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16:15: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富贵而忘其辱。”

“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

6月4日,继2023年底推出“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后,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同题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正式开放,该展览从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人物四个方面对汉代廉政体系作了全面介绍。古人的廉政思想和廉洁故事即便在今天,依然有着鲜明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清廉陕西”再添一处有特色廉洁文化教育阵地

2023年底,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省内九家文博单位共同策划推出“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文物展),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十余家国省及网络媒体相继跟踪报道,接待观众十余万人。作为临时性展览,该展览今年8月份即将撤展。为进一步发挥该展览的廉洁教育意义,扩大社会影响,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策划了同题图片展,以原文物展为基础进行优化、扩展和升级,图文并现、形象化诠释展览主题内容,为“清廉陕西”再添一处有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阵地。

该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民惟邦本 唯德是辅”“法平则吏无奸”“公生明 廉生威”“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分别从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人物四个方面对汉代廉政体系进行全面解读和展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先秦廉政哲思发人深省

什么是廉?展览首先溯源了先秦的廉政哲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论语·子路》

“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富贵而忘其辱。”——《吕氏春秋·纪·仲冬纪》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展览文字介绍,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和廉政制度实践,从《尚书·吕刑》所列举的“五过”、《周礼·天官冢宰》强调的“六廉”、秦律所规定的“私货公钱与盗同法”等来看,廉洁奉公成为行政活动的重要准则。

秦代“以法为师”,出土秦简上将“精洁正直”列为“为吏之道”之首。

两汉时期,国家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文化思想实现实质性统一,“大一统”政治观念逐步形成,儒家文化正统地位得以最终确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其廉政思想、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亦如一股清泉,尤为引入注目。

其中,“民为邦本”廉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中国廉政思想的总基调;监察制度与体系的完善创新,开启了多维度监督监管的先河;孝廉文化的倡导、讽谏之风的盛行、廉吏榜样的树立,则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廉政文化的内容和外延。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展览中解读的一些和廉政相关的文物寓意深刻。比如,古人用来存钱的小陶罐“扑满”寓意满则扑之,警示人们要保持俭朴之生活、清廉之操守,否则必遭“碎身”之祸;因传说俗称独角兽的獬豸能辨是非曲直,可识善恶忠奸,以角触奸邪,所以从汉代起成为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司法者一般头戴獬豸冠。再比如,清白镜“洁清白以事君”;昭明镜“内(纳)清质以昭明”,意谓征招清质廉洁之人入仕,使其向日月一样光耀四方、温暖百姓。而朱子家训碑、魁星点斗图、关帝诗竹图、御史台精舍碑等西安碑林博物馆拓片及书法临摹和书画创意作品,则彰显汉代廉政的深远影响。

汉武帝射猎时曾自省,廉洁权臣不谋私利不存私情

展厅正中是一幅与普通人视角平齐的山水画长卷,弧形陈设,正反两面展示。这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所作的“子虚上林图卷”,它描绘了汉武帝时皇家园囿上林苑的美景,和天子射猎场面之壮阔伟盛。画中山河壮丽,宫殿巍耸,人马迤逶,气势浩大。画面用天然矿物材料石青石绿绘制而成,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为何要将这幅图置于展厅正中?策展人之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陈列研究部副主任胡小玉介绍,除了视觉上需要在这里营造一个中心,这幅画其实也体现了汉代帝王的自省意识和对民生的关心。仇英创作这幅画依据是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几句话:“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更始。”汉武帝在这样盛大的活动中突然感到一种愧疚,觉得自己这样生活是不是太过骄奢淫逸?担心官员们都像他这样放纵自己,那国家就不可能治理好,因此很快便起驾回宫。它展示了汉武帝即便作为帝王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提醒自己作为一国之君要考虑到民生,考虑到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除了视觉化立体化展示的文物照片、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图片、视频短片等,展览中还有用AI技术复原的“三杰之首忠心为国”的萧何、“为政以德顺民之情”的汉文帝刘恒、“三正为公儒家新贤”的董仲舒、“洁身自好犯言直谏”的王吉、“四知名扬不受私谒”的杨震等人物的画像。

其中,东汉杨震以“四知”拒金的故事流传千古,其公正廉洁、不谋私利的品格为人所称道。展览文字介绍: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有一次尝前往郡里任职,途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县令,晚上怀揣黄金十斤以送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莫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而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展览中还介绍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家族墓主人张安世。张安世,字子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擢其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帝时,拜右将军,因辅佐有功,封富平侯。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谨慎简朴、举贤达能、不受私谢,麒麟阁十一位功臣中位列第二。张安世身居高位,为官清廉,不结私党,不存私情。曾斥责受他推荐而升迁的官员来谢,说“举贤达能,岂有私谢”,并与之绝交。对求他推荐的官员断然拒绝,并说:“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他恭俭自修,家风淳朴。三个儿子均在朝中做官,数人俱为尊显,请求外放儿子延寿,自减俸禄,妻子亲自纺线织布。

展览的结束部分还展出了两名分别为11岁、12岁学生临写的《曹全碑》书法作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将成为汉阳陵常设展览,安康博物馆即将引进

策展人之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任闫华军介绍,这是一个原创性、学术性、政治性有机融合的新案例;是一场内容和形式创新转化的新尝试;是一处“弘扬传统、观照现实”廉洁文化教育的新阵地;也是一项“勤俭办事、廉洁办展”理念的新实践。

据介绍,在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方向,深入挖掘汉文化和汉代文物中蕴含的廉洁元素,为社会呈现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围绕该展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配备了专业讲解团队,提供了专门的教育场地,开设了“漫谈汉代廉政文化”“汉代廉政文物释读”等廉洁文化讲堂,并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讲座团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廉洁文化教育当前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并由专门部门负责实行预约制、套餐制管理。“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图片展)”将作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常设展览而长期存在。

据悉,经省文物局推荐,安康博物馆已复制引进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该展,目前展览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预计端午前可开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韵阳陵·文创雅集”文创集市活动成功举办
5月14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举办的“汉韵阳陵·文创雅集”文创集市活动在汉阳陵帝陵馆广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2025年国际
2025-05-15 12:31:00
...自:西安日报秦汉新城后沟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前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更方便本报讯(记者 于忠虎 吕聪)日前,随着最后一条道路标线划定,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后沟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
2023-09-15 03:26:00
...从白鹿原到咸阳原——考古视野下的“文景之治”印记(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星耀长安——西安碑林博物馆碑刻珍品展(西安碑林博物馆)古道遗珍——丝绸之路沿线古国货币展(西安大唐西市博物
2025-01-18 11:37:00
霸陵考古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 为方便参观汉阳陵将开通摆渡车
循迹文景之光,点亮历史星河。1月16日,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策划举办的《从白鹿原到咸阳原——考古视野下的“文景之治”印记》特展,正式对公众开放。据了解,这是霸
2025-01-17 12:54:00
陕港高铁“流动博物馆”在西安启动
...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携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以“美好旅途 文化相伴”为主题,为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提升旅客出行品质、促进陕港文化交流作出的最新举措。“高
2025-05-15 18:02:00
文物里的廉政故事
...听到来自时光深处的启示。近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举办,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咸阳博物院、安康博物馆等11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的“汉
2023-12-22 02:44:00
朱砂启智 敬拜师长 击鼓明志 开笔描红…… 这样的入学仪式估计孩子们终生难忘
...文化,培养学生传承尊师孝亲的优良品德,9月8日下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为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举办“开笔礼”暨教师节主题活动,让刚入学的小学生们体验人生“启
2023-09-11 14:09:00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本报讯(记者 赵争耀)近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共同拍摄制作针对中学生的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在CCTV科教频道陆续播出。
2023-09-15 01:35:00
什么叫“扑满之败”?让这场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告诉你
12月15日,《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出由陕西省文物局举办,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
2023-12-15 2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
8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燕赵大地。在那个鲜血与战火交织的年代,河北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并以笔为枪打响文学里的抗战
2025-08-15 11:40:00
文学里的抗战·小兵张嘎丨苇淀深处觅“嘎子”
徐光耀近照。徐丹供图在百岁老人徐光耀床头的经典版画里,嘎子与玉英坐在船头,咧开的嘴角里盛着满溢的阳光——那是烽火岁月里最澄澈的笑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野火春风斗古城丨暗夜星火耀古城
图为李英儒。 李小龙供图8月1日18时许,北京长安大戏院内热闹非凡,由抗战经典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北京京剧院创排的同名京剧即将首演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敌后武工队|敌后尖刀写传奇
1942年,敌后武工队军事行动前的留影,左起第一持枪者为冯志。 资料片“伟大的作品将来一定要产生,而且一定会产生在前线
2025-08-15 12:34:00
文学里的抗战·烈火金钢|烈火中的“金”与“钢”
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内矗立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碑。河北日报记者 田 恬摄夏日的滹沱河,阳光洒落碧波荡漾,一片绿意盎然。这条发源于山西的河流
2025-08-15 12:35:00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之首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主办单位:民盟菏泽市委会承办单位:郓城县博物馆民盟郓城支部协办单位
2025-08-15 15:22:00
光耀太行 | 山西抗战中的白求恩
图为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外观。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历史长卷中,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以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025-08-15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