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海外网专访马伯庸
“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是,现代化是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的创新发展,文化领域也需要推陈出新,要抓住人民的兴趣所在,体现人民的声音”,骏马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中国当代作家马伯庸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这样说。
马伯庸以犀利搞怪的文字风格被读者称为“鬼才”。他的作品涉及历史、科幻、影视评论等多个领域。在他看来,文学作品走向海外,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如果没有这种自信,就构不成一种对等的文化交流和理性的文化建设,构不成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马伯庸的小说《两京十五日》讲述了明朝发生的历史故事,曾改编成舞台剧,在日本出版后广受欢迎。“他们或许并不关心明朝历史,但看重这个故事能不能打动人,其内核是否能获得现代社会的认可”。马伯庸表示,“我们要创造更优秀的现代文化,让自己有足够多的自信,让外界看到我们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马伯庸的一些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长安十二时辰》不仅被翻译成泰语出版,同名电视剧也在泰国上映,收获了大批粉丝。这只是中国文学作品在东南亚广受欢迎的一个缩影。东南亚有学者曾表示,在泰国、老挝等国,中国网文常年占据网络小说畅销榜单。两地文化相似为中华文化在这些国家的传播打通了壁垒。在当下这个时代,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要以区域性的本土化最终实现世界化,“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和海外民众同时都能够理解的话题,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讲述,通过当地语言和方式去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马伯庸表示。(海外网 孙广杰)
责编:王珊宁、刘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