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曾看过一个话题,有人在网上问:
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当时的高赞回答只有一句话——为了老了之后,能够心有所依,人有所依。
上了年纪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无力的,并非没钱,或者身有重疾,而是心无牵挂,无所仰仗。
而儿女,便是一个人年轻时的牵挂,晚年时的仰仗。
但不是所有父母,都能仰仗自己的儿女,有些人哪怕有儿有女,仍旧老无所依,子女不孝,成了他们晚年不幸的原因。
只是,为什么总有不孝顺的儿女?
曾经觉得是孩子的问题,是儿女太自私,是儿女性格不好。
可见过的人越多越觉得,也许父母也有问题,正如很多不孝顺的儿女,皆源于父母做过这些事。
溺爱孩子
电影《双胞胎》中,讲述了很现实的一个故事。
李春被父母寄予厚望,从小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哪怕家里还有其他孩子,父母仍然明目张胆地偏向李春。
甚至为了给李春安排工作,牺牲了女儿的利益。
然而,当李春真的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时,他却拒绝赡养自己年迈的父母,并扬言:“赡养老人,应该是社会的责任。”
看似他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但其实他是被父母变成了“自私”的人,这才只想保全自己,根本不管父母死活。
陈宏谋曾说:“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父母爱孩子,想为孩子付出是正确的,可爱需要讲究方式,有些时候给一个人的爱太多,才会被以德报怨。
就像有些父母,总觉得是自己没本事,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一直给孩子灌输这样的念头时,到了最后连孩子都会觉得,真的是父母的问题。
清代学者吴楚材写道:“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
骄纵到了一定程度,孩子会看不清自己的地位,不明白自己的责任,变得没有担当,让这样的儿女孝顺,可谓无稽之谈。
比如那些为了照顾好孩子,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状态,用力配合孩子的父母。
刚开始,孩子的确会感恩,不过这样的状态维持的时间过长时,孩子多半会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所有都是应该的。
一旦他们觉得不够,或者把父母当成了麻烦,离开就是必然结果。
施以重压
《底线》中,有一幕令人不寒而栗。
唐妈妈刚参加完自己的生日宴,喜悦还未散去,微笑着坐在沙发上,可令她骄傲的儿子唐啸云,突然拿起奖杯砸向了母亲的头。
一直以来,唐啸云都被亲戚好友夸赞孝顺、有本事,可为何他突然对母亲动手?
长期的压力就是答案。
唐妈妈一个人抚养孩子,只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她每天都在给孩子挑错,帮孩子改变自己的错误,为孩子规划未来的路线。
但凡唐啸云的想法不符合母亲的心意,母亲都会开始惩罚自己。
好比看到只考了99分的孩子时,会一边撕掉儿子的书,一边打自己,嘴上还要念叨着“都是我没本事”。
有人说,唐啸云一时冲动害了自己的母亲,可他的母亲却长期“禁锢”唐啸云。
这样的亲子关系,最容易令孩子无力。
就像有些儿女,明明很想关心父母,可父母只会说“作业写完了吗?”“工资涨了吗?”“最近有什么成就吗?”。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生物,当父母的重压会让儿女恐慌时,逃离父母才是孩子会做的事,这样的儿女自然会变得不孝。
更可惜的是,他们的不孝并非先天如此,而是无奈只能如此。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以前总觉得,穷人的孩子之所以早当家,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努力帮衬家里,这才被逼着长大。
后来才逐渐明白,是因为他们能看到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的不容易,这才早早学会了承担责任。
总有父母念叨,苦谁都不能苦孩子,再穷都不能穷孩子。
但其实,想让孩子孝顺,就得学会让孩子吃苦。
只有吃过苦,才能体会有父母的甜;只有敢吃苦,才能肩负起该肩负的责任。
这不是说要逼着孩子早早去上班,或者强行给孩子制造难题,只是在说,父母该学会放开孩子的手,让他懂得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事。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父母未来的精神寄托,所以父母都该重视孩子的教育。
而教育这件事,掌握好方式,要比只会付出更有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4 06: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