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明知北伐不利,为何要逆天而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19: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诸葛亮聪明与否我不知道,我只看过三国演义,并没看过三国志。但是,每次北伐绝对是正确的战略。因为在那个时代,你不主动攻击,它自然会来攻你,以攻代守绝对没错。虽然进攻会消耗有生力量,也会消耗很多物力财力,但是至少不会让本国国民遭受骚扰!如果坐等对方来攻,不仅丧失主动权还会让本国民遭受战乱,关键是也要消耗有生力量,消耗人力物力。

很多时候守比攻更消耗人力物力,大片的交界线,谁知道对方往那边攻,你还得处处都是重兵把守!其实,当时时间也是不利于蜀国的,魏国辖区人口是蜀的三倍有余,他们的恢复能力比蜀国要强得多。当时的魏蜀跟现在的中日一样,历史上时间对魏国有利,而现在时间对中国有利。

还有就是蜀国的灭亡还真不能赖诸葛亮,诸葛亮接手元气大伤的蜀国(失荆州失刘关张等等。),当时的蜀国岌岌可危,已经是蜀国无大将的年代了,而且蜀国是在诸葛亮离世后二十余年才灭亡的,怪得了他一个死诸葛吗?

三国中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都不占,居然还能以少伐多,连续对曹魏取攻势,司马懿都不敢与其正面交锋,不能不说诸葛亮是个人才。连年征战,劳民而民不怨,后世一直感怀诸葛丞相的恩德,其中缘由,值得后人深思。

曹魏统一北方后,政治安定,人民也基本安居乐业,曹魏的国力比西蜀强十倍。每次诸葛亮北伐,都要面对几倍的敌军,而且粮草转运困难,牵制了蜀军的行动。

至于说诸葛亮看不到这样的形势和力量对比,是不可能的。只能说,诸葛亮是个杰出的人物,不甘心偏安于西蜀,他知道偏安的结果是迟早被吞并。一个有志于天下的人,即使明知不利,也要逆天而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明知大限将至,为何一意孤行以七星灯续命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兵出斜谷驻扎于五丈原,孙吴陆逊应约出江东攻魏,魏明帝曹叡引兵以火攻大败陆逊于巢湖,孙吴兵败回撤江东。司马懿见诸葛亮劳师远征采取固城以守以逸待劳拖垮蜀
2024-06-11 17:06:00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是什么心思
...城交代托孤一事。实际上,当时蜀汉内部能担当此任的人诸葛亮肯定是其中之一,不过刘备还任命了另一人,他就是李严,并且还把兵权交到了李严手上。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难道刘备对诸葛亮还
2023-07-30 21:07:00
诸葛亮为何北伐死磕实力强大的魏国
...国之初便处在和魏吴的对峙之中。为了国家的生存,丞相诸葛亮不惜孤注一掷,不断北伐曹魏。然而他的作为,在当时是否明智,对蜀汉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一、三顾茅庐的知遇之缘天生我材必有
2023-11-16 16:02:00
诸葛亮为何会输给司马懿?难道他的天赋还不如司马懿?
...备之所以能取得最后阶段性的胜利,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这些都能体现出诸葛亮的才智。也许有人会问,这么精明的诸葛亮,为何最终会输给司马懿?难道他的天
2023-02-20 17:59:00
诸葛亮为什么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人物,甚至在《三国演义》中,被一定程度上给神化了。历代史学家,在评论诸葛亮时,对于其人品、能力、贡献都是非常肯定的。但是,也都认为,他在执掌蜀
2022-12-19 17:13
诸葛亮明知北伐不能成功,为什么还是要去?
三国时期,诸葛亮作为蜀丞相、刘备的军师,确实有本事,但是几次带兵北伐,都没有成功。那么,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北伐不会成功,但他还是坚持要去北伐。为什么是这样?诸葛
2023-02-14 15:36:00
水镜先生明知汉朝大势已去,为何仍要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
诸葛亮乃是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然而当刘备真的要去请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却感叹,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就让大家非常好奇了,水镜先生明知汉朝大势已去,为何还要举荐诸葛亮给刘备
2023-08-31 10:57:00
诸葛亮神机妙算,明知关羽有难,为什么就是不救?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个妙计,但是在关键的襄樊之战和夷陵,诸葛亮没有发挥作用,关羽战败被杀,刘备被烧死。那么,诸葛亮知道关羽有难,为什么不救他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
2023-02-14 15:50:00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何北伐依旧没有任何业绩
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小编的钦佩对象,不仅仅是因为他才智过人,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而是他对于国家,对于赏识自己的刘备的那一份赤诚之心。尽管在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有完成先帝刘备的遗愿,
2023-02-08 15: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