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式元素变妆视频截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
连日来,一则名为《中国元素变妆,可以硬控你60秒吗?》的短视频在全网走红,“95后”自媒体创作者、南京姑娘朱若萱(网名“朵朵花林”)在视频中将中国元素融入妆容设计,引发网友广泛好评。视频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点赞转发。截至目前,全网累计超1亿阅读量。记者连线正在外地的朱若萱,采访她创作背后的故事。
剪纸元素来源于童年的“南京记忆”
银帽轻戴,摇一摇头就变成了苗家姑娘;毛笔轻点,花钿在眉心绽放,唐朝美人立刻浮现;抬眼间,一位身着旗袍丁香一样的姑娘嫣然一笑……
记者注意到,在这则国风变妆视频中,除了苗族服饰、唐妆和旗袍等中国符号外,还有剪纸这一非遗元素。视频中,朱若萱将剪纸装饰在脸上以及肩颈上,呈现喜气洋洋的感觉,剪纸映衬得这位南京姑娘活泼可爱,颇具“新中式”的味道。
“小时候会经常跟着外婆一起剪纸。所以创作之初,想在这期视频里融入中国元素时,下意识地想到了南京剪纸,这是家乡的非遗元素。”朱若萱将自己的创作灵感娓娓道来,中国传统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正是她在视频中想要表达和传递的内容。
南京剪纸源远流长,据清代道光年间甘熙所撰的《白下琐言》等史料记载,南京剪纸在明代初年已十分流行。南京剪纸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过去许多南京家庭都备有专门用于刺绣的剪纸花样簿,而这成为朱若萱的视频创作中的“灵光一现”。
做传播传统文化的优质创作者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洗涤过的回忆,我记得你,骄傲的活下去……”该视频的背景音乐,来自两首耳熟能详的“中国风”歌曲,朱若萱将两首歌曲中的片段进行巧妙的拼接,为变妆视频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效果。随着音乐的淡出,“骄傲地活下去”的含义,在朱若萱的笑容中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起初,我在网上看到了印度变妆视频,传播效果很好。我想用这种形式融合中国的元素,给观众呈现出体现中国文化的变妆视频。”朱若萱说,因为个人比较重视作品的原创性,所以在歌曲选择和变妆形式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意。她希望观众看到视频以后,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到自信。
“传播效果好,来源于越来越多的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朱若萱认为,作为创作者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作品的价值,这样才能得到足够的内驱力,坚持不断地更新下去。而传统文化给了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截至5月20日,短短几天,该则视频的后台播放量已经达到4200万,获得220万次的点赞和64万次转发,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点赞、转发,总计阅读量超过1亿。
南京文化润养创作观,要讲述更多南京故事
“我是南京高淳人,大学在市区读书。南京云锦、金箔、剪纸、绒花等传统文化,对我来说充满了吸引力,接触以后就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朱若萱向记者细数南京的传统文化元素,她的视频创作,也离不开南京文化的润养。
其实,这不是朱若萱创作的视频第一次走红网络。从女性服饰百年变迁到引发全网回忆热潮的西游记、红楼梦等变妆视频,朱若萱用女性创作者的视角传播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京有过六朝古都的璀璨历史,也经历过战火的伤痛。厚重的历史一直影响着我的创作观,我想通过作品尽量展现过去的生活,让观众对传统文化和近代史有一些了解。”去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朱若萱用自己的方式为死难同胞默哀,制作精良、表演力极强的视频《三十万之一,南京南京》一经推出,引发热烈讨论。网友评论:历史不会忘记。
朱若萱说:“我们虽然生活在当下,但一定不能忘记历史。在未来的创作中,我希望能够讲述更多和南京有关的故事,包括非遗文化、雨花台的雕像和30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同胞,等我慢慢把它们讲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