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20: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一直受到国际上的冲击。从民国时期的儒雅、匀称,到受到欧美影响后的健身、壮硕,以及到现在的白皙、修长的韩流,我国对于男性的审美变了又变。

在这一改变的过程中,无论男女对男性肌肉的认识都产生了许多疑问。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明明八块腹肌看上去如此健硕和美观,如同希腊雕塑一般线条优美。可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雕塑、照片等等,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难道线条美观的肌肉仅仅是个花架子?究竟是得势富贵之后的“发福”?还是作战需要储存脂肪?古今中外的形象对比

欧美有许多电视节目,其中与大力士有关的节目里,往往出场的嘉宾肚皮浑圆,看起来像一个憨厚的胖子。更不用说日本的相扑运动,同样也是胖子的天下。

放到国际体育赛场上,也是如此。搏击、举重、铅球、铁饼等等运动,运动员清一色又胖又壮,几乎很难挑出一个匀称的角色。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跨过时间的长河,且不说我国的自古以来都流传着“将军肚”的说法,从历朝历代的画像中也不难看出,从事武事的将军没一个精壮的。放到欧美那边,凯撒、汉尼拔、拿破仑等画像也都有肚子。

通过一系列的比对和举证,虽然还搞不清楚为什么这些腹部“肿胀”,但最起码证实了一件事,那就是大肚子对武事有着相当大的帮助。形形色色的细节

相信很多朋友在读书期间都发生过矛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爆发争端时,身材肥硕的同学极其耐打,反而那些看起来精壮的同学经受不住力量的冲击。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没错,这就是大肚子的其中一个奥秘——受力分解。

我们体内的脂肪细胞含水量在50%以上,且没有敏感的痛觉神经。相反,肌肉细胞含水量虽然更高,但肌肉太过娇气。

我们在运动中时常感受到肌肉酸痛,这就是肌肉产生了乳酸积累所导致的。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肌肉尚且如此,更何况受到冲击之后呢?

脂肪以其合理的比例,挡在肌肉前面抵消了一定的冲击,就像一层层波浪把力道卸开,缓解了外力的力度。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虽然肌肉的含水量也能化解一定冲击,可肌肉排列是条状的,其意义是利用最小的消耗驱动肢体,故而在抗击打和自保时,完全比不上圆滚滚的脂肪细胞。

最有利的证明就是,铁质的金属战甲能抵御劈砍带来的伤害,而对于钝器带来的冲击力则无法有效化解。

所以这就又牵扯出另外一个关键因素——致命性。

如今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医美机构,身边的朋友去抽脂的也大有人在。从这点我们就能分析出,脂肪的重要性不高,少了脂肪人类也不会受到致命伤害,而肌肉则恰恰相反。

就像前面说的,肌肉的作用是驱动肢体,没有肌肉的连接,想要抬手拿筷子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古代的战甲在关节处和肌肉处都有层层防护,例如肩膀、手臂、胸口等等。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对于腰部、腹部这些脂肪易于堆积的位置,倒不怎么细致。从这点我们也能察觉到,这些位置受伤都不容易致命,或是丧失战斗力。

还有一点,就是肌肉往往被静脉和动脉环绕,人体通过血液为肌肉组织提供养分。而脂肪细胞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贮存养分,不需要大量补充。

也就是说,将军或者武师伤到肌肉时,有极大的风险波及到血管。一旦发生大量出血的情况,在那个医学并不发达的年代,就意味着死亡。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从以上两点我们得知,脂肪对于肌肉的保护作用,以及肌肉的脆弱。那么线条优美的腹肌当真一点作用也没有吗?也不是。相辅相成

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习武之人首先要练的就是蹲马步。腰腹部的肌肉群被称为核心肌肉群,是一个人是否拥有力量的最直接的证明。习武之人底盘越稳,就越不容易被对手扳倒。

同样的,核心力量在武将身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以关羽为例,即便青龙刀是否真有八十二斤存在争议,但能在马上长时间舞动长兵器也需要足够的耐力和力量。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在贴近生活一点,就像是我们打羽毛球。单纯用胳膊使劲抡拍子打出的球,和通过腰腹部力量带动胳膊打出的球,完全是两种力量和速度。

那么当身体需要调动核心肌肉群组织活动的时候,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力量型运动员看起来又胖又壮的原因,他们需要大量的脂肪堆积才能支撑自己的消耗。

甚至有很多其他运动员退役之后迅速发胖,也是身体形成储存能量的习惯后,又没有之前高强度的运动,导致能量无法正常消耗从而堆积在腹部。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确定了保护和供给关系后,还有一点也是相辅相成的,那就是体重。正所谓“一力降十会”、“拳怕少壮”等等,只得都是力量占据绝对优势后,技巧就显得微不足道。

再拿三国举例,曹操刺杀董卓时,十分畏惧肥胖的董卓,这种畏惧感就体现在体重的悬殊。即便曹操比董卓年轻,手中也有刀子占据优势,可曹操也不敢轻易动手。

这点在摔跤等古代流传下来的运动中尤为明显,一个较重的人往往更加占据优势,对方打又打不动,抱也抱不起来。

为何内家拳大师和武将遗留下来的画像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这也是为什么摔跤、搏击等运动会根据体重划分重量级,就是为了平衡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身体因素,着重于体现技巧。

综上所述,习武之人的大腹便便形象确实有着科学依据。并非武师和将军中不存在精壮之人,而是这些人极其容易被环境所淘汰。肌肉和脂肪向来相辅相成,过于追求美感反而并不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岳飞项羽为何皆是胖子
...追寻的谜题。其实,这就涉及到中国武术内外家的区别。内家武功讲究以柔克刚,导入内力于四肢百骸,外表看似柔弱,内在却蕴含巨大力量。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正是这种武功内涵的体
2024-01-12 10:04:00
古代武将的画像为何都是大肚子的
...、力拔山河等等这样的词汇。那么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这些武将,没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的身材,反而每个人都有大肚腩,这样真的能够驰骋疆场威震华夏吗?图片:将军的画像剧照一、人们推崇的古
2023-06-16 22:22:00
内家拳练筋骨
...和肌肉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当然,如果能修炼我创编的“内家拳道”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二、净化肌体身体里的垃圾是疾病的温床,如何由里及表、由内及外地排出这些健康的杀手是一门学问
2023-01-14 10:00:00
古代将领画像为什么都有“将军肚”
现代人的理解,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一身肌肉才是武将的标配,不过从古代将领的画像来看,“将军肚”好像才是他们的标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古代将军的身体肯定不会像健美先生那样
2023-05-15 16:46:00
古代将军画像为何铠甲外再斜披战袍,是否多此一举
...可以御寒防尘,还可以彰显身份,放到画像中还可以增加武将的气质,让武将看起来更加英气逼人。(一)身上的战袍:御寒防尘、彰显身份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没有现代这样快速的交通工具,行
2024-05-11 13:12:00
解析古代将领的真实模样
...》、《水浒传》、《说唐》等小说演义当中,那些勇猛的武将,个个都要亲自上场拼杀,动辄大战几百回合。实际上,将领存在的更大意义,是在于谋略,规划和管理部队,亲自上阵拼杀,完全不是
2023-02-27 16:36:00
三国杀怎么打造武将的猛男形象?只要加上这个要素,全都齐活
...动版里的俊男靓女,没发现三国杀移动版里还有一类猛男武将,气质同样十分突出!而小玖发现,三国杀移动版里的猛男武将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大胡子!并且虽然都是茂密的
2023-01-16 21:11:00
宋代文官当门神
...教色彩的药叉、金刚力士。随着门神的队伍壮大,人间的武将开始出现在神仙谱中,这是一个神灵逐渐被世俗化的过程,神性渐渐褪去,而人性逐渐展露。门神的功能亦随之得到扩大发展,除了威慑
2024-02-02 13:19:00
太监秦翰比武将还能打,战功赫赫堪称一代军神
...功,他就是秦翰,说到秦翰,虽然是个宦官,但可真的比武将还武将。秦翰在对西北和西夏的战争中,也屡有建树,公元994年,李继捧(又叫赵保忠),先降后叛,与自己自己的族弟李继迁,有
2023-01-15 18: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