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生命筑起丰碑 精神薪火相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1 01: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

生命筑起丰碑 精神薪火相传

——走进响水县黄圩镇云彩村

生命筑起丰碑 精神薪火相传

响水县黄圩镇云彩村烈士雕像

生命筑起丰碑 精神薪火相传

朱中华讲述烈士事迹

生命筑起丰碑 精神薪火相传

革命烈士朱云彩之墓

生命筑起丰碑 精神薪火相传

大小记者参观云彩村党性教育基地

□记者 张勇峰 周舒婷 蔡志伟 李凯迪

他牺牲在外地,家乡政府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专门将其遗骸运回故土安葬。朱云彩这个名字,在响水大地一直被传颂。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当地人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2月2日,“铁军魂 盐城红——红色基因代代传 大手小手传承行”走访新四军烈士命名地大型新闻行动采访组,走进响水县黄圩镇云彩村,聆听烈士感人事迹,感受乡村巨变。

红色热土

“大个子”指挥员 血洒邵伯保卫战

“一颗红色的种子代代相传,一有时间,我就跟孩子们讲他的英勇事迹。”2月2日,在响水县黄圩镇云彩村党性教育基地,朱云彩烈士的侄子朱中华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朱云彩1923年出生于响水县黄圩镇云彩村(原朱圩村)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在涟水中学读书期间,报名参加了抗日同盟会。在校期间,受先进思想的熏陶,他就立志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奋斗终身。

1940年,他投笔从戎,带头加入抗日的革命队伍,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涟水县民便乡等3个乡的政治指导员,1943年任第三联防队政治指导员,1944年加入新四军任82团12连连长。

他先后参加过解放陈家港、响水口、三口、小窑等数十次战斗。每次都是带头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带领队伍多次创下以少胜多的战斗奇迹,特别是在解放连云港赣榆县战役中,连续毙敌18人,大快人心,也使日本鬼子闻风丧胆。抗战胜利后,朱云彩又随大部队迅速投入到解放战争中。

“朱云彩身高一米八七,不仅身材高大、力气大,而且学过武功,本事特别大,因此被敌人称为‘大个子’指挥员。英勇善战的他成了敌人的‘眼中钉’,多少次都欲杀之而后快。”朱中华说。

“邵伯保卫战十分惨烈,朱云彩所在部队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战斗,誓与阵地共存亡。”朱中华说,“短兵相接,几进几退,是一场和敌人拉锯式的争夺战。朱云彩身先士卒,刀劈枪挑,寸步不让。面对多倍于我的敌人,全体战友舍生忘死,坚守了三天三夜。敌人后来秘密调来狙击手,趁朱云彩举起望远镜观察敌情时开枪,他的头部被击中,壮烈牺牲。”

这一年,他仅23岁。

当时由于战事紧急,战友们含泪将其安葬在邵伯东北角的小李庄。1989年7月,地方政府将朱云彩烈士的遗骸运回家乡安葬,并树碑纪念。村里的党性教育基地,展陈着他和另外几名烈士的感人事迹。

据悉,朱云彩曾于1942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朱中梅。他牺牲后,妻女在党组织的关心下到南京生活。女儿后在南京电子管厂工作,现已退休多年,每年清明会到云彩村祭奠父亲。

人物故事

赓续英烈精神 汲取前行力量

“整村搬迁新型社区,生活环境变好了,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家家看上了网络电视,用上了液化气灶,日子过得更有盼头。”云彩村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王守林说,云彩村整村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后,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20多年前,王守林已是月入5000元的拉链调色员。在外务工时,他发现苏州、无锡等外地市场蔬菜价格高,便萌生了回老家种田的想法。

“现在40多亩的蔬菜基地主要种植红辣椒、西瓜、甘蓝等作物,另外还有160亩种植水稻、小麦。”20多年的种植经验把王守林变成了种植能手,每次分享起自己的农耕心得,他也是毫无保留。他流转了200多亩地,每年为乡亲们提供30多个家门口的用工岗位。

“我们一家五口现在都不种地了,没想到还可以把地转出去收租金,平时打零工补贴家用。”60多岁的顾燕翠在将自家土地流转给王守林之后,在他手下工作,每年不错的收入让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彩村人,王守林从小对朱云彩烈士的故事耳濡目染。2023年,因蔬菜行情不好,王守林辛苦了一整年也没挣到钱,但他并不气馁:“烈士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这里是我的家乡,背后是家人和乡亲们,无论如何我不能言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唯有苦干实干,才能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李季祥今年65岁,是云彩村李季祥苗木基地的负责人。从当初仅仅100亩土地的“小打小闹”,到如今1000亩远近闻名的“苗木大户”,产业扩张折射出这位“云彩人”立足乡村、敢闯敢拼的精神。

“从我记事起,就对朱云彩烈士非常敬重,革命精神深深浸润着每一位‘云彩人’。实不相瞒,我以前在外地做煤炭生意,赚了钱。回村创业是因为对家乡、对故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人民作贡献。云彩村的土地与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苗木,把这项产业做起来,可以让村里人创收、致富。”李季祥指着村外成片的苗圃园激动地说。

记者在他的带领下走田埂,穿过一丛丛苗圃地。朴树、榉树、鸡爪槭……各种苗木扎根在这片兴旺的土地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普通人的奋斗成就,离不开社会和地方的支持。云彩村在流转土地方面给予了李季祥很多帮助,他说:“云彩村就是自己的靠山,依托这座大山,我才能发挥自己在苗木种植方面的能力。”村庄与个人互相成就,这样的例子在云彩村并不鲜见。

“目前在苗木基地内有几十名本村村民在干活,每年村民工资要开支30多万元。”李季祥表示,“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要致富不仅要辛勤劳动,更要创造性劳动。”在他身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农村致富人的特质,就是俯下身、沉下心,去田间地头扎根生长,才能在乡村大舞台上发光发热。

如今云彩村已建成苗木、蔬菜、黄桃等多个基地,村级积累和人均收入逐年增加。该村党总支书记吴树云告诉记者,村里耕地面积9000多亩,流转5000多亩。县城门市出租、老村部出租、生猪养殖分红、铁皮石斛分红……多项收入让村集体去年收入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8万元。

记者手记

用幸福富足告慰英灵

党性教育基地、村部广场的雕像、朱云彩烈士墓地……在云彩村采访,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听到有关烈士的事迹。这一切既告诉村民,也告诉我们,云彩村从未忘记烈士,烈士也从未离去。

如今,云彩村有879户农户,792户选择到集中居住点居住,77户选择进城入镇居住、剩余10户集中居住点周边实现了原址提升。村集体积累增加了,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更灿烂了。

烈士们奉献了青春、热血和生命,所求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如今,云彩村继承先烈遗志,奋发图强,实干争先,用幸福富足来告慰烈士英灵。

红润童心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响水县黄圩中心小学 三(2)班 缪 妍

朱云彩和其他烈士应当永远被铭记。我们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挑起重任!

——响水县黄圩中心小学 三(1)班 倪梦瑶

何为中华之少年?不该只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这次和报社的大记者们去云彩村学习,让我感慨万千,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负韶华。

——响水县银河路小学 五(8)班 黄泰翔

本版图片:记者 杨 毅 摄

视频:记者 张华磊 严晓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缅怀热血丰碑 赓续英雄薪火——济南市莱芜区羊里街道开展“赓续 • 2025 • 清明祭英烈”活动
鲁网4月3日讯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2025年清明节来临之际,4月3日上午,济南市莱芜区羊里街道开展“赓续 • 2025 • 清明祭英烈”活动。庄严仪
2025-04-03 16:45:00
...的烈火。钟瑶先生出生于教育世家,祖父辈“百年杏林传薪火”的文化基因,早已融入血脉。特殊年代里,当知识的火种几近熄灭,他仍如暗夜守灯人般执着守护。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原大地,
2025-09-02 11:12:00
响水农商银行开展征信宣传“红色镇村行”活动
...红色镇村行”活动。活动中,该行工作人员来到以烈士朱云彩的名字命名的“红色镇村”黄圩镇云彩村,将村委会和人员密集的新农村集中居住区作为宣传“主阵地”,向村民们发放征信知识手册、
2025-06-22 21:29:00
清明祭英烈 杏林续薪火——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赴莱芜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
鲁网4月7日讯近日,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崔宁带领党员和团员青年代表赴莱芜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在硝烟散尽的土地上触摸红色脉搏,于无声处聆听历史与生命的共振。踏入纪
2025-04-07 12:02:00
“不朽的丰碑”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诗歌朗诵会在廊坊举办
...活动现场。朗诵会分为“山河铭记 岁月回响”和“英雄薪火 精神永传”两个篇章。在第一篇章中,大众合唱团带来的《保卫黄河》气势磅礴,拉开了朗诵会的序幕。随后,张会来深情朗诵的《黄
2025-09-02 18:28:00
4月1日,随着“清明祭英烈 丰碑励童心”——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网上凭吊革命先烈活动正式上线,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缅怀在虚拟与现实中交织。截至2日下午4时,专题访问量突破40万人
2025-04-02 20:27:00
红色薪火代代燃 初心如磐践使命 | 太平人寿江苏分公司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主题活动
...分公司在“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期间组织开展“红色薪火代代燃”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服务民生”为主线,通过实地参观、红色党课、知识普及等形式,将红色基
2025-07-09 06:21:00
薪火咏传瀚声梦,弦歌共筑家国情!山东潍坊瀚声学校举行2023年秋季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
大众网记者 李溯 通讯员 于金禾 潍坊报道告别夏花绚烂,走进秋叶静美,怀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山东潍坊瀚声学校举行2023-2024学年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
2023-09-11 12:09:00
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金鼎社区:“红马扎 面对面”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鲁网4月21日讯(记者 逯广宇)4月18日上午,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宋’理响”宣讲品牌在金鼎社区开讲,本场“红马扎 面对面”红色宣讲邀请邢怀民、张振荣、武希志三位经历过战争
2025-04-21 15: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