶,献血量远远超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标准。对于夏信华而言,献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2011年,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告诉夏信华,学校一名同学患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但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型。受到触动的夏信华当即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在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因为捐献量少、需求量大且保存时间短,全市血小板储存量一直很紧张。根据献血法规定,成年人血小板一年最多可以献24次,仅2020年一年,夏信华除日常捐献全血外,捐献血小板多达21次。他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生动诠释了人民警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大爱境界。

1996年3月的一个夜晚,夏信华下班骑自行车路过百花公园,看到一名女子摔倒在路边口吐白沫,他立即下车,喊来过往路人帮忙救治。原来该女子因家庭矛盾产生轻生念头,吞服了大量安眠药,由于救治及时,该女子幸运地脱离了危险。挽救了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可夏信华并没有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一切平静如常。作为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在供血紧张的时候,献血站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全市血液供应紧张,夏信华立刻赶到了附近的献血站。作为献血站的“常客”,他并没有记住站内的工作人员,但工作人员却都记住了他。戴着口罩的夏信华刚一露面,工作人员就向他打招呼:“夏老师来了!”2022年2月,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给八涧堡派出所寄来了感谢信,表达对夏信华多年来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感谢。他那一心为民的卫士情怀、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被广泛传颂,也鼓舞着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

作为一名派出所民警,夏信华面对繁忙的工作,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工作勤勉、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20年来,先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80余人,曾经两次负伤流血,为济南市公共交通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二十多年的执着坚守。夏信华用他的实际行动守护着泉城血脉,用热血传递温暖,用爱心点燃希望,生动诠释了一名公安民警为民爱民、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参加工作以来,夏信华先后获得济南市公安局5次嘉奖,并荣获“全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迪卫忠: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报通讯员 欠晓春 传递生命的温暖,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无偿献血就是其中一种。 今年52岁的迪卫忠,是西安铁路集团公司新丰车站的一名工人,是地地道道的渭南人。16年来,他用无偿献
2023-07-20 00:58:00
...热心公益。1999年,他第一次挽袖献血,20多年来,见证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从最初的本式献血证到如今的电子献血证,也记录了他用无私奉献凝聚爱心的历程。他就是聊城市第八届道德
2023-08-09 09:54:00
十年风雨无阻,他用30次献血书写“热血先锋”担当
...几日秋雨淅沥,刘伟如约走进献血屋,完成了他的第30次无偿献血。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襟,却丝毫没有阻挡他兑现承诺的脚步。刘伟是一名党员,也是一位坚持献血十余年的“热血先锋”。刘伟的
2025-10-14 22:51:00
菏泽市立医院徐启良:医者仁心有大爱,热血奉献显担当
...仅在医疗岗位上救死扶伤,还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践行者。徐启良累计献血14次,献血总量达到了5500毫升。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他多年来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以
2024-12-16 11:17:00
蒙阴镇卫生院职工董志山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
...系统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生动缩影。自投身无偿献血事业以来,董志山同志以热血为墨、以行动为笔,在8年间累计献血42次,总量达15500毫升,相当于3-4个成年人全身血
2025-09-03 17:13:00
21年、82600ml热血!他用行动点亮淄博温度
...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颁发的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1次,6次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次获得铜奖。种种荣誉,是对栾贻焱无私奉献的高度认可,更是
2025-06-14 16:12:00
他用热血,让生命“怒放”
...华骨髓库第19071例、江西省第37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已无偿献血13年,累计献血45次。献血总量累计达17500毫升
2025-09-24 05:52:00
凝聚热血 为爱续航 ——无棣县车王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联合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彩车王”志愿者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机关干部、教师、医护人员、群众等积极响应,踊跃参加,用自己的热血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助力生命续航。活动现场,
2024-01-06 22:28:00
...238次家住合肥市蜀山区姚公新村的陈伟光,是一名60岁的无偿献血者,今年3月份,他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无偿献血。在这之前,他已经用23年的坚持,共献全血12次,献血小板226
2023-03-16 00: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