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探访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系列报道(二)
红河邦德:追“光”筑梦 聚“链”成势
石英坩埚生产车间 图片由红河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记者 车安达 实习记者 张娜
冬日时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红河州仍暖意融融。在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以下简称“两区”),布局着初具雏形的新能源光伏材料产业集聚区,专业从事光伏及半导体石英坩埚的制造企业——红河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只见一桶桶高纯度石英砂原料被加入模具中,通过电弧熔制、水喷研磨、切割、外检、酸洗、高压冲洗、终检等多道工序,成为单晶硅生产中重要的耗材工具——石英坩埚。
从外观上看,洁白晶莹的石英坩埚酷似一只硕大的磨砂玻璃碗,但从用途上看,这只“大碗”可比磨砂玻璃厉害得多。石英坩埚是光伏单晶炉的消耗性器皿,可支持高温条件下大直径单晶硅的连续拉晶,主要用于盛装熔融硅并制成后续工序所需晶棒,其高纯度、高强度、耐高温的特性为单晶硅的拉制提供强有力保障。
“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大幅推动了对高品质石英坩埚的需求。自去年7月投产以来,我们的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建成的10条光伏坩埚制造生产线已全部投入生产,正在进行全自动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精度和其他性能指标。目前,产品品质在下游单晶拉棒的使用验证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品质跻身行业前列,产品不但销往全国各大单晶企业,同时广销海外,和国内众多单晶棒头部企业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红河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行政人力资源总监陈茂洁介绍,企业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公司科研成果的厚积薄发,也得益于当地政府对于项目落地的大力支持与贴心服务。
秉持“服务至上、环境是金”的理念,“两区”与红河州相关部门合力攻坚,完成项目落地中手续办理、厂房维修、供电配套等要素保障,创造了项目洽谈1周签约、3个月建成投产的行业“红河速度”。
“企业用半年不到的时间实现弯道超车、制胜新赛道。生产规模、产品质量跃居行业前列,并与国内光伏头部企业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合作关系。”陈茂洁介绍,目前,公司计划继续追加投资,再扩建10条光伏坩埚和半导体坩埚制造全自动生产线,可年产33-42英寸的大尺寸坩埚14万只以上,预计实现总产值50亿元以上。
石英坩埚项目的落地投产,为红河州新能源光伏材料产业链的延链补链种下了一棵“梧桐树”,引来一只只“金凤凰”。通过以商招商、“链式”招商,红河州瞄准上下游配套产业,成功引进48GW单晶拉棒项目成功签约落地“两区”,实现光伏产业的“零”突破,后续又有年产2000吨碳/碳复合材料热产品项目、年产1万吨单晶热场材料及1万套单晶热场产品项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项目等链上企业成功签约落地,有力推动新能源光伏材料产业在红河集群成势,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新能源制造产业。
一个好的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优势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引领,“两区”聚焦“千亿级园区”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促发展。围绕核心主导产业,突出集群主攻方向,积极招引龙头企业,做大补链强链文章,园区投资环境不断升级,聚集和平台支撑效应不断释放,吸引力与承载力不断提升,一个人气不断聚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经济增长极正加速形成。今年前三季度,“两区”共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02.3亿元,同比增长8.16%;规上工业增加值186.9亿元,同比增长18.63%;完成营业收入788.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12.36亿美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