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以数字技术赋能,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30 04:40: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沈婕 吴钰 江西师范大学

面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主动出击,迎合数字时代发展新需求,强化国际传播效能的技术属性,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自塑”中国国际形象。

一、发挥数字技术优势,革新叙事模式,增强“故事”吸引力

数字技术推动叙事模式的重大变革,催生出用数字工具和媒体形式生产和分享故事的数字叙事,其互动性、情感性和多媒介特性重新定义了故事文本的创作、表达和传播范式。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本符号多模态转向、语义修辞情感转向,从而实现“故事”吸引力的跃升。一是利用数字技术多模态整合和呈现能力,生成包含有图文声像等多种模式符号的叙事样态。“低语境”需求的图画、影像等视觉符号,能有效降低因文化、意识形态、认知模式等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提升“解码共通性”,降低故事理解难度。而在声音符号中融入情感渲染,能使故事更加鲜活有趣。二是利用游戏引擎和编程技术,构建多样化数字互动叙事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打造连接用户、内容与服务的全球性社交媒体,扩大中国故事的可达范围。采用简明的语言和清晰的形式,孵化弹幕互动、私信交流、即时连线等模式,增强用户在场感,增加故事“吸引力”。

二、推进数据开发利用,注重受众细分,提升“故事”感染力

数字时代实现分众化传播,精准向海外受众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以“大数据”为重要引擎,以“算法”为有力抓手,深化细分不同目标群体,有针对性地择取叙事内容和方式,满足受众需求。

实现精准受众细分,需要构建科学、客观、全面、精准、公正的大数据模型和算法体系,精确绘制国际传播受众画像。首先,要摒弃“歧视”“偏见”,拓展智能算法推荐范围,打破“算法垄断”,并不断更新现有数据库,确保数据即时准确。其次,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全面采集和分析海外受众数据,保证数据的全面性以及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再者,将大数据调查有效融入算法模型,勾勒出不同受众对故事的关注度、关注点和关注方式的集合框架,准确把握海外受众的兴趣偏好和数字习惯,并以此为依据,“定制”故事主题和内容,实现有效触达。最后,依据算法模型,找准传播主体和受众的价值契合点、情感共鸣点和话语共同点,精准定位故事内容、话语风格和情感基调,打造具有圈层和集群特性的故事,实现与海外受众情感互动,提升“故事”感染力。

三、把握数字传播规律,健全传播矩阵,拓展“故事”传播力

数字技术和媒体融合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重塑,国际传播工作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官民联动、内外协同、“虚实”结合的立体传播矩阵。

健全国际传播矩阵,要以数字技术为依托,顺应数字传播“人”“媒”互动和“媒”“媒”融合的规律,丰富传播主体,以提高中国故事“扬帆出海”的可达性。一方面要加强数字平台建设,为全民参与提供基础保障。通过优化国际数字平台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降低使用技术门槛,保障全民参与和人媒互动的便利性,实现从官方媒体主导的宣传逐渐向官民联动的“交流式”传播转向。另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畅通“外眼”看中国、“外嘴”说中国的渠道。“他者”主体在话语选择和叙述方式上能轻松实现与受众的思维方式、认知图式、价值体系协调一致,从而消除因文化和认知迥异导致的理解差。搭建多语种数字传播和互动平台,让故事的聆听者变身故事的讲述者,以“借嘴说话”规避“文化折扣”。还可依托“元宇宙”打造数字传播主体,借助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等技术,突出数字人的可交互性和表现力,以及多场景转换,突破时空壁垒,延伸中国故事的传播边界,拓展“故事”传播力。

四、借力数字智能技术,打造“现实”场景,增强“故事”说服力

数字空间渗透着资本逻辑和现实权利关系。在数字空间讲故事始终伴随着不同层级叙事者以说服对方、赢得认同为目的的话语博弈。讲好数字空间的中国故事要以更好“体验感”和“在场感”,构建更多意义触点和更强“共通性”。

智媒、浸媒时代,场景是信息搭载的关键渠道。借助数智技术,将故事“场景化”是提升中国故事信服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借数字媒介形构与受众共处的故事场景。以智能穿戴设备为载体,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构筑共在空间,打造海外平台用户“信任场景”。另一方面,依托感官媒介打造全息化场景,增强故事“现实”感。将知觉动作进行捕捉和分析,把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入数字故事生产,通过整合“五感”以及人机交互、AI动态生成、跨设备适配等手段的辅助,创造全息故事体验。再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识记用户情感,为“故事”注入情感温度。利用数智技术对受众情感进行感知、识别和测量,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内容进行情感赋能,建立主客体情感链接和依赖,增强“故事”说服力。

作者简介:

沈婕,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吴钰,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年度课题“江西红色资源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ZX4-C-01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30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幕。本届服贸会上,“易点天下助力CGTN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获评全球服务实践案例。据悉,本届服贸会上,易点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点天下)是唯一代表陕西独立参
2023-09-07 03:44:00
【大学生网评大赛·理论评论】文化故事日日新,国际传播练强音
...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需要,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需要,也是中国形象从“他塑”转为“自塑”的需要。传播主体多元化,多方参与聚能量
2023-12-16 00:22:00
山东:讲好黄河故事 开启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新篇章
...让黄河文化更具国际传播价值。“黄河奔流,不仅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也承接着赓续近代文明的历史过程。”临沂大学教授魏本权认为,黄河红色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山
2023-04-19 19:38:00
黄友义: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对外话语体系 要善于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网11月9日讯(记者 赵晓雯)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传播与文明互鉴”论坛11月9日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枕水厅举办。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把
2023-11-09 22:18:00
...,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一些国际知名文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带来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和文化服务模式。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以
2024-12-25 11:27:00
...这一跨文化传播的数字机遇,以更具特色的话语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丝路通达古今,数字联通未来。历史上,丝绸之路
2024-05-24 04:57:00
2024“千帆出海”数字峰会微短剧出海及国际传播论坛成功举办
...港成功举办。本场论坛是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特别支援、有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指导、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视频短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
2024-05-18 12:43:00
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灵境·人民艺术馆数字作品亮相文博会
本文转自:灵境·人民艺术馆6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随着文博会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等不断攀升,逐
2023-06-10 13:09:00
...放量增长77%,384亿人次为短视频里的乡村点赞。近年来,中国在推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乡村建设方面的成绩斐然,成为向世界讲述多元立体中国的
2023-01-18 04:2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