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说不尽的大众报人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09: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说不尽的大众报人故事

说不尽的大众报人故事

□ 逄春阶

95岁高龄的老人,还能自己打车去山东书城买书吗?能。老人名叫杨源恺,是大众日报原副总编辑。12月22日下午,在大众日报宿舍门口,我看到了这温暖的一幕:一辆出租车停下,坐在副驾驶上的杨老付了车费,拄着拐杖下车。回头,微笑着朝出租车鞠了一躬后,摆手离去。他身后是还没消融的残雪,他呼出的热气,从帽檐边散开。

令人尊敬的杨老1945年就成了大众报人。我刚踏进报社大门,就听说了。一手拿枪,一手握笔,这是硝烟弥漫时代大众日报老前辈的标准姿势。无论受到多大磨难,无论受到多大委屈,依然初心不改。艰苦的岁月,没有颓唐,血色中有浪漫与激情。如今赋闲多年的杨老,还在学习,还在思考。而我却有了要歇一歇的念头。盯着老人的背影,我感到惭愧。我崇敬我的前辈,他们的情怀、良知、风骨和修养,永远是我学习的标尺。

2024年元旦,是大众日报创刊85周年纪念日。正是有着像杨源恺这样的大众报人的坚守,这张红色报纸才像一棵大树一样,叶茂根深地矗立在大地上。

大众日报是人才的“蓄水池”。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干部奇缺,大众日报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外输送最优秀的干部,向外输送的干部中有8人担任了驻外大使,有相当一部分人担当了国家、各省市部门的重要领导职务,更是出过大哲学家、大画家、大艺术家和大诗人。走出去的人中,戴目算一个,少时因病致聋,参加革命后给新四军当秘密情报交通员,抗战胜利后到大众日报社当译电员。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市教育局负责盲、聋哑学校工作视导。他先后或合作或独立编写了《中国手语》《现代汉语常用词手势图解》《汉语成语手势图解》等著作,大大方便了聋人,同时也填补了国内空白。力冈算一个,力冈在大众日报社是助理编辑,刻苦学习俄语,成为我国二十世纪重要的俄语文学翻译家,他翻译的文学和传记作品达700多万字,其中《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生活与命运》《复活》《日瓦戈医生》等经典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戴目我不知道,可力冈我太知道了,他翻译的大部分作品我都读过,《静静的顿河》我还读了不止一遍。

现在好多人认为著名山水诗人孔孚是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但不知道他首先是大众报人。孔孚在大众日报当了30年编辑,编发了大量新闻和文学稿件。他对大众日报有着很深的感情。

我曾听孔孚的女儿孔德铮说起过孔孚和大众日报老报人辛冠洁的故事。辛冠洁是从大众日报走出去的当代著名收藏家、哲学家,被学术界同侪后辈尊称为“辛公”。他曾深情地说“我是大众日报的儿子”。辛冠洁担任过大众日报副总编辑(后任总编辑),而孔孚只是文艺部的普通小卒。孔孚个性耿介,特立独行,辛冠洁评价他“锐敏”“锐气”;辛冠洁宽宏大度,爱才惜才,孔孚评价他“作风民主”。两人从初识到相知,从惺惺相惜到莫逆之交,可谓同志加兄弟。嗣后辛冠洁去外地履职,有时一个月给孔孚写17封信,加起来有3万多字。1995年,辛冠洁得知孔孚病重,倾其一生写的《孔孚集》迟迟出不来,他就去找出版社的朋友,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按最高规格”出版,慷慨坦言“我不惜一切代价”,并预付了出版社5万块钱的费用。后因印数只有1000册,出版社要求再追加两万块钱的费用。为筹集款项,辛冠洁倾囊相助,还忍痛割爱卖掉了自己收藏的部分名贵字画。近30年前,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7万乃是天文数字,即使时至今日,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辛冠洁甘愿付出所有,其价值哪是金钱所能衡量的?这就是两个大众报人的感人故事。作家矫发说,辛孔之谊,堪比唐代的刘(禹锡)柳(宗元)之谊。

大众报人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有传奇,更有不起眼的平凡故事。翻着泛黄的大众日报合订本,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代代大众报人那一丝不苟的专注的眼神和不倦的身影。很遗憾,我没有拍下杨源恺老人微笑着朝出租车鞠躬的镜头,但这个姿势会一直存在我的记忆里。这是大众报人对劳苦大众的标准姿势。

我庆幸我成为大众报人的一员,我愿意学习我尊敬的前辈,做一个合格的大众报人,讲好大众故事,讲好大众报人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扫码查看视频□ 大众报业记者 王雅洁2月2日,“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上线。远在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的狄元梅老人望着窗外的大雪说:“前几天就收到大众日报的邀请,没想
2024-02-03 09:43:00
行进中点亮大众报史,2023“大众云健身”线上健步走圆满收官
...窗,点亮“大众报史”中的重要历史时刻——从1939年《大众日报》在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创刊,1940年毛泽东同志为创刊一周年题词,到2000年大众报业集团成立,2023年大众报
2023-10-11 11:32: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大众报业记者 张九龙师文静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迎来“小年”。伴随浓浓的年味儿,“大众”新媒体大平台正式上线。2023年11月26日,提升新闻舆论传
2024-02-03 09:43:00
同心启新程,破界向未来!2025“大众云健身”线上健步走首阶段收官
...天的赛程里,1050人组成的34支队伍,走出了248598375步;老报人第一战队、大众融媒第一战队、发行-速递战队勇夺三甲。全员打卡、全民参与,干部职工参与热情高涨为不断推
2025-04-21 17:45:00
...。作为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设置了报人“寄语”、讲述“我在报纸传书香”等环节。优秀报人代表、新媒体平台代表、社会知名人士、学生代表等百余人讲述办报经历、分享读
2023-04-26 06:00:00
...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医疗虚假美容广告视频,该视频中有举报人美容前后的两张对比照片,而举报人并未在当事人处做过美容。沈阳盛方大药房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园分店发布违法保健食品广
2023-01-05 06:06:00
济宁市金融业选树30名“金融工匠”
...匠组委会,组委会通过召开初审会和专家论证会,参阅申报人先进事迹,结合《济宁市金融工匠选树指标体系及标准表》,进行量化打分,综合考量,优中选优,最终在全市金融业选出30名“金融
2024-01-26 16:04:00
【本周热榜】这一周,威海发生了哪些事呢?(4月28日-5月4日)
...民趁晴好天气驾驶舢板抢收海带供应市场。TOP6(大众新闻-大众日报)“五一” 假期首日,威海经开区长峰农贸市场客流如潮。该市场 2023 年改造后转型文创街区,融合海鲜采购、
2025-05-04 17:37:00
...邮件、邮寄举报信等方式,提供相关举报线索和证据。举报人应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第五条 中国足球协会对举报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分析,受理后向举报人给予受理回应。对于同一问题,仅
2024-03-28 14: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