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5-27 10:06: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梁红国 通讯员 毕泉奇 临沂报道

沂南古称阳都,是智圣故里、红嫂家乡。在这里,徐公砚、左氏面塑、双堠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文化,讲述着关于传承与创新、自然与人文的传奇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徐公砚:传承千年匠心 方寸之间自有乾坤

一方小院,存放着众多的徐公石;一方砚台,承载着匠人们的匠心独运。沂南县徐公店村盛产徐公石,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纹理,成为制作徐公砚的绝佳材料。在这里,每一块徐公砚都是一首无言的诗篇,讲述着关于传承与创新、自然与人文的传奇故事。

在沂南县青驼镇徐公店村205国道两旁,大大小小的制砚馆有三四十家,非遗徐公砚传习馆就坐落于此。走进馆内,可以看到各种形态的徐公砚:有的砚台圆润如玉,线条流畅;有的砚台古朴典雅,气韵生动。每一块砚台都承载着馆长张玉杰的心血和汗水,也记录着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张玉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公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徐公砚传习馆馆长,从事制砚三十余年。自幼生长在出产徐公石之乡砚台沟旁边的张玉杰,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到砚坑边挖石、捡石,把一些形状花边好的徐公石搬到家里刷洗泥土尝试做砚。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砚文化和徐公砚制作技艺,张玉杰先后拜鲁砚制砚艺术家姜书璞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先生为师,追随学习治砚、篆刻、书法等技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砚风格。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每一块徐公砚的诞生,都是一场与石头的深情对话。馆长张玉杰用他的巧手和匠心,将一块块徐公石雕琢成形状各异、设计精巧的砚台。“每一块石头的造型都是独一无二的,雕琢之前,需要仔细观察石头的纹理,根据石头的形状,勾勒线条,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完美融合。”张玉杰说。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采访中,张玉杰根据石头的特性和纹理,设计了一款名为“云月”的砚台。先用铅笔勾勒出云、月、砚池、砚堂的线条,再用毛笔加深轮廓,经过多次打磨与抛光,砚台逐渐呈现出温润如玉的光泽,线条也变得更加清晰流畅。

“徐公砚的制作过程极其繁琐,需要经过选石、设计、切割、打磨、雕刻等多道工序。虽然制作的过程很累,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每一道工序都如同在精心勾勒一幅画卷,乐在其中。”张玉杰说。

左氏面塑:将红色故事融入面塑创作 让作品更富深度与内涵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红嫂救伤员》《火线桥》《拥军支前》……在沂南红石寨左氏面塑坊,除了市面上常见的卡通人物、十二生肖等传统面塑作品,融合了红色故事的面塑作品为这一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

左安胜、高霞夫妇是左氏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左安胜自幼便对面塑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影响下,妻子高霞也跟着他学起了面塑。经过多年的磨砺与探索,二人在原有的材料和人物形象基础上潜心钻研、不断创新,深入挖掘反映时代特色的红色主题文化,创作出《支前》《沂蒙精神》《火线桥》《乳汁救伤员》等红色主题系列面塑工艺作品,寓意不忘初心,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我们通过面塑这门艺术,将《红嫂救伤员》《长征路上的新篇章》等经典红色故事生动再现。这些作品不仅还原了历史场景,更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将英雄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硝烟与战火,以及英雄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高霞告诉大众网记者。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左氏面塑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的融合上,更在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上。在继承家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左安胜夫妇不断吸收现代艺术理念和技术手段,研究制作当下备受年轻人喜欢的库洛米等形象,使得面塑艺术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双堠剪纸: 一双巧手 传承中华文化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剪纸已成为代表沂蒙地区民间艺术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于80多岁的沂南剪纸艺人张芳春老人来说,剪纸更是辈辈相传的手艺。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春夏秋冬、十二生肖、蝴蝶花鸟……在张芳春老人家中,摆满了各种喜庆吉祥、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心灵手巧的她从小就画鞋样、绣鞋垫,剪窗花、绘头枕,后来专事剪纸,作品多取材民俗生肖,剪工精湛,尤擅花鸟,形神兼备。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一双巧手灼灼匠心 细数沂南“指尖”上的文化

右手一把剪刀,左手一张红纸,无需勾画设计,随着灵巧的手上下翻飞,一幅栩栩如生的蝴蝶剪纸便惊艳亮相。在张春芳的指导下,大众网记者也动手体验了蝴蝶剪纸的创作,亲自体验后才深知,看似简单的一剪一合,其实每一下都在考验着剪纸人的功底。

据了解,目前沂南县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8项。相信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这些传统技艺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美酒香茶配匠心 探寻沂南手工艺的魅力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梁红国 通讯员 毕泉奇 临沂报道沂南,古为琅琊阳都,人杰地灵,物产丰饶,自古出美酒、好茶。品酒饮茶,是一场融合文化和美感的心灵之旅,向世人展示着沂南的魅力,让
2024-05-19 14:44:00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梁红国 刘峻豪 临沂报道沂南古称阳都,是智圣故里、红嫂家乡。在这里,徐公砚、左氏面塑、双堠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文化,讲述着关于传承与创新、自然与人
2024-05-23 11:38:00
智圣故里,有“新”力量——写在高质量发展看沂南媒体采风活动启动之际
...五月,草木葱茏、活力无限。5月21日上午,高质量发展看沂南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动,中央省市媒体记者、自媒体大V、优质短视频创作者云集智圣故里,感受时尚沂南。这是一次感受沂南的丰
2024-05-21 15:37:00
智圣故里•时尚沂南|“村”游热!沂南这两个景点游客扎堆
大众网记者 刘元迪 时畅 临沂报道近日,记者深入沂南县,探访了当地的两个乡村旅游热门景点——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与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这两个旅游胜地不仅集自然风光、田园生活和文化体验
2024-05-24 10:33:00
智圣故里·时尚临沂·美好沂南|绽放智圣文化的时代光彩
大众网记者 欧瑞璋 临沂报道“第十届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从5月22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为期40天,注重文旅、文商、文体融合,坚持技术、艺术赋能,力求以全新的思路、理念、手段
2023-06-04 11:18:00
智圣故里·时尚临沂·美好沂南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培育全面发展新时代人才
...度,也有文脉的传承与风骨。沂河滔滔,淌不尽“阳都”沂南的文脉韵味,汶水汤汤,流传着载入史册的人物传说。恰逢诸葛亮“诞辰”1842年,中共沂南县委宣传部与大众网临沂共同策划了《
2023-06-01 09:39:00
智圣故里·时尚临沂·美好沂南②|传承千年历史风骨 感受阳都文化底蕴
...度,也有文脉的传承与风骨。沂河滔滔,淌不尽“阳都“沂南的文脉韵味,汶水汤汤,流传着载入史册的人物传说。恰逢诸葛亮“诞辰”1842年,中共沂南县委宣传部与大众网·海报新闻共同策
2023-05-31 11:28:00
智圣故里·时尚临沂·美好沂南⑧|锚定“临沂后花园” 提升城市精致度
...度,也有文脉的传承与风骨。沂河滔滔,淌不尽“阳都”沂南的文脉韵味,汶水汤汤,流传着载入史册的人物传说。恰逢诸葛亮“诞辰”1842年,中共沂南县委宣传部与大众网临沂共同策划了《
2023-06-01 09:37:00
智圣故里·时尚临沂·美好沂南⑦|打造招引孵化一体园区 “双创融合”产业增量提质
...度,也有文脉的传承与风骨。沂河滔滔,淌不尽“阳都”沂南的文脉韵味,汶水汤汤,流传着载入史册的人物传说。恰逢诸葛亮“诞辰”1842年,中共沂南县委宣传部与大众网临沂共同策划了《
2023-06-01 09:3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