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17 15:2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专访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我们首先做好‘德’字文章,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大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打造新时代中大特色思政‘金课’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近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

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使命?学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生创造力如何培养?结合中山大学近年来的办学经验与探索,朱孔军进行了深入解读。

推动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对高校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使命?在这方面,中山大学将如何创新相关工作实践?

朱孔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同时,科研创新生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等正深刻影响甚至重构教育模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技术新赛道竞争更加激烈,对科技创新和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在这种新形势新格局下,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紧迫感比任何时候都要强。这既是党中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背景,也是高校所面临的时代考验和新的使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对高等教育作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中,明确要求,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为学校奋进新百年新征程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要系统性思考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逻辑关系,以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为了回答好这些新课题,我们探索系列创新实践。在教育方面,我们始终锚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目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科技方面,我们强化有组织科研,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近年来,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强化算力优势支撑科研创新;在珠海布局海洋学科群,打造“中山大学”号、“中山大学极地”号、“珠海云”号等科考船船队,挺进深远洋;中山大学牵头的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索计划“天琴计划”等,涌现出一批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和平台。在人才方面,我们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聚集地,做好青年人才“引育留”,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打造新时代中大特色思政“金课”体系

记者:请问学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教育强国战略?

朱孔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立身之本,立德树人成效是我们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去年,中山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百年校史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故事,充沛着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进一步凝聚厚植全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家国情怀。在具体的育人过程中,我们不断推进“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十四五以来,中大涌现了一批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华为天才少年等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战略新兴科技领域、行业发出中大人的光和热。

接下来,学校要继续全面深入分析和把握当下及未来教育环境在历史性、全球性层面的深刻变化,在办学治校实践中,把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和全局中来定位、来谋划、来建设,紧紧围绕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把握年轻一代的特点,将“大思政课”、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等育人方式有机结合,不断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面向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超前布局学科专业,推动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紧缺专业建设,打造高峰学科。更加聚焦以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为牵引,培养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比如说,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为学生跨学科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学习和国际化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又比如,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强基计划,加快实施“101计划”,探索网络安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能源与环境等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切实担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赋予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

记者:您提到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那么,大学生创造力如何培养?近年来,中大有哪些有益探索?

朱孔军:高松校长提出了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者相乘产生创造力。它非常精炼地诠释了中山大学正在推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为什么是面向未来?教育是在用今天的知识培养明天的人才,让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所以,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获得一般性的能力,才能奠定一个人的创造力基础。具体而言,学习力,是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教育要帮助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想要去学习的时候能够靠自己实现;思想力,是指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正是在不断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新的创造。最后,改变世界靠的是行动力,也就是我们中大校训里提到的“笃行”精神。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多措并举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理念,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全面加强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协同,推动通识课程扩量提质,并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中山大学成立了7个学部,构建了“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通过学部制统筹了相同和相近学科的标准和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营造交叉研究和学习的土壤氛围。比如,我们还开设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等若干交叉专业,推出了“计算、数据与管理”等跨学科微专业,我们新建了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先进能源、柔性电子等学院,主动作为,紧跟时代之需。又比如,在尊重学生选择方面,我们的思路和目标是赋予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引导学生通过不断探索逐渐找到志趣所在,激发出内心的热爱,为创新创造提供不竭的驱动力。又比如,在卓越教学改革方面,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革,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推出“新生研讨课”、推动“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切切实实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 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所综合型、研究型高校,学校在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

朱孔军: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对中山大学寄予殷切期望,“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在办学格局上,学校深深扎根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形成了在广州、珠海、深圳三地办学的格局,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奠定更加坚实的地缘基础。三个校区坚持协同发展,各有侧重地将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在珠海,对接“4+3”产业布局,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打造大海洋学科专业集群、电子信息学科专业集群;在深圳,对接“20+8”产业集群规划,布局新工科、新医科等领域,与深圳科创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把人才培养一线推向活跃的科创前线。在广州,对接“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重点加强文、理、医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提升基础学科实力,促进学科交叉。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去年还在香港创新性布局香港高等研究院,这是内地高校在港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有助于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

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前瞻布局、主动作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努力提升学校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比如,围绕能源化工、深地深蓝、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学校布局建设了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若干重大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学校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多学科融合的优势,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久久为功,赋予科研工作者以时间和耐心。近年来,产出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去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5项科研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极大地鼓舞了全校科研创新的干劲。

在人才引育方面,学校持续优化人才引进和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科研管理服务体系,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近者悦、远者来”,鼓励青年学者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凝练研究方向,潜心做好原创性基础研究,努力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同时,学校也依托香港高等研究院的平台,发挥特殊点位优势,创新机制,大力引进和培育全球顶尖人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

此外,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积极投身广东“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服务县镇村产业转型升级。10家附属医院有着卓越的实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平医院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高端智库粤港澳研究院以高水平的决策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需求。学校积极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相融合,“十四五”以来年度科技合作企业达1150家,年均增长12%。未来,学校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对接广东未来产业“两核双廊多极点”布局,加强与光明、南沙、松山湖三大科学城和珠西科学城对接,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牵头承担更多国家和省重大攻关工程,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7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山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立足大湾区 再创新辉煌本报记者 胡 健 程远州《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2日 第 04
2024-11-12 05:59:00
中山一院与香港医管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健康湾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程远州 方东妮3月1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医管局")就互访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签署合
2024-03-14 12:31:00
穗港青年共探大湾区发展新蓝图
...到科技创新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中山大学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副主任李奈青表示,超算中心是一个资源汇聚、技术创新和人员交流的平台,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鼓励更多香
2025-05-27 15:52:00
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新支点
...两岸融合发展新支点张会洋弄潮儿向涛头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特别报道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五年来,作为中山唯一的粤港澳
2024-02-28 04:01:00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高峰论坛开幕
...逾2000人,还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线上参会。本届大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粤港澳高校联盟、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主办,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
2024-04-13 00:24:00
中新教育丨香港教育大学与中山大学成立“粤港澳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香港4月20日电 由香港教育大学(教大)和中山大学(中大)共建的“粤港澳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开幕仪式于19日在教大大埔校园举行,两校代表互换合作协议,并
2024-04-20 09:11:00
2024年“粤台高层次人才面对面”活动在中山举办
...作、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世伦代表台湾高层次人才致辞。作为一名在大陆工作已超9年的台胞,他深刻感受到了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历
2024-04-16 23:01:00
...最高的项目之一,招生范围包括粤港澳三地会计人员。由中山大学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开展,主要培养工作由中山大学承担,是首个由高等院校与国家会计学院联合承接的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
2024-04-08 16:28:00
...大湾区内地实施“港澳药械通”的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
2023-02-22 14:28: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获批1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鲁网10月4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清单,齐鲁医药学院获批资助和自筹项目共计12项
2025-10-04 16:39:00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