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没想到在最后确定离监探亲名额时,监区的警官们给我投了全票,这是对我改造成绩的肯定,也是我这辈子得到的最大的认可。出监后,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守法公民。”辽宁省营口监狱罪犯董某在离监探亲前,对监狱警官说。2月8日上午,营口监狱三名警察送董某回家探亲,了解到董某家庭困难,监狱警察为他和他父亲送去了过节的生活物资。董父流着眼泪感慨万千:“我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没教育好孩子,我心怀愧疚啊!没想到监狱警察把我儿子教育得这么好,不但抢着干活,还学会了劳动技术……”
亲情呼唤:离监探亲是最幸福的回家之路
“世界上最幸福的路是回家的路”,从2月2日北方小年那天起,辽宁9所监狱在押的12名符合离监探亲条件的罪犯,佩戴定位手环离开监狱,走上与亲人团聚的“回家之路”。“这几天已经兴奋地吃不好睡不着了,每天都在想见到他们说些什么,终于‘熬’到了这天......”辽宁省瓦房店监狱罪犯车某离监探亲走出监狱大门时激动地说。车某离监当天一大早换上父母提前给他送来的衣服后,反复的对着镜子整理,这将是车某服刑12年以来第一次跨出监狱大门,他希望把最好的样子展现给家人。
“爸,妈......”当监狱大门缓缓打开,见到父母的车某泣不成声,想了无数次见面想对父母说的话,却一句也没能说出口,一家三口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车某母亲抱着12年来只能隔着玻璃看却一次也摸不到的儿子时,眼泪决堤了:“知道他能离监回家,我这心里每天就盼着这天的到来,尤其是他爷爷这些年几乎天天都在念叨他,他爷今年正好100岁,在这样一个时间里我们能够团聚,真的要感谢监狱出了这样的好政策”。
这是辽宁监狱继2018年、2019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2024年春节前开始,在全省监狱规范化、常态化开展罪犯离监探亲工作,这是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监狱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国家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手段。
“离监探亲是对改造表现好的罪犯的一种奖励措施,对促进罪犯积极改造、改造成守法公民、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探亲一人、带动一群、教育一片’,改造好一个罪犯,相当于给一个破碎的家庭重建了生活信心,这是监狱警察常年坚守在高墙内改造罪犯,一点一滴积累出的成效,为社会平安稳定贡献了监狱人的力量!”辽宁省监狱管理局狱政管理处处长仲文说。
得来不易:多年积极改造得到的探亲机会
2月9日大年三十儿,辽宁省大连南关岭监狱罪犯战某,穿着家人买的新衣裳,抱着他亲手为其88岁的奶奶缝制的坎肩,迈着忐忑期盼的脚步,踏上了属于他的春节离监探亲路。对于战某来说,这个离监探亲的机会来之不易。2011年7月,战某入狱以来,已经12年没有回家了。2018年大连南关岭监狱重启离监探亲工作,战某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取到这个机会。三年前,爷爷的去世,被战某视为人生最大的遗憾,此次离监探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陪疼爱他的奶奶过一个团圆年。
战某通过积极改造,先是被监区纳入宽管级处遇,更是做到了“三年内无处罚、一年内无扣分”。截止1月底,战某余刑已不足7个月,经个人申报,监区调审、研判,综合评定其罪名、刑期以及亲属和家庭等条件均已符合离监探亲规定,这才由监区报请监狱进行审核。监狱再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危险性评估等大量工作,并在与罪犯家庭所在地的派出所和村委会达成一致,报请省监狱管理局批准后,才正式准予离监探亲。当战某颤抖地拿起了亲手缝制的坎肩,像一个孩子献宝般哄着老人,给老人喂着饭。一个叫“家”的东西,仿佛这一刻才完整。
“亲情和家庭一直是罪犯走向新生的主要动力之一。组织罪犯短期离监、暂回社会、再续亲情,让亲情的温暖透进高墙,激发罪犯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心,促进罪犯增强改造信心,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这体现了新时代监狱工作法度与温度的有机融合,展现了监狱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自信态度。”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处长贾立伟说。
辽宁监狱依法审查把关,严格按照《监狱法》《罪犯离监探亲和特许离监规定》,从源头严格把控罪犯申报的离监探亲的资格。以“公正审批、阳光监督、公开公示”为前提,经监区集体推荐、教育风险评估、狱政综合审核、监狱长办公会研究审批,并邀请驻监检察机关、执法监督员监督后,在监区、监狱范围内进行“两榜公示”。更要确保绝对安全,离监探亲前,对审批合格的罪犯开展集体谈话和个别教育,并与罪犯家属共同签订《罪犯保证书》《罪犯家属具保书》《安全协议书》,确保罪犯探亲期间全程受控、严守纪律、服从管理、履行责任,保证罪犯“放得出去,收得回来”。
向往新生:教育改造获得自食其力的技能
2月18日下午,营口监狱离监探亲罪犯董某的父亲赶到营口监狱,送来了法院开具的董某缴纳罚金5.5万元的收据。董某家庭很困难,离监探亲期间的董某动员劝说父亲、姑姑、哥哥帮其凑齐赔偿被害人的罚金。用董某的话说“服刑7年多的时间,监区定期组织我们学习法律知识,我认识到了自己触犯了法律,给被害人带来伤害,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影响,看见我的老父亲仍然住在破旧的出租屋,那种当不孝儿子的心酸形容不出来。出去后我要积极努力生活、堂堂正正做人,不欠账更不欠亲情!”董某父子俩每天都谈到深夜,他最大心愿就是早日减刑出监,用自己所学技术赡养父亲,照顾父亲晚年的生活。
营口监狱一监区监区长朱程林说:“董某在改造期间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出监后再就业,每月工资完全能养活自己,这也是他让家人筹措5.5万元罚金的底气,我们监区类似董某这样掌握一技之长的罪犯还有很多,监区针对改造表现好且家庭困难的罪犯,积极帮助他们联系相关的企业,争取做到出监就上班,真正的做到自食其力,才能减少他们再次犯罪的可能”。
“闺女,这十多年妈不在你身边,苦了你了,妈妈在监狱这几年拿到了好几个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听说出监之后,像我这样的成手,能找到养活自己的工作,闺女你别哭啊,到时候妈还能贴补家用,不能成为你的负担!”家住沈阳市于洪区的辽宁省女子监狱罪犯关某抱着女儿亏欠地说,像关某一样努力改造的罪犯不但怀着对父母、孩子深深的亏欠,他们在监狱表现得非常积极,想通过这种方式暂时放下愧疚的心理,却在与家人团聚的瞬间,激发了对新生的向往,他们也想通过一己之力弥补这些年不能陪伴的“错”。
辽宁监狱为贯彻落实司法部提出的“坚持守正创新,始终把改造罪犯作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的部署要求,坚持“社会所需、监狱所能、罪犯所盼”的工作原则,着重在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面采取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举措,通过与地方人社部门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引入精品课程,拓宽就业渠道,组织罪犯系统学习面点制作、康复护理、中式烹调、美容美发等实用性强、上手快、就业前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让更多罪犯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谋生本领,为刑满释放后重新融入社会、走向新生、降低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开展离监探亲工作,安全是前提和基础。我们将继续加大改造罪犯的奖励力度,拓宽处遇机制,开展帮教、帮扶、走访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感化活动。同时加强与公安、检察、基层组织等部门沟通协调,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子女参加中、高考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期间,做好罪犯离监探亲工作,在罪犯中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辽宁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高长生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