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让机器人更“聪明”(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22 06:3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本报记者 黄晓慧

让机器人更“聪明”(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

图为卢策吾在学校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核心阅读

投身人工智能领域,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卢策吾钻研了多年。坚守前沿基础研究,他带领团队取得一系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做原始创新和未知探索,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尽管创新之路道阻且长,但他始终相信突破指日可待。

给机器人装上明亮的眼睛、聪明的大脑,让它们看懂世界、学习技能……这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也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卢策吾孜孜以求的梦想。

十几年前,当人工智能还很小众时,卢策吾“弃热逐冷”,投身其中;在人工智能成为热门领域的今天,他并未逐热盲从,坚守前沿基础研究,带领团队研发出人体行为引擎、高性能机器人抓取、机器人通用学习系统等一系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源人工智能框架和数据集。

40岁的卢策吾获得过不少荣誉,“创新之路道阻且长,但我相信突破指日可待。”他说。

锚定科研生涯的长赛道

卢策吾的科学理想萌芽于初中。当时,他喜欢思考推导数学公式,而且发现自己推出来的公式和老师讲的相差无几。满足感充盈着少年的心,他沉醉在数理世界里。

强烈的好奇心驱动卢策吾刨根问底。在重庆邮电大学学习时,第一次听到老师提及“移动基站通常采用蜂窝式的最佳组网布局”之后,卢策吾就自己琢磨蜂窝式为什么是最优解,并一步步推导,严谨而完整地证明了出来。“科研就是找寻一套科学的语言来认知和刻画世界。”这与他多年后从事的人工智能研究有相通的底层逻辑——赋予机器人科学思维,让它们认知和建构世界。

200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深造后,卢策吾在处理复杂多变的信号时遇到了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思索智能化算法,开始自学人工智能。“那时人工智能不像现在这么热门,大家觉得人工智能技术不大成熟。”但卢策吾不考虑专业“冷热”,他思考的是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觉得人工智能符合他对科研价值的判断——基础前沿的科学、成果能够改变人类,因此将之定为自己科研生涯的长赛道。

探索独特的学术地图

人脑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中,70%以上来自视觉。机器亦是如此,要想让机器变得“聪明”,首先要让它看清楚、看明白。硕士毕业后,卢策吾师从计算机视觉领军学者贾佳亚教授,攻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在这位把学术论文当“艺术品”看待的严师指导下,卢策吾和师兄徐立共同完成了对图像平滑技术的创新,论文提供的代码加上注释只有几十行,简单实用、通俗易懂,成为一篇高被引佳作。

2015年,卢策吾成为博士后。他参与发起了“视觉关系检测”的课题,研究图像中物体之间的联系。这项研究就像为计算机视觉知识建构打地基,技术挑战层出不穷。在一次次课题组讨论、碰撞中,他奇思妙想不断,总能提出不同的研究思路。“每个科研人员手里都有一张学术地图,如果只是复制粘贴,就无法进步。”探索绘制属于自己的学术地图,被卢策吾称为“科研自觉”。他志存高远,想将机器人培养成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多面手。2016年,卢策吾应邀到上海交通大学执教,带着自己的学术地图组建研究团队,开启深入研究。

卢策吾坦言,刚开始他有些过度乐观,以为只要眼和脑搞定了,安装上机械臂,无非就是解决转动角度的问题。但他深入研究后才发现,软硬件协同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在电脑上学习和在机器上学习是两码事,实验室刚开始训练出来的机械臂“呆若木鸡”,“看到”物体后在原地转圈。卢策吾沉心反思,优化算法,制定更加扎实可行的技术路线。经过近7年的打磨,2022年底,他的团队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学习后,智能机械臂一小时能精准抓取近1000个物体,小到5毫米的碎渣残片、大到9厘米的圆球方盒,还能在水里抓到游动的鱼,实现了对未知动态物体的抓取。

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

现在,卢策吾时常“出没”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内论坛和各大社交平台,因为网络上活跃着大量的年轻人,他希望从中找到有科研潜力的学生。

方浩树就是卢策吾发掘的青年才俊。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大三学生方浩树在寻找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偶然间在论坛上看到卢策吾发布的课题组招生令。仅凭一封邮件往来和一次简短面谈,双方便“一拍即合”。在方浩树眼中,卢策吾更像一位“全能型”师兄,做得了学术、打得了网游,还能聊哲学、话人生。“他的风趣幽默无处不在。”方浩树说。

卢策吾的课题组,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氛围是鲜明特色,这也让原本枯燥的科研变得更有趣。有一次,一位在国外生物实验室的师妹联系方浩树,称他们在研究动物行为和脑神经的联系,但全靠科研人员用眼睛观察,费时费力,对此十分发愁。此时,卢策吾团队研发的人体姿态估计系统开源后,已得到国内外20多家技术公司的青睐。如果开发一个类似于人体姿态估计的动物行为数据集系统,自动监测分析实验对象的行为,不就能实现人工智能自动实验的功能吗?方浩树把想法告诉卢策吾后,立即得到了支持。

经过对1000多个视频、图片的解析后,他们开发出基于视觉的机器学习模型,形成了基于机器视觉学习发现未知行为功能神经回路的新研究范式,该项成果2022年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这是卢策吾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理念。国内的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养刚刚起步,教材课程、授课模式都在摸索中。卢策吾在自己主讲的课程上布置创新性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某个问题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国际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在他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目标去创新,得到的锻炼是普通报告作业无法比拟的。

“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卢策吾经常用这句话鼓励学生做学术价值更高的研究。“如果你觉得一个创意,你不做也会有很多人做,那么要重新评估一下是否要做。做原始创新和未知探索,即使失败了,也能获得超过原先维度的认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2日 11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0余名青年科学家聚焦研讨前沿重大科学问题
...,北京大学莫凡洋团队开发了薄层色谱(TLC)分析的自动化机器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赵海涛团队研制的机器人科学家实现了纳米金晶、双钙钛矿纳米晶的逆向设计,英国格拉斯哥
2023-05-13 09:43:00
顶尖学者产业代表共话智慧未来
主会场内智能机器人展示为期5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今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哪些看点和亮点?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有什么活动?北京青年报记者整理出“逛展”指南,带
2025-03-27 12:08:00
2024科技创变者大会在京举办 专家共话具身智能未来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彭芳瑜,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等重要专家,分别围绕“AI大模型发展态势”“机器人未来技术研判”“基于生成式
2024-08-11 14:32:00
431所高校1017件作品参赛!这项国家级大赛在日照举行
...青团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在山东日照举行新闻通气会。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青团山东省委、日照市委市政府等单位相关
2023-12-17 19:54:00
...郑文谦在我们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医疗机器人团队实习,他的科研能力与素养得到了团队的认可,我们通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的研究方向也是他的兴趣所在。”王双翌说。
2024-07-12 16:01:00
...种;河北科技大学李铁军教授团队研发的建筑物饰面作业机器人成果与河北建工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围绕生物医药、绿色化工、钢铁冶金、机器人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还探索
2025-08-16 07:14:00
...樊嘉、袁钧瑛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外籍院士,有智元机器人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等3位“科技传播红人”,有中国商飞C929型号试飞总工程师米毅等4位“科学工匠”,还有东华大学
2024-05-19 06:00:00
“大零号湾”机器人创新联盟成立 院士专家共话机器人创新科技
...网中新网上海9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2023浦江创新论坛——机器人创新科技论坛25日在上海市闵行区“大零号湾”举行。论坛开幕式上,“大零号湾”机器人创新联盟正式成立。9月
2023-09-25 19:29:00
...建议,要发展场景牵引的动作与对话相结合的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如家务机器人、教学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值班机器人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经常通过一系列浅显易懂的视频为公众普及火山、
2025-01-23 07: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不是不想买,是不会用!老年人买保险“数字鸿沟”谁来填?
“我爸今年60岁了,以前对保险没什么概念,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他开始意识到保障的重要性,可投保时犯了难,手机APP字太小
2025-08-22 08:08:00
●黄开典这个暑期,厦门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周杰伦、陈小春等歌手演唱会,乒超联赛等体育赛事陆续“登鹭”,一场场文体盛宴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奔赴而来
2025-08-22 08:4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国产钨钢钻头实现重大突破。近日,厦门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生产出直径仅0.009毫米(9微米)的钨钢钻头
2025-08-22 08:4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近日,市财政局联合市住房和建设局创新资产推介模式,首次在阿里巴巴资产交易和京东拍卖平台开展资产线上招商推介活动
2025-08-22 08:47:00
近日,中电鑫龙子公司安徽森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森源”)再次凭借优质的产品性能与卓越的服务品质,签约河北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瑞丰钢铁”)“145MW超临界煤气发电”及“170万吨焙烧机”两大关键工程
2025-08-22 09:13:00
现场网络流量激增167%!济宁移动全力保障“山东虾味鲜争霸赛”
大众网记者 刘迪 通讯员 吴广森 济宁报道8月14日至17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第三场单品赛——“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争霸赛在济宁市任城区津多里中心广场举办
2025-08-22 09:16:00
面对国内高端搬家市场日益增长的精细化服务需求,互联网搬家平台“蓝犀牛搬家”于近日宣布,对旗下的日式搬家服务进行重大升级
2025-08-22 09:19:00
新华社《半月谈》聚焦视源机器人:能巡逻、能巡检,四足机器狗已走进日常工作生活
你能想象一只机器狗在步行街巡逻、在变电站巡检、甚至还能帮你“上课”吗?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近日,新华社《半月谈》专访视源股份高层段宇
2025-08-22 09:19:00
菏泽联通客户日:线上线下齐发力,暖心服务获赞无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秋梅 通讯员 陈芳8月 19 日,菏泽联通客户日线下活动再度启程,10 个旗舰厅同步开展,通过提前邀约意向客户
2025-08-22 09:36:00
全省首次应用!十堰布设颗粒物通量激光雷达为空气做“CT扫描”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通讯员 叶相成 朱陈沁子)日前,在十堰市张湾区某小区楼顶,市生态环境局布设的一套球形三维扫描颗粒物通量激光雷达
2025-08-22 11:24:00
在方寸电站间磨砺出创新之刃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在攀钢钒能源动力分公司热动专业区发电站,55MW发电机组冷风器冷油器在线反洗及串级节能操作法的成功应用
2025-08-22 11:44:00
从“谷子”到“痛金” IP赋能黄金产业年轻化发展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18岁至34岁消费者已成为黄金首饰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年轻人对黄金兴趣回归
2025-08-22 11:44:00
“演唱会+城市”叠加效应激发粉丝经济新活力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今年夏天,北京仿佛化身为一座名为“MaydayLand”的城市主题公园。五月天“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在鸟巢连开13场
2025-08-22 11:44:00
2025 年 7 月 21 日,聚焦计量检验检测一体化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 三测计量检测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该平台由深圳镎普检验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2025-08-22 12:21:00
为提振车市消费信心、助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汽车之家倾力打造“818全球购车节”活动,树立汽车行业多方协同赋能生态的营销新范式
2025-08-22 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