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汉皇帝为何在长安和洛阳搞出两座祭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31 21: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宗庙是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谁能想到,东汉的皇帝们集体懵圈,居然拜错了祖先,他们放着自己的祖宗不磕头,却给别人家当孝子贤孙。

即便出身贫苦如朱元璋,人家还能找到朱五四、朱六一,刘家是皇室后裔,难道没落到连祖宗是谁都找不到了?

当然不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谱系很清楚,汉景帝是他的六世祖,以下分别是:五世祖长沙王刘发、高祖舂陵侯刘买、曾祖郁林太守刘外、祖父巨鹿都尉刘回、父亲济阳县令刘钦。

虽然刘家有点王小二过年的趋势,但好歹是官宦人家,有头有面的人物。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他的子孙们“上错坟”了呢?

这事要从光武帝刘秀的一个决定谈起。

东汉建立后不久,刘秀突然宣布自己“换爹”了,从今以后跟刘钦断绝父子关系,他又给自己找了个“新爹”——汉元帝刘奭。

当了皇帝就不认爹,难道爷俩苦大仇深?还是刘秀想沾汉元帝的光?

皇帝是要脸面的人,哪怕刘秀跟他爹打破头也绝不敢因此不认爹。其实刘秀是个苦命娃,父亲去世时他才8岁,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模糊的记忆,没有丝毫仇怨。

刘秀已经是皇帝还需要沾前朝皇帝的光吗?

我们先将刘秀与汉元帝的关系捋一下:汉元帝是汉景帝的第十子汉武帝的四世孙,刘秀是汉景帝的第六子长沙王刘发的五世孙,也就是说,他们早在四五代之前就分叉了,按照古人“四代亲尽”的活法,他们除了一个“同宗”的标识,连亲戚关系都算不上了。

刘秀出生时,汉元帝已经去世二十七年了,二人毫无交集;刘秀登基时,西汉帝国也已经亡了十七年了,所以,刘秀沾汉元帝的光似乎天方夜谭。

但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刘秀还真的沾了汉元帝的光。在宣布自己被过继给汉元帝后,刘秀同时宣称,他就是汉元帝的太子,并且以皇家嫡系的身份继承了皇位。

弄了半天,竟然是为了蹭一个“太子”的身份,这是不是太搞怪了?

这都要怪古代的“天命理论”,古人认为,王朝的建立必须要符合天命,皇帝更要合法继承。基于这两个条件,刘秀建立的帝国该如何证明“天命所归”呢?又该如何证明自己的皇位是合法的呢?

“天命”这玩意儿摸不着,看不到,只能靠凡人寻找蛛丝马迹,难度太大。当初汉朝取代秦朝,人们花费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来证明它的合法性,直到西汉日暮西山,这个话题都没停止过。

所以刘秀采取了“走捷径”的办法:我的帝国不是新帝国,而就是汉朝,我仅仅是“恢复汉室”,汉帝国的合法性已经验证过了,所以我的帝国就是“免检产品”。我的皇位也不是抢来的,我本来就是皇家嫡系,按照宗法制,我以太子身份即位,是“质量信得过产品”。

认一个爹,就洗白了“抢来”的政权、“夺来”的皇位,你说刘秀的这个便宜沾的大不大?

但问题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沾了光,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亲爹不能认了,祖宗也不能乱祭祀了。

这一点刘秀心知肚明,早在建武二年邓禹西征,攻入长安时,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西汉十一位皇帝的神位打包特快专递送往洛阳。

可别小看这十一块木牌,它们代表了王朝的正统性,刘秀有了它们就等于掐住了天下人的心。

于是刘秀赶紧在洛阳建高祖庙,并以后嗣皇帝的身份祭拜高祖、太宗、世宗、中宗、高宗及成、哀、平诸帝,这就是东汉的皇帝会供奉西汉皇帝的原因。

可是刘秀多少还有点不甘心,总是想着打点擦边球,将自家的祖宗一起供奉了。于是他又在洛阳修建了“亲庙”,专门用来祭祀自父亲以上四代祖先。

这一来,洛阳有了两个祭祀场所,一个是以刘邦为首的“宗庙”,一个是以舂陵侯刘买为首的“亲庙”,两庙并列,共同祭祀。

看起来挺完美的一件事,但找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祭祀不是开玩笑,它代表了国家的法统,您既然继承了大汉的嫡系,就不能顾私情去祭祀亲庙。

简单的祭祀行为,被上升了到了法统的高度,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

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环境看待这件事,事实上,历史上为了继承法统的问题,曾经多次爆发重大事件。比如,汉哀帝追谥生父刘康为“定陶恭皇”、宋英宗追谥生父赵允让的“濮议之争”、嘉靖皇帝追谥生父朱祐杬的“大礼议之争”等等。

这些争议既是“正名”之战,也是维护法统之战,甚至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工具。

这场非议争论了好几年,事实上,如果不是大臣们的反对,我估计刘秀一定会“得寸进尺”,直接追封自己的四代近亲为皇帝。

迫于压力,李秀只好妥协,到头来,生身父亲刘钦只被追封了一个“南顿君”的封号。后来,他又被迫将“亲庙”移到家乡舂陵乡(改称章陵县),由庶系子孙及当地官员祭拜,他自己以及东汉的历代帝王都不能再去祭拜了。

刘秀去世后,汉明帝在洛阳替父亲建“世祖庙”,将西汉历代帝王的神位全都移回长安,从此东汉帝国形成了两座宗庙,即长安的“高祖庙”和洛阳的“世祖庙”,高祖庙祭祀以高祖刘邦为首的西汉历代帝王,世祖庙祭祀以世祖刘秀为首的东汉历代帝王。

汉明帝为何要将两汉帝王分别建庙祭祀呢?理由很简单,为了抬高父亲的地位。

光武帝刘秀“投机取巧”,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他将自己的开国皇帝身份弄没了,这就势必带来一个大麻烦。

按照古代天子“七庙”的规矩,高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四位先祖,再加上现任皇帝以上的三代祖先,合称七庙。前四庙享有“不祧”(永世祭祀)的特权,后三庙随着时代推移,会被拆毁(亲尽庙毁)。

也就是说,等到刘秀的玄孙即位后,他只祭祀父、祖、曾祖,以及四位不祧先祖,而刘秀作为高祖,他的祭庙就会被拆毁,神位就会被扔进“犄角旮旯”,跟那些被祧的刘家人一起“拼桌吃饭”。

作为一名事实上的开国皇帝,这显然很不公平,按照历史功绩,刘秀应该与刘邦平起平坐。

汉明帝于是打破惯例,给父亲上了一个“祖”(世祖)的庙号,而不是常规的“宗”,并且跟西汉帝王们“分灶”。如此一来,刘秀死后又神奇般地恢复了开国之君的待遇。

从那以后,东汉的皇帝们就高祖庙和世祖庙一起祭祀,既保住了法统上的合法性,又兼顾了东汉一脉的私情。唯一遗憾的是,刘秀始终没能找回亲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1 00: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孝元庙为高宗,天子世世献祭。”也就是说,汉宣帝和汉元帝的庙号,是在汉平帝时期,由王莽建议立的。汉平帝9岁即位,15岁驾崩,是典型的傀儡天子,有说他就是王莽毒死的。因此,可以
2023-05-04 13:53:00
刘秀是王莽的“表弟”?别不信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和四个女儿,长女王君侠,西汉广恩君,次女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三女王君力,西汉广惠君,四女王君弟,西汉广施君。王莽长子王凤,是汉成帝刘骜时期的大司马、大将军,次子王曼,
2023-07-14 16:19:00
刘秀是王莽的“表弟”?两人见过面吗?别不信,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女儿。长女王君侠,被封为西汉广恩君;次女王政君,乃汉元帝刘奭之皇后;三女王君力,获封西汉广惠君;四女王君弟,被封为西汉广施君。长子王凤,在汉成帝刘骜时期担任大司马、大将军之职
2024-10-10 16:08:00
王莽篡汉后是什么朝代,后来又被谁灭了
...。自然,也就引发了各种不满。另外一方面,本来西汉从汉元帝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民众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到了王莽的新朝,还整出一大堆的改革,更是让民众吃不消。更加剧了社
2023-06-27 21:31:00
王莽篡汉与东汉西汉之分
...灭亡。王莽出生在西汉的外戚世家,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当时王家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因为王家的势力权倾朝野,王家人过奢侈的生活。然而王莽
2023-11-17 06:47:00
东汉建立后,为什么不定都长安呢
...关系,这从他一开始祭祀自己父亲祖父,到后面不得已认汉元帝为父看的出来。从这一角度来看,刘秀舍弃长安,而选择洛阳,确实不排除有“自立门户”的打算。当然,存在数百年的西汉,确实影
2024-05-19 21:59:00
汉朝皇帝谥号:从刘邦到刘备,为何仅三个皇帝谥号无“孝”?
...(汉景帝之子)的后代,隔了大概六七代,在礼法上还认汉元帝为皇考,而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后代,血缘更为淡薄,更不便作为东汉或西汉的继承者身份。同时,由于刘备也是靠自己打下一
2024-02-24 07:46:00
...刘秀西汉的衰落原因 1、衰自元成两帝就道德品质而言,汉元帝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出色的皇帝。他采取了一些节省开支的措施,裁减了自己的随从人员。他对百姓表示关切,在修建陵墓时没有强
2024-03-16 17:26:00
两汉之交是指什么阶段?
...东汉两汉之交期间发生的那些事公元前48年,汉宣帝崩,汉元帝刘奭继位,王政君为皇后,辅理朝政,生子刘骜。公元前33年,汉元帝崩,汉成帝刘骜继位,王政君为皇太后,总理朝政。公元前
2023-01-31 16: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