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作家马伯庸:寻找不同文明共鸣点 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我说中国式现代化(69)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3 17:23:00 来源:海外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作家马伯庸:寻找不同文明共鸣点 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我说中国式现代化(69)

海外网专访马伯庸

“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是,现代化是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的创新发展,文化领域也需要推陈出新,要抓住人民的兴趣所在,体现人民的声音”,骏马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中国当代作家马伯庸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这样说。

马伯庸以犀利搞怪的文字风格被读者称为“鬼才”。他的作品涉及历史、科幻、影视评论等多个领域。在他看来,文学作品走向海外,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如果没有这种自信,就构不成一种对等的文化交流和理性的文化建设,构不成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马伯庸的小说《两京十五日》讲述了明朝发生的历史故事,曾改编成舞台剧,在日本出版后广受欢迎。“他们或许并不关心明朝历史,但看重这个故事能不能打动人,其内核是否能获得现代社会的认可”。马伯庸表示,“我们要创造更优秀的现代文化,让自己有足够多的自信,让外界看到我们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马伯庸的一些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长安十二时辰》不仅被翻译成泰语出版,同名电视剧也在泰国上映,收获了大批粉丝。这只是中国文学作品在东南亚广受欢迎的一个缩影。东南亚有学者曾表示,在泰国、老挝等国,中国网文常年占据网络小说畅销榜单。两地文化相似为中华文化在这些国家的传播打通了壁垒。在当下这个时代,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要以区域性的本土化最终实现世界化,“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和海外民众同时都能够理解的话题,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讲述,通过当地语言和方式去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马伯庸表示。(海外网 孙广杰)

责编:王珊宁、刘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比翼齐飞,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
2023-06-20 20:18:00
中华诗歌如何传承与发展?来这场学术会议了解一下
...,以体验场景化,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激发读者的情绪共鸣点”。另外,第二届中华诗歌学术会议举办地缘何选择崇州?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一语道破—
2024-06-17 11:18:00
...化传承发展必须答好的课题。做好文化传承,要找准时代共鸣点。挖掘相关研究成果与当代人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追求的现实关联,更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简牍记载的内容包罗万象
2024-09-02 06:05:00
川报早读 | 一起探秘我省“抗癌”重点实验室
...今日五、八连版,一起听他讲讲如何让舞蹈创作找到时代共鸣点。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据了解,2022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约482.47万例。小琳来到3
2024-04-23 06:21:00
...维特征和阅读习惯,找准情感共振点、思想共识点、表达共鸣点,创新思政话语体系,采用青言青语、网言网语,将“公式化”、“模式化”的表达转化为大众化表达、精准化传播、可视化阅读,引
2024-12-06 11:00:00
山东:讲好黄河故事 开启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新篇章
...关注。他说,目前很多德国人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黄河文化海外传播及生态旅游海外推广前景非常广阔,这需要用好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需要对外传播团队尤其是翻译工作者的不懈
2023-04-19 19:38:00
【大学生网评大赛·理论评论】文化故事日日新,国际传播练强音
...重要指标,是判断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需要,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需要,也是中国形
2023-12-16 00:22:00
...道呈现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信”的共鸣点。面对不同类别高校,在教学内容与党的二十大报告融合时,应根据顶层设计在集体备课中统筹规划,思考“怎么融”“如何融”,主
2023-12-27 06:16:00
...共筑中国梦”这一主线,找准教与学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价值结合点,构建课堂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形成“全员全程全心全媒全域”全面贯穿的“五
2023-09-23 09: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