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北京石油学院附小五(9)班 唐刘泽
“‘日’十四里接‘走’宗;‘日’十五,打‘头’腐……”回到老家安徽省宿松县的我,刚一开口跟着当地小伙伴们哼唱民谣,就被狠狠笑话了一通。“二”的发音像“日”,“祖宗”变成了“走宗”,“豆腐”成了“头腐”……别说他们笑得喘不过气了,连我也被自己这怪味家乡话逗笑了。
回老家过年的欢乐,绝不止于体验方言。从腊月二十四——宿松的小年开始,乐呵事就停不下来。看,家家户户摆福祀,燃红蜡,烧香放炮接祖宗。我忙缠着爷爷要看家谱:“快让我瞧瞧,家谱上写上了我的名字没?”听,一卷万响的长鞭,把我震得捂耳乱蹦。“过瘾,太过瘾了!”我一晚上足足念叨了上万遍这句话。
这还算不得高潮,到了腊月二十八,大年开始了,一切欢乐才到达顶峰。腊月二十七夜里12点,我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鞭炮声惊醒,还没缓过神,就被爸爸掀开了被子:“赶紧起床,吃年饭了!”我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了时间,问:“半夜吃早饭?”爸爸笑着说:“在宿松,大年的早饭越早越好,这叫抢早。旧时候是穷人为了躲债提前过年,现在是借‘早’抢个好彩头,预示一年好运早早来。”我又问:“二十八就过年了,那大年三十咱还过吗?”“过啊,那顿团圆饭是少不了的!”我立刻来了精神,带着兴奋,吃下了喷香的夜宵,哦不,是宿松的大年早饭!
到了除夕的傍晚,同姓同族的人都集中到宗氏祠堂里祭祖。我乖乖地跟着唐氏家族的队伍跪拜祖宗,为国家和小家祈福。祭祖后,颇显长幼次序的拜年活动开始了。拜年先到谁家、后到谁家,规矩严格。接受拜年的人家不仅要烧茶、泡茶以示厚待,还要回赠宿松特有的点心——糕,取“高(糕)来高(糕)去”的谐音表达祝福。我在长辈家拜年饮茶品糕,觉得每一口茶饮点心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和深厚的文化。
爸妈说过年是“乡愁的慰藉”,以前我还不太懂得这个意思,回宿松过次年,我一下子明白了“出生地”和“祖籍”的区别。我爱故乡宿松的年,这份爱是叶对根的思念!指导教师 樊微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