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格拉底:与其勾留浊世,不如装逼而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8 17: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苏格拉底:与其勾留浊世,不如装逼而死

公元前404年,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终于结束,战败的雅典一方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雅典城内的精英阶层中,哲人苏格拉底声誉日隆,他的学说在那些萧瑟惶恐的日子似一股激流,冲击着几个世纪以来被视为正统的权威和信仰,他的精神探索构成了今后西方哲学的基础。

民主政府的失败在希腊民众心中散播下怀疑的种子,他们开始思考这种政治意识形态是否对国家有利。虽然战争失败的苦果要由整个国家来分担,但雅典的灾难尤其深重,被斯巴达人征服之后,这座历史名城仿佛再也不能恢复其自豪与繁荣。

苏格拉底:与其勾留浊世,不如装逼而死

▲苏格拉底不幸沦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余波的牺牲品

苏格拉底是勇敢的,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决心挺身对抗腐朽的政治和社会陋俗,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忠诚的雅典公民,有责任指出这些流毒几个世纪的症结。苏格拉底一生跟孔子有相似的一点,那就是“述而不作”,后世对他哲学思想的了解,都是经由其学生柏拉图的著作得来。也正是柏拉图把苏格拉底比作“雅典的牛虻”,他对不完美现实的不断叮咬尽管是出于高尚的意图,却激怒了一些贵族,并最终导致了他的牺牲。

苏格拉底:与其勾留浊世,不如装逼而死

▲柏拉图使恩师的思想和言行得以流传

据柏拉图《申辩篇》记载,苏格拉底的“牛虻”生涯始于他的朋友凯勒丰去德尔斐附近的阿波罗神庙询问,整个雅典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庙的女祭司断然回答“没有”。对这个回答,苏格拉底本人的感觉是荒谬的,于是他动身上路,去寻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他拜访了一些有名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却无奈地发现这些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由此苏格拉底得出了一个很装逼的结论:鉴于他本人是全雅典唯一一个认识到自己缺乏智慧的人,而其他人都沉浸在自己拥有智慧的虚妄幻觉中,所以女祭司说得对,他苏格拉底才是全雅典最聪明的人。

正是这番长途旅行装逼的举动,让苏格拉底拜访过的那些名人都觉得很丢脸,他们的群起而攻给了执政者一个借口。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开始了,尽管他竭力为自己辩护,但是在这场以一敌万的斗争中他注定了无胜算。雅典当局判决苏格拉底有罪,罪名是对青年的思想毒害以及不敬神。

苏格拉底:与其勾留浊世,不如装逼而死

▲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创作的《苏格拉底之死》

按照雅典的律法,苏格拉底有权提出对自己的惩罚手段,这时他又不合时宜地装了一次逼,提出“在该犯有生之年由政府提供薪水和免费的晚餐,以报答他对雅典的大恩大德”。这种狂妄的建议自然会被视为又一种不敬,于是执政官宣判,苏格拉底必须服毒自尽。

一直到死,苏格拉底从未有丝毫妥协,他一直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在死刑执行前,苏格拉底至少有两次逃生的机会:一次是朋友为他制定了越狱计划,而他拒绝逃走;另一次是法官给他交罚金就可以免死的机会,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据苏格拉底的另一位弟子色诺芬回忆,他的恩师觉得死刑正是自己所要的结果,可谓“死得其所”。支持苏格拉底这么想的原因包括:首先,他不想给人留下自己贪生怕死的印象;其次,以他的性格,逃到任何国家也难逃同样的命运;最后,他觉得逃走的话,就违背了自己与雅典的“社会契约”,换句话说,他宁愿一死来捍卫雅典的律法。

苏格拉底:与其勾留浊世,不如装逼而死

▲另一幅《苏格拉底之死》,由意大利画家西格纳诺利绘制

为国献身并不一定要在战场上,勇敢无畏的苏格拉底接过那杯毒芹汁的时候,脸上没有半分恐惧,而是一口饮尽。柏拉图在《斐多篇》里记下了苏格拉底最后的时刻:

“饮下毒药后,他按照指令四下走动,直到双腿麻木。他躺下后,行刑人将双手放在他身上,片刻后检查了他的腿脚,用力按压他的一只脚并问他有没有感觉。他回答说:‘没有。’接下来又检查他的大腿,就这样一直向上,他的身体一点点变得冰冷僵硬。行刑人告诉他,这种麻木感到达心脏时,他就没命了。当麻木感延伸到腹股沟部位的时候,他揭开脸上盖着的布,说出了最后的遗言:‘克里托,我们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请不要忘记还债。’苏格拉底的朋友克里托则回答道:‘我会替你还债,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苏格拉底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他的身体颤抖起来,行刑人再次揭开他的蒙面布,他的眼神已经僵直,随后克里托帮他合上了口和眼。”

对于苏格拉底的遗言,后世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他愿意把自己奉献给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以祈求他治愈雅典的厄运。这段遗言后来被讹传为苏格拉底死前念念不忘自己还欠邻居一只鸡,连翻译柏拉图著作的朱光潜先生也是这么认为,那就错得有点离谱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佼佼者,他的思想和言论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他最著名的三句话分别是:我知道我一无所知、未经审查的生活不值得过和美是真理的光辉。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苏格
2023-10-09 15:30:00
拉什福德等5人获得了苏格拉底奖提名
...法国足球》杂志官推发布的消息,拉什福德等5人获得了苏格拉底奖提名。被提名的5人分别是拉什福德、吕迪格、维尼修斯、阿莱克斯-摩根(女足球员)以及艾斯萨特-奥绍拉(女足球员)。苏
2023-07-07 22:13:00
抓牢男人心,有一个秘诀:苏格拉底效应
...在手中,需要从提升个人的魅力开始。提升魅力的秘诀:苏格拉底效应。一份感情里,女生如何提升魅力呢?一些人会通过着装打扮的方式,以此提升个人的颜值,希望成为男生心目中,那个念念不
2023-03-19 10:16:00
维尼修斯获苏格拉底奖讲话:希望有一天我能够赢得欧洲金球奖
...2023年欧洲金球奖颁奖典礼上,皇马边锋维尼修斯获得了苏格拉底奖,他在得奖后发表了感言。维尼修斯表示来到颁奖大厅“是一个梦”,在被问到种族主义时他坦言“非常可悲,为了让它在足
2023-11-01 14:03:00
官方:维尼修斯获得2023年苏格拉底奖
...吧10月31日讯 金球奖颁奖仪式上宣布,维尼修斯获得2023年苏格拉底奖。维尼修斯因为反种族歧视以及他在巴西儿童教育方面的付出获得了该奖项。到目前为止,维尼修斯为他的慈善项目
2023-10-31 05:04:00
数字之中无“永生”
...要收费,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有人说,可以这样“复活”苏格拉底,直接和苏格拉底交心、寻求建议,多好!真的吗?苏格拉底以前没有上网,没有数字痕迹,这种“复活”并非还原苏格拉底,而是
2024-04-09 04:19:00
另眼看古典学①︱“与柏拉图对话”还是“与柏拉图学者对话”?
...举一例。早期尼采在《悲剧的诞生》(1872)里提出的“苏格拉底问题”,贯穿了他的一生,直到《偶像的黄昏》(1888)还在奏响。尼采与之辩驳和缠斗了一辈子的“苏格拉底”,正是柏
2024-04-03 10:43:00
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等思想家为何大致诞生在同一时期
...明诞生了佛陀(孔子比释迦摩尼大14岁);希腊文明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杰;2、从地理经纬度轴线上看春秋时期的中国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都处于北纬25度至35度
2024-06-07 15:16:00
人民网:用智慧引领智能
...4月2日电 (记者许维娜)当东方圣贤孔子,遇上西方先哲苏格拉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广西南宁,借助AI技术,一场跨越时空的别开生面“对话”正火热上演。《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
2025-04-02 15: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