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每日商报讯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迅猛发展,黑客攻击破坏、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发案更为频繁。昨日,杭州市公安局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杭州公安机关“净网2023”专项行动推进情况。
据悉,今年以来,杭州公安共侦办涉网犯罪案件6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00余名,有效震慑本地涉网犯罪行为,保障网络空间安靖清朗。
公布的案件中,记者发现都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低价购买的会员可能是网络犯罪销赃渠道,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等。
利用应用漏洞,1元购买价值278元会员
有公司损失180余万元
网上出售的低价会员靠谱吗?这很可能是网络犯罪的“销赃渠道”。
今年10月,杭州网安接辖区某科技公司报警,反映有人在短短10天内使用79个账号疯狂操作6500多次充值,每次都以1元的低价购买价值278元的会员服务,造成公司直接经济损失180余万元。
杭州网警通过侦查发现,有一黑产团伙利用手机“应用内购买”的漏洞,通过技术方式篡改支付凭证数据,干扰认证过程,实现低价购买会员并在C2C平台转售牟利。
该团伙以1元价格购买会员,转手又以原价约六折的价格出售。不少人在网上看到低价会员后纷纷购买,截至案发,该团伙已非法获利数十万元。目前,杭州网警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扣押8部作案手机。
警方提醒,“低价代充”的背后大都隐藏着违法犯罪行为,充值会员要通过官方的正规渠道购买,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成为网络犯罪的“销赃渠道”,如发现可疑情况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
建“社工库”机器人贩卖个人信息
幕后黑客竟是19岁小伙
一些明星、网红的个人行程等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今年11月,杭州网警在网上巡查工作时发现,有人在境外社交平台上建立了“社工库(黑客们将泄露的用户数据整合分析,然后集中归档在一个地方)”机器人,大肆贩卖公民个人信息。
网警调查发现,该库里存储着国内大量明星和网红的身份信息。网民付费后,输入名字就能获取查询权限。
11月23日,警方在广西将犯罪嫌疑人韦某成功抓获,扣押手机2部、SD卡5张、硬盘2个,查获公民个人信息80余万条,冻结资金5万余元,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
见到韦某,警方吃了一惊,韦某今年才19岁,喜爱钻研计算机,高中时便自学编程,并且掌握了黑客技术。高中辍学后,他把自己关在家里,继续自学计算机,整日在网上冲浪。
一天,韦某在境外社交平台上看到一条“社工库”发布找合作的信息,薪资可观。他头脑一热,想着合作能挣不少钱,便主动联系了过去。
“社工库”的对接人员为韦某提供源代码接口,韦某经过加工后,再通过代码程序制作出能够自动进行虚拟币付费交易的“机器人”,其中含有大量的公民信息。
“机器人”制作好后,韦某再利用平台大面积将其转发到各类群,以达到推广引流的目的。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机器人”,成功非法获取相应的公民信息,韦某也赚得了一大笔钱。
随着大量的交易成功实现,韦某深知再继续下去会存有很大风险。于是,他又从平台上招收两名交易代收人员陈某、陈某某,通过虚拟币转换获利。
就在韦某以为自己布置得精密,准备坐等收钱的时候,殊不知,他已然被警方悄悄盯上。
目前,该案共抓获三名嫌疑人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8: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