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6 19: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罗振玉其人

罗振玉出生于江苏淮安,、籍浙江上虞永丰乡。初名宝钰,后改名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十五岁举秀才。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乡间为塾师并著书。光绪二十二年(1896),与蒋斧等在上海创立“农学会”,开办农报馆。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东文学社。光绪二十六年(1900),应鄂督张之洞之邀,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次年,入两广总办岑春煊幕参议学务。光绪三十年(1904),受江苏巡抚端方委任,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宣统元年(1909),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农科监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与王国维等避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1919年归国,住天津。1921年,参与组织“敦煌经籍辑存会”。1924年奉溥仪之召,入值南书房。1928年迁居旅顺。“九一八”事变后,参与策划成立伪满洲国,并任多种伪职。1937年去职,死于旅顺。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罗振玉甲骨文八言联荣宝斋藏

罗振玉善识文物,喜研文史,对殷墟甲骨、汉晋木简、墓志铭文及宫中所藏历代图书、历史档案,乃至珍宝、钱币等,都有系统的研究。他自己也收藏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并仔细进行研究和整理,撰写了许多学术价值颇高的专著。他对流散的敦煌文书留心购存,所得文书及海外藏卷照片,大多收入《鸣沙石室佚书》《鸣沙石室佚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敦煌石室遗书三种》《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敦煌石室碎金》《敦煌零拾》《沙州文录补》《敦煌石室遗书》《佚籍丛残初编》《石室秘宝》等书中。还和王国维将斯坦因在敦煌、罗布泊等地发现的汉晋木简照片汇编为《流沙坠简》,并做考释。此外,还撰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二卷、《补唐书张议潮传》《瓜沙曹氏年表》等多种敦煌学论著,尤其注重对中国传统四部经、史、子、集书写本的研究和整理。近现代研究甲骨文者有著名的“四堂”: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和彦堂董作宾。四人研究甲骨文的侧重点不一样,成就也各不相同。罗振玉因研究甲骨文较早,著有《殷墟书契考释》《殷商贞卜文字考》等书,具有先导意义,功莫大焉。他曾在安阳搜罗甲骨达两三万片之多,并利用有限的甲骨文字集成一百七十多副楹联,从而将古奥难识的甲骨文引向书法艺术,并使之推广开来。其著作及刊刻大多收入《罗雪堂先生全集》。

二、关于六朝

六朝又称六代。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晋大司农关中侯郑舒夫人刘氏残墓志

从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中国南方先后有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今南京)建都,因唐朝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中记载了这六个朝代而得名。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里以此六朝作为正统编年纪事,后人将此六个朝代合称为六朝。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东魏宜阳郡王元宝建墓志

六朝同时也泛指南北朝时期。四世纪末至六世纪末,宋、齐、梁、陈四朝先后在我国南方建立政权,称南朝(420—589),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北周先后在我国北方建立政权,称北朝(386—581),二者合称为南北朝。

三、罗振玉与《六朝墓志菁英》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六朝墓志菁英》封面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六朝墓志菁英二编》封面

罗振玉在编印《六朝墓志菁英》的序言中写道:

墓志之传世者,莫盛于李唐,虽屠沽走卒,亦有薶铭,致有文不能施句读,书不能具点画者。六朝则不然,非贵胄显仕,无敢滥用,故传世至罕,而文字则皆华赡可喜。间尝都计乾嘉以来诸家所著录者,其数不逾四十,欲会最影印以传之,以中多佚石,不能备得而止。光宣之间,中州古志出邱垄间者,多魏齐物,予有所闻知,必构(购)求精拓。及辛亥去国,亦必展(辗)转托知好构之,有邮筒往返,经岁始得一纸者,而未尝以难得隳吾志。比年以来,巾笥所储,数逾五十。念致之之难也,乃遴选尤精异者十有八品,选工精印,以广其传。此十八品者,其十六皆出漳洛间,惟刘怀民志出山左,杨胤志出关中。南朝无志石,传世者仅萧敷及敬太妃两志,为人间孤本,今且不知存佚。怀民志出于刘宋,为六朝志石之冠;关中旧无魏志,杨胤一石,等诸麟凤;故亟入之编中。影印既完,纤豪(毫)无失,如出毡墨,颜之曰《六朝墓志菁英》,其余三十余通,亦当次弟(第)印行。至乾嘉以来,所著录诸志之已佚及难致者,当别为一编,与此并传。倘亦寓内治金石学者,所欲睹乎?宣统丁巳中秋前一日,永丰乡人罗振玉书于海东寓居之梦草堂。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六朝墓志菁英》前言

由是可知,《六朝墓志菁英》是罗振玉遴选编印的第一本六朝墓志类书籍资料,后来他又汇集资料,编成《六朝墓志菁英二编》。这犹如我们现在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先是举办了一次,而非直接称之为“首届”(当然也有直接称之为“首届”的),等第二次举办时,就顺其然延续为“第二届”,第一次也就默认为“首届”。所以,大家习惯上都默认《六朝墓志菁英》为“初编”。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晋太中大夫冯恭冢中记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隋陶丘简候萧玚墓志

在序言中,罗振玉将《六朝墓志菁英》遴选的墓志情况、价值等作了详细阐述。初编收录墓志共18品,其中魏墓志16品,隋墓志1品、宋墓志1品。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宋笠乡侯刘怀民墓志

《六朝墓志菁英二编》收录墓志14品,其中晋墓志3品,魏墓志11品。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魏宣武皇帝第一贵嫔夫人司马显姿墓志铭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魏梁州刺史元演墓志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魏献文皇帝第一品嫔侯夫人墓志铭

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魏江阳王次妃石婉墓志

墓志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在史料、文学、书法艺术、地方志等方面都有很多令人期待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经史的补证作用自不必多言。

四、六朝墓志书法的价值

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临摹古人法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我们常常提及并被很多书家临摹的《张黑女墓志》《元略墓志》《元怀墓志》《刁遵墓志》《董美人墓志》等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皆为后世颂扬,其书法艺术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清代,帖学由盛转衰,金石出土益多,考据之学日兴。先有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尊碑思想初见其端。继有包世臣著《艺舟双楫》,于《历下笔谭》《论书绝句》等篇中力倡北碑,遂成碑学初兴之势。作为思想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康有为在阮元、包世臣著述的基础上,著成《广艺舟双楫》,从“尊碑”“卑唐”到“导源”,史论结合,贬抑唐碑和帖学,极力推崇汉魏六朝碑版,他以“托古改制”、提倡改革进化的历史进化哲学观,渗入书学理论与实践,反对盲目因袭前人,主张法古创新。以其卓异的胆识和过人的才学,促成了碑学大兴时代的到来,对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清代碑学的高峰,对民国书法影响深远。碑学经过清初到民国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书家对碑版书法的艺术特征和运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挖掘和展现。当今,我们只要留意国家级书法展览和一些其他的书法大展,就可以看出作品取法墓志者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些作者喜欢碑版书法的魄力雄劲、气象浑厚、点画峻厚;有些作者喜欢墓志书法的俊俏奇逸、方笔的冷峻和棱角分明;有些作者喜欢墓志书法的造型奇特、结构错落有致……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有些作者专门从一些造型奇特的墓志入手,很容易与别人拉开距离。不管哪种书法群体,对墓志书法的研习,都是对墓志的敬仰和挖掘。

从书体演变角度而言,六朝时期很多墓志书法都处在字体新旧演变的进程中,从中可以看出很多书体演变的轨迹。他们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笔法高妙,范式千载,古意未泯且新意迭出。在六朝墓志中,很多墓志蕴含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能够启发书法家的想象力和创作,有很多的书法价值可以挖掘。只可惜当代书家对墓志书法的挖掘还远远不够,这对当代书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0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石镌风华”太原纯阳宫藏历代墓志精粹展,8月22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展。作为山西首个以“墓志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展览,展品时代序列较完整,展示出墓志的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
2025-08-22 20:30:00
三部墓志书法首次出版!这些书法书籍将亮相书博会
...细介绍。《中国石刻书法精粹(第五辑)》:首次出版的墓志铭石刻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博会上将展出的《中国石刻书法精粹(第五辑)》一书
2023-07-11 18:04:00
司马懿陵墓被盗,出土一块书法碑刻,惊艳了整个书法界
...法精妙无双,甚至可以说胜过了欧颜柳赵。 北魏《元怿墓志》(文末附全部资料)此碑便是著名的《元怿墓志》。很多人不知道“元怿”是谁,此人乃是北魏时期的宗室大臣,是北魏宣武帝的弟
2023-08-29 17:36:00
珍品碑刻独立展陈、裸碑展示、电子屏互动 西安碑林博物馆“上新”开放
...神道碑》、《迴元观钟楼铭》、《玄秘塔碑》、《严公贶墓志》等5块碑也在这个区域。“在历史上,这应该是首次见到如此盛况。其中,颜真卿书《马璘残碑》和柳公权书《杨承和神道碑》、《严
2025-05-18 10:14:00
唐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首次在京展出
...件(组)文物展品,国家一级文物——唐颜真卿书罗婉顺墓志首次在京展出。据悉,唐颜真卿书罗婉顺墓志是2020年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考古发掘唐代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合葬墓时
2023-04-21 16:17:00
叶向高墓志铭首次公开亮相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叶向高墓志铭首次公开亮相填补重要史料空白,极具历史价值《文震孟书叶向高墓志铭》新书发布暨学术交流会现场。福州晚报讯 12月2日,记者从《文震孟书叶向高墓志铭》新
2023-12-04 07:44:00
西安出土上官婉儿墓志,揭露她的传奇人生,不愧是“第一女宰相”
西安出土上官婉儿墓志,揭露她的传奇人生,不愧是“第一女宰相”虽然古时候,民间具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但是在唐朝,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开放,再加上“女皇”武则天即位,女子可以
2024-02-27 22:03:00
西安可能又发现了柳公权所书石刻 这次是在馆藏文物里
...阶相吻合。”“根据1985年西安出土的《大唐故文安公主墓志铭并序》记载,有关撰文者宋中锡的详细信息是‘翰林学士、朝仪郎、守尚书户部郎中知、知制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宋申锡奉
2025-01-11 08:33:00
咸阳出土初唐王勃撰文墓志 专家称书丹者或许也是王勃
...2期)时获知,2019年咸阳曾出土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撰文的墓志。墓志主人赵士达为“唐故使持节都督丰州诸军事丰州刺史上柱国南康郡开国公”。赵士达夫人陈氏墓志显示,其身份为南陈末代
2024-05-23 22: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